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对《舆地纪胜》“阳寿之青金山,去城八十里”探析

2018年6月19至21日,来自区内外80余名史学界专家学者、佛教界人士齐聚古郡象州,参加广西(象州)六祖文化研讨会。此次在象州举行的六祖文化研讨会由广西历史学会主办,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和象州县禅宗六祖文化研究会承办,广西佛教协会协办。此次会议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象州县六祖岩、真隐岩等六祖遗迹,充分肯定了象州六祖遗迹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据说,当年六祖慧能在湖北黄梅继得五祖衣钵之后,为了躲避争夺衣钵的名利之徒的追杀,连夜隐遁而去。然后整整消失了十五年,直至唐仪凤三年(676)才现身于广州法性寺(光孝寺)。

关于六祖辞别五祖后的行踪,世间有很多说法。时间上有“首尾四年”说、五年说、十五年说、十六年说;但主要集中于十五年前后之说。六祖慧能隐修传法十五年,具有神秘感;六祖慧能究竟到过什么地方,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关注和寻探的课题。

历史上,因有五祖弘忍“逢怀则止,遇会则藏”的嘱咐,世人大都认为六祖慧能藏在广东怀集四会一带,后来又添了广宁等地。

近年来,在广西象州、永福等地又发现了六祖慧能的遗迹。如黄铮同志《广西六祖遗迹述论》、吴孝斌《象州六祖遗迹研究综述》等文都对六祖慧能在广西象州、永福等地隐修传法进行了论述举证。

特别是吴孝斌在《象州六祖遗迹研究综述》中,从象州西山六祖岩石刻文物概况和典籍关于象州六祖岩,西山及西山寺的相关记载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论述。

如在象州西山六祖岩石刻文物方面有:曾在广西和朝廷为官多年的北宋广东曲江著名文人谭掞题刻的“六祖岩”石刻,清代刘光烈诗刻,陈蕃石刻,明朝正德癸酉春(1513年)赵某等人“重塑六祖圣像碑记”石刻;赵国宝和谭灏清、元丰年等游题;真隐岩石刻等。

唐代名人,曾三次拜相获封“燕国公”,时人常以“燕公”称之的张说,在703-705年流放广西期间经过象州所在地,题的燕公书石刻;清代象州著名文人、进士刘光烈在清朝乾隆十三年(1748)春写下《游六祖岩》诗刻,象州知州郭步瀛(字安澜)在清光绪年间邀约象州文人石鸿韶(字晋卿,象州清代进士,曾官至云南迤西道道尹)、李文雄共同游饮西山寺,访六祖岩题诗等。

在典籍方面,关于象州六祖岩、西山及西山寺的相关记载方面有宋代《舆地纪胜》的记载,清乾隆29年、清同治九年《象州志》和民国三十七年《象县志》等本地旧志的记载及其他文献记载。

特别是《舆地纪胜》在对象州的记载中有:“卢道者,隐居阳寿之青金山,去城八十里,其山深广,虎狼甚多,卢在山中卓庵,修行勤苦,虎常蹲伏庵下,每出入,虎为守庵。”

关于“阳寿之青金山,去城八十里”。作者吴孝斌在《象州六祖遗迹研究综述》一文中注解到:

“阳寿”是象州古时的县名。唐书地理志载:“武德四年,以始安郡之阳寿桂林置。”《舆地纪胜》载:“阳寿旧县,在阳寿东南三十九里,唐大历二十一年,移州治临大江,县随州治,旧城遂废。”

即在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在今象州境内置阳寿县。而在唐大历二十一年(公元787年)其县城才移至今象州之地。

也就是说六祖慧能在世期间(公元638-713年),当时的阳寿县县治在县东南三十九里处。其位置应该是在现中平镇与罗秀镇交界左右之处,在两镇交界处独鳌山上,古有石刻“东南保障”四个大字。由当时阳寿县治(可能为现中平镇的普化村或罗秀镇的军田村)到现在象州西山的距离也就约为80里(40公里)。

对“青金山”,吴孝斌说其遍查现存史料,县境并无此山名记载。由此联想到,当时象州西山植被青绿、人烟稀少且常有野兽出没,而在古代传统文化中,“西”属金,故把现象州西山说成是“青金山”亦有可能。

对于吴孝斌的见解,笔者提出一些新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关于《舆地纪胜》。《舆地纪胜》,是南宋中期的一部地理总志,王象之编纂,成书于南宋嘉定、宝庆间(1208-1227),200卷。后人以其详赡分明,体例谨严,考证极其核洽,誉为南宋全国性总志中最善者。作者王象之,字仪父,婺州金华人,1196年(庆元二年)登进士第,曾任江宁知县等职。王象之长于地理之学,认为以往的地理之书虽多,但都是"辨古今、析同异,考山川之形势,稽南北之离合"而已,所以他立志要编一部"收拾山河之精华","使骚人才士于寓目之顷,而山川俱若效奇于左右"的书。

1208-1224年(宋宁宗嘉定年间),王象之综合长年收集的大量地理书及郡县图经,开始编纂《舆地纪胜》。凡郡县风俗、山川英华、人物奇杰、吏治循良、方言异闻、故老传记以及诗章文翰之关于风土者,都在纂辑之列。初稿约于1221年(嘉定十四年)完成,至1227年(宋理宗宝庆三年)全书始成。

