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步,魅力苗乡!

以下是部分杂志截图: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原文吧:

心灵在城步苗乡古寨净化

撰文:陈建族 摄影:孙兰、肖丁勤、王翔

用难得的假期作抵押,与几位好友一道,将心灵投宿到我的苗乡——地处湘西南边陲的湖南邵阳城步苗族自治县,追寻曾在这里消逝的千年繁华,寻觅遗落在这里的千年苗民居,探秘传承在这里的“非遗”吊龙……

千年苗乡历史文化沉淀竟然如此的深厚,千年苗寨建筑那么独特,那些撒落在山山寨寨的文化是那么的珍贵……

清溪古民居群:天人合一之柔情

不知名的石头堆砌的围墙上长满了青苔,在无声中向人们讲述着这里的沧桑……

纵横交错的街巷青石板路,岁月已将它们磨出了深层亮度,似乎在告诉人们这里曾经车水马龙……

黛瓦灰墙的木砖结构古建筑与富有创意的古朴大门,诉说着这里也曾富甲一方。

置身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清溪古民居群时,我仿佛在穿越。那一幢幢黛瓦灰墙的古建筑群,踩着脚底下的青石板,我也只能凭这些旧物,去开启昨天的门扉,寻觅封存已久的故事。

一路游走,一路询问。我才知道,这个叫清溪村的地方位于城步苗族自治县东北角,距县城10公里。这个始建于南宋,背靠青山、面临小江,可谓是依山傍水、风水秀美的苗寨,迄今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这个颇具规模的自然村落,古街东西长约1.5公里,聚居村民1500来户,人口2150余人,苗族人口占80%,大多为杨姓,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约占20%。历经沧桑岁月的清溪村,今天还留下了保存较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10余栋,其中完整的四合院落18座。这里曾经人才辈出,自宋朝以来从这里走出去的将官就达40余人。

也许在那个朝代,这里曾是一座繁华的城镇,或许也是富甲一方、过尽芳菲的商贾集聚地。也许随着岁月的变迁,人们追求有别,她才输给了那些高楼大厦。但无论人世移换,可她依旧那样存在于这个世上,随着人们的认识升华,让其重回历史舞台,回归当初的主角。

走进一栋外墙青砖上刻有“嘉庆十年(1805年)十月初”建造的老宅子,那老宅门口的水渠,依旧是流水清澈透亮,也似乎在告诉我们,这栋宅子迄今已有210年。这栋四合老院宅为庭院、前厅、堂屋三进建筑结构,小庭院内的地面用不同颜色的鹅卵石铺成“福寿”图案,堂屋大门全为秀气的雕花木门,门上面镂空雕刻的“福星寿禄”精美精细,惟妙惟肖,显示出整个四合院落堂皇气派;而门、窗、翘角、挑檐、房梁、木枋的精雕细琢,镂空成凤、鹿、鱼、蝙蝠、水仙、竹子等各种图案,把苗乡城步的山水文化和野生动植物演绎得栩栩如生,让这栋古宅子的一门一扇一窗一棂有了生机活泼的灵魂。

现年84岁的李老美老人,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与另一位老妇人吴天英在看守着这栋二百多年的老宅。两人的老伴都已去世,儿孙都在外打工,两位老人以姐妹相称,相依相伴。于是,我们的思绪也随着老人的回忆,走进了那年那月……

李老美老人是11岁被舅爷领过来这里做童养媳的,而吴天英是“躲日本”时嫁给这里的孤儿的,她们至今已在清溪古民居生活了73年。她们刚来到这里时,并没有住在这栋古宅院,而是住在“无田无土无房”的清溪街头风雨桥的亭子里,她们那时靠给地主做苦力活维持生活。是全国解放后进行土地改革,她们家分得了田地,也分得了梦寐以求的房屋,住上了如今这栋四合院的古宅子。

古宅子的左右墙和后墙是砖砌的,内部结构全部是圆木柱子架构,墙壁和门窗装饰全部是木板,集中反映了苗乡人民劳动和生活智慧,所以冬暖夏凉,特别是适合人居住。李老美老人告诉我们,她们听上辈老人说,这老宅子的选址是请当年最有名的风水先生看的,建筑设计也是请当时整个湖南省邵阳地区最有名的砖瓦和木匠师傅砌成和装饰的。听老人们这么一说,我专门注意观察了写在了老宅照壁上“清风传家世,溪流福泽长”的祖训,品味这栋布局之严谨合理、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的建筑。这栋四合宅院分庭院、前厅、堂屋三进布局,蕴藏着“天人合一”的内涵:就是进庭院前要先过一道槽门,不管朝向如何,但槽门不会依外墙而立,也不会对着堂屋,用风水学来形容,就是要“藏风聚气”;而从为人处世角度来解释,就是教育后人不要“显山露水”;再看两扇前厅门,虽然一前一后,但就包涵了古代未出嫁的姑娘“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意思,也就是守家规;而雕花的四扇堂屋门,上半部腾空成“福禄寿喜”四字,寓意祝贺家庭幸福、福寿延年、喜事连连。

