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竟然在榆林这个地方录制,好多人不知道!

黄土高原的神奇土地上总能孕育许多传奇故事,在黄土高原上,有这样的一座古城,它的名字是榆林,在榆林的南缘有这样的一个陕北特色县城——子洲县,在子洲的西北部有这样的一个丘陵小镇瓜园则湾乡,在瓜园则湾,有这样一个充满陕北风情的小村庄王阳洼村

它因为独特的风景地貌成为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第三季首站的拍摄地,它用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区孕育了最原始的黄土高原地貌景观,让每个前来游玩的人感受到了浓浓的大漠豪情。

这座不为人知的小村庄瞬间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在这个当地人叫做王家阳洼或阳洼的小村庄,其特色而又历史悠久的陕北窑洞“一朝成名天下闻”,直让网友惊呼原来在不为人知的角落中还隐藏着这样的一个风情十足的陕北特色之地。

陕 北 窑 洞

这里的窑洞是陕北土窑洞的典型代表,面积广阔、土层绵厚的陕北黄土地有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本气息。在这片黄土地上,从有人的那天起就有了窑洞,黄帝子孙繁衍生息,创造灿烂文化的精华经由窑洞传承下来,成为今天陕北独一无二的风景。在黄土高原的土崖畔上因地制宜,挖掘洞窟而建成的土窑洞省工省力,冬暖夏凉,十分适宜居住和生活。

若是厌烦了高楼大厦的规整,那么到极具陕北风情的王阳洼村体验别样的窑洞风味,一定会让你此生难忘!

子洲大秧歌和腰鼓

陕北腰鼓和子洲大秧歌各具特色,两者交相呼应造就了一幕子洲人的浓烈之风,陕北腰鼓狂放、剽悍、飘逸,子洲传统秧歌恢弘壮观红盛火热,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充分展现山里人的豪情,再配上节奏韵律的陕北腰鼓。

人们引吭高歌,载歌载舞,歌声嘹亮而恢弘,回首,就是一幅陕北民俗风情图,这就是属于子洲人独特的风采。让人忍不住跟着旋律扭动起来!

面花

捏面花,这个手艺来源悠久,为了迎接客人,主人家提前摆放。据说是为了纪念晋国大臣介子推,因此每逢清明节的时候,心灵手巧的陕北妇女,就用面捏出各种栩栩如生的面花用来祭奠介子推,后来这个习惯经过代代流传,相沿成俗。

发展到现在,面花早已不仅仅是祭品,而是作为一种手工艺品展现在世人面前,色彩艳丽、蕴含丰富的想象的子洲面花不但代表了富贵吉祥等美好寓意,而且极富艺术特征。同时,灵巧的王阳洼村妇女也用造型夸张、栩栩如生、美观诱人且独具地方特色的面花,表达了自己美好的心愿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精细巧妙大概就是它的代名词。

剪 纸

说到手工艺品,不得不提村中的另一种手工艺佳品—剪纸。这种我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的镂空艺术在王阳洼村流传广泛,村中的大多数妇女都可以动上几手。

子洲剪纸的民间传统风味浓厚,剪刻美观大方,对称的美感具有艺术感,神话传说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使得那质朴、生动有趣的艺术造型的剪纸,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子 洲 馃 馅

老少皆宜的子洲馃馅是万万不可错过的当地特产之一。当地有俗语:“周硷馃馅香喷喷,枣馅可口千层层”,用当地传统土炉制作的馃馅香酥甘醇,味美可口,很受欢迎。

王阳洼村的土法炉馃馅手工艺人传承多年,手艺娴熟,制作而成的馃馅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将民间民族美的艺术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独一无二的美味若是不尝尝真是此生遗憾!

不是只有温婉秀丽的江南水乡才叫美,陕北苍茫的大漠特色风情也是此生必去的风光。榆林子洲瓜园则湾的这个小村庄因为《爸爸去哪儿3》而广为人知,但却是以其原汁原味的本土风貌征服了无数慕名前往参观的人。

在这座本土风情浓郁的小村庄中,豁达乐观的陕北人怀着对大地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仍然在演绎着一种别样的风情。生活仍在继续,传承永不断绝……

小贴士

门票:无

开放时间:全天

地址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瓜园则湾乡王阳洼村。

路线:从榆林长途汽车站乘车到子洲县城,从县城出发沿着307国道向西行驶,到达马蹄沟镇三皇峁后进入三瓜路,继续前行到达王阳洼村。

Hash:6acde82c96eaa27ac0a9f03f55944b2662d6cd78

声明:此文由 榆林微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