世界文化遗产之武当山

导读:世界文化遗产之武当山 一、武当山古建筑群 二、武当山著名建筑

一、武当山古建筑

武当山建筑群,位于湖北丹江口市境内,武当山古建筑群敕建于唐贞观年间,明代达到鼎盛,历代皇帝都把武当山作为皇室家庙来修建。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大建武当山,历时12年,建成9宫、8观、36庵堂、72岩庙、39桥、12亭等33座建筑群,嘉靖年间又增修扩建。

整个建筑群严格按照真武修仙的故事统一布局,并采用皇家建筑规制,形成了“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的“仙山琼阁”的意境,绵延140里,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博物馆”和“挂在悬崖峭壁上的故宫”。

武当山遗存古建筑53处,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遗址9处,各类文物5035件。1982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二、武当山著名建筑

武当山一共有太和宫、南岩宫、紫霄宫遇真宫四座宫殿和玉虚宫、玉龙宫遗址以及大量庵堂、祠堂、岩庙等古建筑200余栋,古建筑129处,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占地面积100多万平方米。著名的建筑有金殿、太和宫、南岩宫、紫霄宫、复真观、玄岳门等,其中,金殿、南岩宫、紫霄宫、玄岳门、玉虚宫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当山著名建筑

太和宫

紫霄宫

南岩宫

台中

五龙宫

复真观

两仪殿

治世玄岳牌坊

1.太和宫

太和宫,又叫金殿,俗称金顶,位于天柱峰南侧,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有古建筑20余栋,建筑面积l1600多平方米

2.紫霄宫

紫霄宫占地面积7.4万平方米,先有庙宇182间,建筑面积8553平方米。该宫高18米,宽30米,进深12米,面积为350多平方米。众多的建筑中,用才广泛,有木构、铜铸、石雕等,都达到了极高的技艺水平。整体建筑凭借山势,至取欲扬先抑、先疏后密、首尾相顾、遥相呼应的手法建成,数百级宽阔的是阶依山叠砌。

3.南岩宫

南岩宫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至元至大三年(1285-1310年 ,明永乐十年(1412年)扩建。位于独阳岩下,山势飞翥,状如垂天之翼,以峰峦秀美而著名。存建筑2l栋,建筑面积3505平方米,占地9万平方米。有议案天乙真庆宫石殿、两仪殿、皇经堂、八封亭、龙虎殿、大碑亭和南天门建筑物。

4.中观(琼台)

中观(琼台),元朝始建,称为“琼台宫”,明清时修葺扩建。建有上观、中观、下观,有24座道院,庙房一百多间,大部分已废。现存有元朝建的中观石殿和上下观遗址。琼台中观,有古庙房14间,建筑面积479平方米,建筑及遗址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这里曾经是明代的道家研制“八宝紫金锭”的制药厂,已修葺如初

5.五龙宫

五龙宫,位于灵应峰下,前列金锁峰,环绕磨针、飞云诸间。唐贞观年间,敕建“五龙祠”;宋真宗赐额“五龙灵应之观”。据史料记载,这是武当山历史上敕建的第一座道观。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诏改观为“五龙灵应宫”;元仁宗赐额“大五龙灵应万寿宫”。明洪武五年(1372年)复修;明永乐十年(1412年)扩建到215间,赐额“光圣五龙宫”;嘉靖年间扩建到850间。明代诗人王世贞赞曰:“层层历落怪松,拥殿千朵芙蓉”。南宋时,战争频繁,五龙宫道教建筑在"百年之中,三罹兵火"在历朝的战火中,五龙宫大部分被焚毁,遗存建筑及遗址占地25万平方米。

6.复真观

复真观又名太子坡,据记载,明永乐十年,明成祖朱棣敕建玄帝殿宇、山门、廊庑等29间。明嘉靖三十二年扩建殿宇至200余间。清代康熙年间,曾先后三次修葺。清代乾隆二十年至二十六年又重修大殿、山门等殿宇。

7.两仪殿

两仪殿内供奉有圣父、圣母像、圣父、圣母是道教对真武神父母的尊称。武当道教崇奉圣父、圣母,体现着中国的忠孝伦理观,已融合于武当道教的教义之中。此外,殿内还供奉众多的道教神仙像

8.“治世玄岳”牌坊

“治世玄岳”牌坊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位于武当山镇东4000米处,为进入武当山的第一道门户,又名玄岳门,系石凿仿大木建筑结构,三间四柱五楼牌坊,高11.9米,阔14.5米。明间与次间之比为5:3。坊柱高6.4米,柱周设夹杆石以铁箍加固。

Hash:10df57324613e013ed941c39cc36963c2eade8df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