古宅依旧,只是李老美和吴天英从当年的青春少女已沦为垂暮老人,而宅子里不变的是她们当年结婚时候的摆设。宅院虽然少了一些小孩娱乐欢快的氛围,但李老美和吴天英老人回味起那些生儿育女带孙子孙女快乐的日子,至今还津津乐道。谈及她们的婚姻,李老美老人美滋滋地说,她们那时结婚很简单,加之家公是个唢呐匠,懂礼数,所以她们的婚礼就是称了几斤肉,打了一锅豆腐,摆了几桌酒,在热热闹闹的唢呐声中,拜了天地,就把婚结了。她们非常留念当年在这古宅里男耕女织、生儿育女那段虽苦犹甜的日子,也想念孙子孙女在这里娱戏打闹成长岁月。如今,儿孙远行他乡打工,她们也没有什么怨言,与其他老一样默默的守护着这片古建筑群。

走出两位老人居住的古宅院,留意门口清水流过的小水渠,看着远去叫买的猪肉佬和街巷头的粮油店,我突然想起老人们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顾、对未来与儿孙团聚充满的遐想,原来是这栋古宅院里生活相当方便,生活用水不用走出家门,购买猪肉和油、盐、米等生活用品,每天有人走巷串院或送上门。

带着满脑子的惆怅走出清溪古民居,心中有许多个心愿涌了上来,那就是但愿古宅院依旧保持它的别致美,祝愿像李老美、吴天英她们这样的留守老人们健康长寿,也希望老人的儿孙们常回古宅院看看,与老人们拉拉家常,让老人们享受天伦之乐。

城步吊龙:舞动文化之精髓

夜暮降临,爆竹连连,锣鼓喧天。透过两条飞龙的身影,把目光聚焦那两队舞龙的师傅,惊奇的眼光再次触动我心弦:在两条飞舞的吊龙中,其中一条舞龙的师傅全部都是清一色的女性。40岁上下的年龄,脚步速度、两臂力量,一点都不比男队人员差,无论是单龙快速飞舞,还是双龙缠绕穿插,她们都把吊龙舞出了龙的精、气、神。记忆的闸阀随着她们舞动的脚步打开,让我想起了苗乡女子绝对不能碰龙的习俗,怎么如今有了一支女子舞龙队呢?

带着疑问,我专门请教了原县文化局副局长杨光清老人。

原来,自古以来,妇女地位低下,特别是在苗乡城步,妇女只能相夫教子,围着灶台锅边转,不能外出,不能与客人同桌吃饭。而龙是神圣的。农耕文化时代,人们靠天吃饭,如果谁惹怒了龙王,这个地方就可能村庄和农田被淹;也可能会让这个地方连续干旱几个月。所以古时的苗民们十分畏惧龙王和敬奉龙王。加之,认为妇女秽气之物,如果让她们碰了龙,就会辱坏龙王的。于是,苗乡妇女只有看龙灯、钻龙灯(从龙身下面钻过)和在家煮肉煨酒招待龙灯客的份。新中国成立后,破除了“妇女有晦气”的迷信,苗乡妇女们才走出繁琐的家务劳动,走上社会的大舞台。

说起让妇女舞吊龙,杨光清还告诉我,这是下团村舞龙人的一个创新,也是他们在经常应邀赴兄弟城市和村镇表演中发现,一条吊龙显得单调,没有把龙的气势展示出来,假如有一公一母两条吊龙同时上场相互交叉,相互穿插,交相辉映,既符合自然生态,又增添女性特色。于是,村党支部村里留守的妇女组织起来,建立一支女子舞龙队。通过一段时间的艰苦训练,并与男子舞龙队进行了多次磨合彩排,终于能与男子舞龙队配对同时上场,精彩上演了一场场活灵活现的“双龙戏珠”。同时,对龙灯的扎制、配色、灯光等都进行了多次的改进和试演,最后确定吊龙在夜空中所需要的色彩、配乐,并发明用小电瓶作为电源,用串联的手法,在吊龙的肚内装上几十个小灯泡,既保证吊龙的明亮,又不会被风吹熄,把雄雌吊龙的磅礴、大气、激情全部展现出来,让人们感受到了龙的魅力,也让人们体验到了龙在夜空中的别致美。