二、象州史上之阳寿县未见有迁移之记载。据《象州历史沿革》:阳寿县在象州自梁朝(公元502年)始设至明洪武二年(1369年),撤销阳寿县归并象州,存续约867年。

即象州在梁、齐时(公元502~589年),始设阳寿、武化、长风、淮阳四县。梁在今县地置韶阳郡,领阳寿、武化、长风、淮阳4县,阳寿(今县城)为郡治。

齐复将郡治迂回武熙。陈沿梁制。在今县地置韶阳郡,领阳寿、武化、长风、淮阳4县,阳寿(今县城)为郡治。

隋开皇十一年(591)废中溜、潭中二县,以潭中县为桂林县,仍以桂林置象州。

开皇十二年(592年)置象州,在今县境内设有淮阳、西宁、桂林3县。

开皇十八年(598年)淮阳改名阳宁。

大业二年(606年)撤象州,今县境置阳寿、桂林2县,将阳宁并入阳寿,西宁并入桂林县,改属始安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重置象州,州治阳寿(今县城);今县境置阳寿、西宁、桂林、武德、武化、长风6县,其中武化、长风2县属晏州(州治今荔浦县境)。

象州贞观十二年(638年)撤西宁并入武德,同年撤晏州(州治今荔浦县境),长风、武化2县改属象州,次年(639年)州治迁至武化。

乾封元年(666年)撤桂林县并入武仙县,天宝元年(742年)象州改为象郡(又名象山郡),撤武德县并入阳寿县,郡辖4县。

乾元元年(758年)象郡改称象州。

大历十一年(776年)撤长风县并入武化县,州治迁阳寿。

从此至唐末象州辖阳寿、武化、武仙3县,今县境有阳寿、武化2县。

五代十国(公元907~971年):五代十国,开平元年(907年)属楚,南汉乾和九年(951年)属南汉。象州辖阳寿、武化、武仙3县,州治阳寿。

宋(公元971~1276年):宋开宝四年(971年)象州归宋,沿旧制。开宝七年增辖来宾县。

北宋咸平六年(1003)才迁到柳江东岸岸边的今象州县治象州镇的;景德四年(1007年),升象州为防御州。

熙宁四年(1071年),撤销武化县并入阳寿县。元祜元年(1086年)恢复武化县,南宋时又撤销。

此后至宋末,象州辖阳寿、武仙、来宾3县。景定三年(1262年),象州州治从阳寿迁至来宾县蓬莱洲。公元1263年至1277年南宋象州州城建于蓬莱洲,洲上南畔石壁上有一高,2.66米,宽2米的摩崖碑刻(象州故治修城碑),为广西尚存的最完整最大的宋代碑刻。

元(公元1276~1368年):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象州归元,设安抚司,属湖广行中书省,治所蓬莱洲。十五年(1278年),改象州为路,治所从蓬莱洲迁回阳寿。

大德年间(1297~1307年)复改为州,辖阳寿、来宾、武仙3县。阳寿县治于今县城,(象州治今象州县城)。元末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今县境属广西行中书省。

明(公元1368~1651年):明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廖永忠攻下象州,属柳州府(府治今柳州市)。

洪武二年(1369年),撤销阳寿县归并象州,改象州为散州,初辖武仙、来宾2县。

洪武十年(1377年)五月,武仙、来宾2县改属柳州府,象州无辖县。从以上可知,阳寿县在象州历史上并未见有迁移。

三、象州(州治)的迁移。据《象州历史沿革》:象州(州治)在六祖慧能在世期间(公元638-713年),特别是在六祖消失的十五年(662—676)期间,象州(州治)是在武化。具体说明如下:

梁、齐时(公元502~589年),梁在今象州县地置韶阳郡,领阳寿等4县,阳寿(今县城)为郡治。齐复将郡治迂回武熙;陈沿梁制。

隋开皇十一年(591)以桂林置象州。唐武德四年(621年)重置象州,辖阳寿等5县,州治阳寿(今县城)。

象州贞观十三年(639年)州治迁至武化;乾封元年(666年)撤桂林县并入武仙县。

天宝元年(742年)象州改为象郡(又名象山郡),撤武德县并入阳寿县,郡辖4县。乾元元年(758年)象郡改称象州。

大历十一年(776年)撤长风县并入武化县,州治迁阳寿。

综上所述,《舆地纪胜》在对象州的记载中有:“卢道者,隐居阳寿之青金山,去城八十里,其山深广,虎狼甚多,卢在山中卓庵,修行勤苦,虎常蹲伏庵下,每出入,虎为守庵。

关于“阳寿之青金山,去(“距离”)城(“州城”)八十里”。意思是阳寿县的青金山,距离州城八十里。应该是阳寿旧县址仍然在现象州县城所在地,但象州的州治在六祖消失的十五年(662—676)期间,象州(州治)是已迁到了武化。武化县旧址,旧说:于今县境东北及桐木、修仁一带;新说:旧城址在今罗秀镇大乌来村旧城址。距原州城(阳寿)之青金山约80里。大历十一年(776年)撤长风县并入武化县,州治才又迁回阳寿(仅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潘敏周)

Hash:4f61155bd4f7ae54800459a3a1072deb60c6af4e

声明:此文由 八桂长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