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桐乡|这里不止有乌镇……

梦里水乡、古韵悠悠,这座有着7000多年厚重历史小镇犹如这里的河水一般,在岁月长河中静静流淌……

2014年11月,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这里拉开序幕,为这座千年古镇注入了互联网基因。

乌镇自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以来,被冠以很多炫目的新称谓:乌镇互联网创新发展综合试验区、大数据高新技术产业区、互联网特色小镇......各类创新资源向小镇不断涌来。借力互联网赋予的新内涵,小镇已接连引入乌镇互联网医院、腾讯众创空间、百度无人车等互联网项目近150个。

当下的乌镇,古朴外表下,现代互联网气息早已与它融合共生。

如今,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即将启幕,乌镇再一次成为了世界的焦点……

经历了三届乌镇峰会,

世人对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早已熟悉。

其实,你知道吗?

桐乡,并不仅仅有乌镇!

“古有梧桐凤凰来栖”。桐乡因古时遍栽梧桐树,寓意“梧桐之乡”而得名。全市总面积727平方公里,辖8个镇、3个街道,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百花地面、文化之邦”的美誉。

今天,小布就要带大家去桐乡的其他镇、街道走走!

开发区(高桥街道)

开发区(高桥街道)位于桐乡市南部,素有桐乡南大门之称。地处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和杭州半小时经济圈范围,拥有高速高铁“双门户”,交通十分便捷。

通过多年的引进和培育,开发区(高桥街道)现已形成复合新材料、纺织新材料等特色优势产业和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上市企业达到11家,开放水平显著提高。已连续11年位居全省省级经济开发区利用外资“十强”,引进了包括吉利自动变速箱、合众新能源、双环传动等一批总投资超过10亿元的优质大项目。与美国印第安纳州移动房车制造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协会、上海外商投资协会等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积极鼓励区内企业“走出去”。

开发区(高桥街道)已成为桐乡市招商引资的主战场、经济发展的的主平台,全区共有投产和在建企业528家,其中规上企业205家,亿元企业58家。

桐城

桐乡市城区开发管理委员会(简称“桐城委”),为市政府直属派出机构,建立中共桐乡市城区开发工作委员会、中共桐乡市城区开发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桐乡市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桐城集团”),为市政府直属公司。桐城委和桐城集团实行集中办公,原旧城改造办并入桐城委(桐城集团)。

站在新的起点上,突出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国际影响力,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以“一盘棋”的眼光着力统筹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提升城市开发平台能级,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传承历史文脉、彰显城市文化,打造具有国际水准和江南韵味的现代化城市。

梧桐街道

“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五代称乡,民国建镇,世纪之交,撤镇设街道。古书上说,这里“有梧桐甚大,凤凰常集其土,故乡以桐名”,于是任由历史长河蜿蜒流转,这片热土上,“梧桐”这个名字,从未更改。

梧桐街道地处桐乡市政府所在地,是桐乡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梧桐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有明朝理学家程本立、清末音韵学家劳乃宣、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出版家、中华书局创办人陆费逵、国际问题研究专家金仲华以及摄影家徐肖冰等。还有徐家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夏家浜明代老宅等众多等文化遗址、文物古迹。

纺织服装产业是梧桐街道最具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群,已引进了鄂尔多斯、鹿王、天山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努力打造一流羊绒品牌基地。全街道拥有工业单位536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2家。

凤鸣街道

“京杭运河旁、千年古寺边”。在桐乡主城区西南面,一片充满活力的街区正在产城融合的道路上飞速发展,这个街区,便是凤鸣街道。

凤鸣街道拥有扎实的工业基础。目前,街道有规模以上企业80家,其中亿元企业13家。街道工业园区也正着力引进高端机械制造、汽配、新特材料等产业,加快转型发展。

凤鸣农业产业特色鲜明。这里以养蚕和盛产小桑苗而闻名,素有“中国桑苗之乡”、“杭白菊之乡” 的美誉,蚕桑、杭白菊等物产驰名海内外。近年来,凤鸣街道积极探索新型农业发展,打造精品农业、特色农业和规模农业。

凤鸣街道人文底蕴深厚。拥有千年古刹福严寺,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街道将探索PPP旅游项目开发模式和旅游地产开发模式,努力把福严寺景区打造成为融合佛教文化民俗文化和农业文化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濮院镇

濮院因羊毛衫而闻名,历史上曾以“日出万匹绸”成为“嘉禾一巨镇”,如今被称为“中国毛衫第一镇”。每年有7亿件毛衫从这里流向世界各地,占全国产销量的60%以上。

近年来,濮院以国家级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时尚引领、市场带动、工贸兴镇、城乡一体”四大战略,打造市场、产业、旅游三张名片,着力打造有中国时尚第一镇。在中国乡镇综合实力500强中列第80位, 在中国乡镇投资潜力500强中列第19位。

羊毛衫产业是濮院的一张金名片,这里是全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濮院羊毛衫市场占地1.7平方公里,有14个羊毛衫成衣交易区及5个配套交易区,拥有门市部1万多间。

古镇旅游将成为濮院的另一张新名片。濮院历史遗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历经889年,古镇街区至今保存完好,这些也正成为濮院发展旅游业的宝贵资源,当前,濮院正大力推进古镇有机更新项目,一曲时尚与古朴交融之歌在濮院大地奏响。

屠甸镇

处处是史话,遍地是古迹。上海至杭州之间千里平畴的杭嘉湖平原上有一个小镇——屠甸,又名石泾,是中国良诸文化的次中心,是现代著名书画篆刻家钱君匋的故乡。它位于桐乡的东南隅,长山河一脉清流从镇中缓缓淌过,境内有春秋古城址晏城、明代古墓吕大坟、桐乡第一书院——白社书院、千年古刹寂照寺、范蠡西施泛舟地——范蠡湖等古迹,赋予小镇许多灵性和风情。

