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城第一传奇大村东堡村,村有三宝:私塾、老道、高跷会 | 记住乡愁⑪

一部村史,几多乡愁。凝聚乡村历史记忆的村史馆,反映的是岁月辗转中的变化,折射着乡村的历史和人文特征,也记录着新时代的风貌。为此,通州八大游官方新媒体平台策划制作了“记住乡愁”系列栏目,通过对通州区部分村史馆的探访、采写报道,讲述乡土故事,探寻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让更多的人能够记得住历史,了解通州文脉渊源,推动“诗和远方”的进一步融合,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的厚度。

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东堡村。

东堡村是潞城镇远近闻名的大村,而且是全镇最大的村落,辖域面积2. 67平方公里,至2015年全村有常住人口888户,2890口人。当然了东堡村闻名远近可不仅仅因为村子大和人口众多,而在于它的历史根基和传奇色彩,大家常说的“东堡有三宝,私塾、老道和高跷。”

村子里的布置就显出非凡气质,一个高大的戏台,一座钟楼,而后面还有一个公园,一个大大的石碑上写着“古道幽园”。右手边则是一个二楼高台,楼上则是楼台水榭,雕梁画柱,一看就不简单!

结果大吃一惊,您猜怎么着?这个二楼高台居然是东堡村史馆,这真是开了眼了!

上去后果然是气派,一条长廊分左右,在长廊尽头各有一个门,这就是村史馆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到了颐和园的长廊。

村民民国时期的身份证

先说右边这道门内,都是一些东堡村珍贵的历史资料,从这些藏品中就能看出东堡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

守关卡,古道边,高、袁、姚姓把家安。(高、袁、姚姓)

我的老家在山东阳谷县上有门庭。(陈姓)

要问我祖来何处,山西红洞大槐树。(杨姓)

漒河边,我居住,吾祖本是“柳棵杜”。(杜姓)

木子李,来东堡,“孤山乔屯”有祖户。(李姓)

一首朗朗上口的民谣道出了现在东堡村的七大姓氏。据东堡村前任村支书,现在的村史馆工作人员杨兴永介绍,东堡村来历相当传奇,相传明成祖燕王朱棣平定北方,一路大军沿强河(今潮白河)而上,来到幽燕古道东口(今村中河沟,此道由现在的东堡、西堡、小营、大营、夏园、刘庄、九间房、郝家府、杨坨过运河上“东关大道”,长10华里)见此处实为交通要塞、进京门户,下令修筑城堡、设关卡,并派遣高、袁、姚三员将领镇守、种地养兵。以后燕王多次到此视察,并在道北复建“三官庙”,又栽下侧柏两棵。多年后守卡官兵在此繁衍生息形成聚落,以村东城堡为名,故名“东堡”。

而这里也曾经出土过最远到秦砖汉瓦,西汉的墓石等文物,都非常珍贵。

而前文说的东堡三宝,私塾、老道、高跷也是影响深远。私塾指的是从清代中叶至今东堡一直是本地的文化村,东堡人习文重教,清代至民国,出现了几位秀才,村里私塾陈、杨、田三家,四十年代村三关庙内办有“新学”,解放后设东堡小学,教师10余人。

而所谓的老道是东堡民俗演艺文化,从清代开始,就有“在家道音乐班子”(俗称老道),而解放后村内参加专业文艺团体的多名人员中,多数都是“老道"的后裔,指引了东堡后来的文艺工作。

东堡高跷则最为有名,至今已有200余年,是现在的通州非遗。据现在的村史馆的负责人邵福利介绍,东堡村高跷队解放前曾多次到鲁仙观、里二泗庙会演出。东堡高跷是运河文化的一部分,自1964年停演,1990年复演后直至2013年,多次在区小吃节、区运河文化节上演出,到过地坛庙会、北普陀等地演出,并参加了电视剧《运河人家》的拍摄活动,受到群众的好评。东堡60年代和70年代的文艺宣传队,平时到田间地头为群众演出,并坚持到各村巡演,在十多年的活动中,多次在市、区演出中获奖。

另一面的房间则陈列着村民们过去经常用的各种农具、生活工具等,可以看出东堡村从过去到今天的变革。

这还没完,这其实只是馆内,在馆外还有一大片公园,里面真是古道幽幽,楼台亭阁,应有尽有,还有一口古井,就是当年东堡村的老井。

里面也是不少文物,好多出土的石碑、石柱都是几百年的历史,刻有“古道幽园”四个大字的石碑,可不是现在的仿品,而是真正的“老物件儿”可有几百年了呢!这东堡村的确是处处是历史,到处是文化。

站在东堡村闭上眼睛似乎能感觉到,当年驻守这里的金戈铁马,老道的特有演艺文化,现在的远近闻名高跷会,都在这片土地上演绎着......

小贴士

东堡村村史馆

地址:通州区潞城镇东堡村

乘车方式:通45路东堡村下车

Hash:427caaae598d33feff18a9bbbde0674a28c09d97

声明:此文由 发现北京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