目睹了“双龙戏珠”的别样风情,让我感受到苗乡城步

龙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我的内心多了无穷的况味。当杨光清老人告诉我,下团村的吊龙是多元艺术文化的结晶时,更让我对苗乡城步龙文化的厚重多了一份敬重。

舞龙技艺起源于盛唐时期,最早作为宫廷娱乐。唐太宗李世民看到,每当过年过节,朝廷宫中热闹非凡,而平民百姓却冷冷清清。他想,本皇的天下是百姓的天下,宫廷娱乐百姓也得娱乐。于是,舞龙走进了民间。

而城步苗乡舞龙的礼仪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清政府在苗乡城步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明确不准苗人自治,让汉人管理。于是,汉文化涌进苗乡城步,让苗民们也懂得知书达仪。比如龙灯如果外出邻村巡游,实际上就是文化礼仪的使者,睦邻友好的象征。吊龙首发要出预贴:“今夜小龙巡游贵地万望宽恕海涵。”龙灯进村也有许多规矩,要沿袭老一辈舞龙人走的老路,如果走错路线,接龙的人就会生气。每一个村都有一个龙灯坪,接龙灯的人要清巢出动,一是看龙灯的表演;二是讲礼节,炮火连天,摆上香案果盒;三是举行完接龙仪式和表演之后,各家各户要上场抢、拉龙灯客去家里吃饭。

接迎龙灯仪式显得有文化、讲礼仪的方面主要体现在“龙灯诗”——首先由接灯方的长者先吟;“锣且息、鼓停声、有劳高亲操大心,操个心来如天大,作个一揖来似海深,今夜老龙来出行,贵脚踩到我贱地村,三十五里缺少车来接,四十五里缺少马来迎……”龙灯诗还对对方的龙灯扎得怎么好,耍得怎么活,我方如果接待不周,招呼不到,还望多多宽恕,等赞美和谦虚言词。等接灯方吟完龙灯诗,耍灯方马上接吟,一般大意是讲,我们龙灯扎得丑,耍得不好,你们莫见怪,你们如此厚礼接待,我们感到惭愧等等谦虚和恭维的言词。龙灯诗就像对山歌一样,你有来言,我有答语。如果时间充裕双方都有雅兴,有时也有“盘根”的现象,比如说,什么朝代开始耍龙灯、为什么要耍龙灯、龙灯为什么要扎成十二节等等有关龙灯的历史与传说,双方有问有答,对答如流,让在场人听了都受到教益,感到精彩!这时,吟龙灯诗也成了才智的大比拼。

舞龙灯还与武术表演相配套,因为看龙灯的人太多,差不多把整个场地占了。为让龙灯表演时有一片开阔的场地,首先上一套民间武术表演,刀、枪、棍棒、耙(约四尺长,手柄的上头是一个半月形的弯木,有四个木齿,舞起来虎虎生风),人们怕伤及自己都纷纷闪开,为舞龙上场打开一片开阔地。这一方式也传承和发扬了苗族的民间武术,使这一民间体育活动得到保持和世代传承下去。

舞龙灯还与傩戏有关,因为傩戏是戏剧的活化石,有剧本、有服装、道具,有做、打、念、唱,特别它与“梅山文化”有关,所请的神圣主要是“张武郎”,而下团村的吊龙,在出灯之前,要摆香案果盒,要点香火、蜡烛,要烧纸钱,要杀雄鸡、要请神圣,而请的主要神圣也是张武郎,要求他们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团邻清洁、扫除瘟疫,明年粮食丰收。还要保佑舞龙人,人人清泰、个个平安

离开丹口镇下团村时,苗乡城步的吊龙还在继续传承中创新。这一集手工艺、绘画、布艺、剪纸、贴花、光学、音乐、武术、表演、巫傩文化和礼仪习俗为一体的综合民间艺术,今后会在国家大力的挖掘下,将会以更神妙的展现,会让其走出苗乡、走向世界。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来源:苗乡城步

Hash:f21ee1a0829b2fc85ce5af7dc3dd979c3873fd76

声明:此文由 朱龙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