正是这样一座兼具生态人文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的小镇,正迸发出无限的经济活力。在规划总用地面积3平方公里的屠甸镇工业园区,拥有工业企业1100余家,规上企业71家,亿元企业21家,基本形成了以纺织面料、毛衫服装、机械电子和电子商务等为支柱的产业特色。全镇涌现了爵派尔科技、星马针织等一批精品男衫企业。依托这些优势,屠甸正全力打造桐乡东部的生态休闲小镇和精品男衫名镇。

崇福

一弯碧水流,船到语儿溪。崇福古称语溪,又名语儿,是一座有着1100多年建镇史和1000多年建县史的古镇,曾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皮草名城”荣誉称号。它是全国重点镇、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桐乡市西部副中心。

提到产业,崇福皮草可谓享誉全球。崇福三次产业结构布局合理、各具特色。传统产业以皮草和纺织为主,新兴产业以节能环保产业园为平台,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

“镇”到“城”的蜕变之旅。先后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嘉兴市文明镇,城市形象大为改观。连续四年位列嘉兴市十强新市镇前列,在第二轮(2014-2016)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考核中获得全优的好成绩,且每年均在全省优秀小城市中名列前茅,不断推进崇福运河古城、皮草名城、品质新城建设。

洲泉镇

洲泉,素有“洲团千市集,水绕一线清”和“四周皆水,其中一地如钱”之美誉。至今,这里还有着桐乡最大的湿地。这里素有“文艺之乡”之美誉,孕育了“高杆船技”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名人赵汝愚、吕留良曾留下屐痕。

近年来,洲泉镇先后获评全国文明镇、国家级生态镇、中国化纤名镇、中国蚕丝被名镇等荣誉称号。

洲泉镇域内工业特色明显,全镇拥有各类企业近3000家,其中百亿元企业2家(桐昆集团、新凤鸣集团),十亿元企业4家,亿元企业18家,规上企业118家。

洲泉是远近闻名的“鞋业之乡”,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现聚集各种成套的成品鞋以及鞋底、鞋跟、包装、设计等生产加工厂商400多家。

洲泉丝棉也是闻名遐迩。因养蚕业发达,洲泉的丝绵加工业随之勃兴,成为当地一项颇具特色的重要产业。2011年,洲泉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评为“中国蚕丝被名镇”。

大麻

大麻镇有好几张叫得响的名片:“中国家纺布艺名镇”和“中国沙发布生产基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家纺布艺产业不仅富了大麻人民,也支撑起了大麻的块状经济。

一张机,织梭光景去如飞。大麻家纺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以家庭作坊为主,经过30多年的蓬勃发展,布艺产业已成为全镇工业经济的支柱和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了以中小企业集群为基础,特色工业功能区为支撑、专业化市场为依托的原料供应、面料织造、成品加工、印染后整理和产品设计、质量检测、销售为一体的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品牌。2014年,大麻镇被评为“中国家纺布艺名镇”,是我国早期确定的八大家纺产业集群之一,其沙发布艺产业产量名列全国第一,产品远销东南亚、中东、欧美等地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河山镇

河山因镇区位于含山脚下东南侧,四周水道环绕,河中可见含山倒影,故得名河山。先后被授予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星火计划示范镇、中国绢纺织名镇、浙江省首个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小镇、浙江省首批低碳城镇试点镇等荣誉。

在上世纪80年代初,绢纺产业是河山镇的支柱产业,到90年代被誉为“浙北第一镇”。2014年,河山镇正式成为浙江省首个光伏应用示范小镇,这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2015年,河山镇全面完成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小镇一期工程;2016年6月底,浙江省内首座11.5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全镇实现光伏并网总容量17.735MW,成为全省第一个光伏应用示范小镇。一系列项目的实施,让河山成为桐乡重要的光伏产业基地之一,该镇近四分之一的规上工业产值由光伏企业创造。

如今,河山以打造全国首个光伏发电示范小镇为抓手,继续扩大光伏产业规模,延伸光伏产业链条,做强做优做精光伏特色小镇建设,全力创建幸福美丽的“大美河山”。

石门

丰子恺先生说:“走了五省,经过大小百数十个码头,才知道我的故乡石门湾,真是一个好地方。”石门镇,子恺故里,桐乡四大古镇之一。吴根越角,春秋战国时吴、越垒石为门,在此划定疆界石门因此得名。

石门镇位于桐乡市中北部,曾获国家级生态镇、中国女鞋名镇、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浙江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乡镇、浙江省森林城镇、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等殊荣。

石门镇是浙北新兴鞋业镇,历经30多年的发展,这里集聚的大大小小的鞋企超过600家。目前以石门为主的桐乡女鞋制造产业紧跟温州成都广州之后,全国排名第四,真皮女鞋占据了全国20%的市场。2014年,桐乡石门镇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皮革协会授予“中国女鞋名镇”的称号。

石门高效农业蓬勃发展,现有杭白菊、特色水果等多个特色优势产业,20多个规模农业示范基地、3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3个农业龙头企业。2017年,乌镇—石门省级旅游度假区申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顺利通过省级初评,一个农旅结合的休闲度假地雏形初显。

更多桐乡之美,

等你来发现!

来源:桐乡发布

Hash:ef99c437699703c813f2f3cadaf2e0140a15beb3

声明:此文由 FM971桐乡旅游之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