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 | 无锡真是个好地方

原创 澄月阁主紫溪

静水流深,关注越久沉淀越有

织文尚思 | 紫溪作品 |

曹禺的《雷雨》中周朴园有这样一句台词:“无锡是个好地方。”

—Wu Xi—

书中的周朴园对无锡美的感受多半是缘于他幼时的感情而来。但若是一个与无锡毫无干系的旅行者而言,眼中无锡的美,心中无锡的好,那便是真的好了。2017年由安徽转折飞往了无锡,纯属一时兴起,确也有几分鉴定周朴园那句好地方的意味。

来无锡,必游太湖,而游太湖,必去一处鼋头渚鼋头渚是横卧无锡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状酷似神龟昂首而得名,被称为“太湖第一名胜”。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萧梁时这里的广福庵就是诗中描述的一处。明末,东林党的首领常来此踏浪吟哦,留有“鼋头渚边濯足”的遗迹。另外,这里文人雅士咏唱之作颇多,清末无锡知县廖伦在临湖峭壁上题书“包孕吴越”和“横云”两处摩崖石刻

鼋头渚风景区是一个著名的近代园林,始建于上世纪初。 自上世纪以来,无锡涌现了一大批吸收西洋文化的私家园林,鼋头渚就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它始建于1918年,由清末举人无锡商会会长 杨翰西 建造,当时他 巧妙利用真山真水建园,把这私家园林建的三分人意七分自然,也是欣赏太湖水的绝佳处。 1958年郭沫若畅游太湖也留下了“ 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 ”的诗句。景区一年四季皆有景可赏。分别是 春花、秋月、夏荷、冬雪 ,四时之景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和无数中外游人。春天,这里品种最美的樱花盛开,吸引四方客人。当然,你可以去 灵山胜境 好好体会下触摸佛脚的那种感觉,也可以去 太湖仙岛 领略道教的文化。

Wu Xi—

无锡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历代的文人墨客都留下了一笔。这里风景秀美,文化透露着一种柔的韵味。在梁溪区有著名的东林书院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是当时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徒、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明朝万历年,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兴修复并在此讲学。当你走在大街上想要驻足休憩,便可以选择这里。一种宁静的氛围中感受精巧的气息。园内藏有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千古名联。

说到无锡的吴文化,蠡园是个有纪念意义的地方,这处园林的名字总会想起春秋战国那些风云往事。听过西施,便了解范蠡。范蠡本来是在越国帮助越王允,后来又在越王勾践时期辅佐勾践卧薪尝胆,图强雪耻。然而在帮助勾践称霸后,范蠡深知勾践其人“可共患难,难同享乐”,余后的人生便激流勇退,最终竟在定陶经商获得巨大成功,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陶朱公。范蠡和无锡有着很深的缘分,也留下了许多传说。蠡湖便是他与西施泛舟的地方,蠡园也便因此得名。到了无锡,你会发现范蠡之名在无锡几乎遍及到各处,譬如蠡河、蠡桥等等,这些带着两千年痕迹的叫法,足以让人感慨范蠡当初在无锡的美誉有多么高了。吴越之地,总是一处浪漫感觉的地方,苏州便曾有许多春秋战国的遗迹可循,吴越之地,值得充分的时间流淌中慢慢体味。

—Wu Xi—

崇安区有著名的瞎子阿炳的故居,闹市中这所沧桑的旧宅更能体现风雨中一个拥有才华的音乐人的一世悲凉。一步入宅子,一种凉意即袭来,陈列的都是过去的旧物,大约身临其境才能感受一种真实,因为世上很多的故事你听别人讲总归是个故事,唯有自己去亲自看了、感受了,才能明白故事中的意味。

市区的古运河景区是最后必须去体会的。和北京段的运河完全不同,两侧尽是民居,足见当年的繁华。然白墙灰瓦,绿水长长,必定引得一曲最美音乐方可尽兴。

Hash:9bc9c96ef98755e55cdc8c6d576fbe5e7cf66525

声明:此文由 紫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