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上街周边的桑园小巷,感受这扑面而来的烟火气息。

冬天的太阳,叫懒阳,

和我一样懒。

再也不能睡到像小时候一样太阳晒屁股了,才被从被窝里揪起来的觉了,

啊哈,伸个懒腰。

奶奶说了,这样可以长高~~

周日,我的一个前同事结婚,我们一行人去参加酒席。

同事家是荥阳的,是个拆二代。

婚礼却很低调,在自己家里的二层小院儿里举办。

从科学大道拐进沙土路,两边的菜地和独栋水泥房,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过年串门儿的情景。

村子里大多数都是相识的长辈,或者亲戚。从这个门到另外一家,几步就到了,近的很,也热闹的很。

今天,我也来上街的周边邻村串个门儿。

穿过洛宁立交桥,向北走,接下来的路,对于我这个路痴来说,就是七拐八拐,然后就到了。

这条路,不知道你们熟悉不熟悉。

桑园。

明明是清晨的阳光明媚,硬生生被我拍的像是夕阳西下。

看到街道两边的菜商吗,我以为这叫赶早集,结果茜茜纠正我,他们一天都在。

看到满大街各式各样的白菜,再一次感叹确实是冬天来了。

我觉得冬天必吃的就是白菜猪肉炖粉条,硬菜。

暖和,香,我一个人可以吃两碗。

说“猪肉”,“猪肉”就到。

现在大家买菜买肉,基本上在超市就买全了,所以这种用钩子挂起来的猪肉,已经有好久没见过。

像极了过年在菜场买年货时候的场景。

浏览完街边景象,好啦,“糖茜”要进村了。

上街这边完整的村子已经不见了,像这种对门是亲邻,门口有小渠的,更是没有。

走在这样的小道上,感慨颇多。

小巷里,谁家墙院后面的杂货堆,凌乱又规矩的摆放着。

最上面放着个“大簸箕”,我知道这是干嘛的。

小时候抢着拿最小号的簸箕筛麦子,可好玩了。

村子中间有个寺庙,寺庙应该是有人供奉的,我觉得人有信仰,是挺好的一件事儿。

有了寄托,有了希望。

电线杆儿上的“囍”字,把整个村子都趁的喜气洋洋,细看才发现,村里的每个角落,都贴上了这红囍字。

沾沾喜,我跟茜茜继续屁颠颠的往村里走。

转身,这平房和这角落是没什么好拍的。

但是右下方的门洞里,有一对老夫妻。

看见我们在拍照,老人好奇的扭脸朝这边望着。应该是吃了早餐,在晒太阳吧。

就这样平平淡淡白首一生,似乎也挺不错。

要说所有的村庄,做多的,就是这蜿蜒小路。

窄,只容得下1~2人通过,但却又可以四通八达。

走到一户院落门前,正巧遇到刚从地里回来的一位奶奶。

小小的三轮车里,装满了刚从地里拔出来的萝卜

好新鲜啊。

奶奶以为我们要吃,准备挑两个大的,我们连连摆手,笑着道了别。

往前走,突然发现了这个村儿里最有年代感的一座院子。

青瓦片的门头,院前院里都种了树。

里屋看起来像是窑洞,院子正中间和院外都摆了两把座椅,应该是院里住着的老人常常出来晒太阳。

又路遇一位正要去地里干活的老爷爷。

这村子里已经很少看到年轻人了,大多都是老人家住着,所以更显得安静祥和。

村子不算大,没走一会儿,居然看到了大片的菜地。

天气不好,有雾霾,路上也没几个人。

大棚早早的就支了起来,好让冬天也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

我还记得刚开展大棚技术的那两年,每次过年回老家,看到一片片支起来的大棚,都觉得好壮观。

有的上面还铺了厚厚的草席,等落了雪,就更好看了,白茫茫的一片。

“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听说,鹅是家禽里面的战斗王?

战无不胜?

它们叫的好欢实,三鹅成排。还好圈起来了,不然我才不敢拍。

不知不觉的就走出了这个小村儿,茜茜说还要带我感受一把市集的感觉。

沿路一直向.......呃,东南西北我已经分不清了,反正就是一直走。

就到了这里,金滩。

这是金滩的大转盘,周边有很多商贩。

我果然只对吃的感兴趣呀,各种水果都有。

这应该是最早的路边摊形式了吧,好像赶集赶会的时候才有。

以成吨的大葱为背景的甘蔗架,好想抽一根呀,也不知道有没有上次我们自己摘的甜。

一直都觉得农民、菜商是最辛苦的。

看到图中间的小棚了吗?

寒冬腊月,在大葱卖完前,他们就只能住在这临时搭建的小房子里。

冷。

想回家吹空调了。

冬天的早晨,出来走街串巷,没有厚实的装备,还真是个不明智的选择。

正抱怨着,突然在一条人迹罕至的马路上看到了这个。

突然自己也就不那么矫情了,这世上,永远有一批比你还努力的人在奋斗。

不建议这种极限运动,但还是要给他的努力练习点赞。

2018年,已经不远了,2017年的最后一个月,我和茜茜来到上街这个邻村串串门儿。

村里质朴、简单、祥和、美好。

好像还是从前的模样。

Hash:4bb188c62363f5e9f2d83fc082775a568bbb47fd

声明:此文由 郑西小米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