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长在礁石缝里的“海鲜美味”,你们吃过没?

岩礁、码头、船底,海边处处都有它的身影,凡有硬物的表面均有可能被它附着上,甚至在鲸鱼、海龟、龙虾螃蟹的体表,也常会发现它的身影,但是如果你不熟悉它,压根不知道原来这玩意儿也能吃,甚至还会自动忽视它的存在,它就是“藤壶”。

藤壶,舟山本地人管叫“簇”,一个个像是长在礁石上的小小火山,其肉质鲜嫩可口,是难得的美味

关于藤壶喜欢生长在礁石上的习性,在舟山民间中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传说东海龙王的宝贝女儿想上岸观赏人间美景,但龙王担心岸边礁岩太滑,会跌坏宝贝女儿,便下令在水族中招“门槛石”,以铺在礁岩上为公主殿下垫脚。这藤壶原在龙宫御膳房打杂,平日用坏的酒盅碗盏都一一保存着,这一回可派上用场了。它们把破酒盅残碗盏往身上一罩,一层层附在岩礁上,公主踩上去稳稳当当的,一走就走到了岩顶。从此,藤壶们便既能在水底,又能在礁岩上生活了,时间一长,那些酒盅残碗盏就成了保护身子的硬甲。”

每当海岛上迎来风平浪静的大潮汛日子,落潮之后,就会有各种蚝、贝壳和海螺附着在礁石上,而其中最多见的便是“簇”。这个时候,就是小岛渔民敲“簇”采螺的最佳时机。

一般当地渔民们会趁着退潮,三三两两地分散在岛礁各处,不停地抓紧时间敲“簇”。有的用小铁锤敲“簇”,有的用大铲“簇”,现场很是热闹。

“一个月有两次大潮汛,主要集中在每个月的农历初一和十五。”正敲“簇”的村民杨善国说,“每次大潮汛一般持续三天,这段时间,我们岛上会有很多人一起出来敲‘簇’。”

峭壁上的“簇”长势好,但铲起来最费力

别看藤壶的个体不大,但吸附力极强,若想用手把它从附着物上拔起,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必须借助凿子类的硬金属才能将它敲下来。

敲“簇”看似是危险的作业,不过在岛民眼里,这是份既简单又轻松的活儿。“我们这里的居民从小就在海边礁石上敲‘簇’,爬过各种石礁,大家都已经适应了,所以我们在石礁上爬上爬下,还是比较轻松的。”一位渔民朋友说。

“簇”来之不易,就算是能找到一处长满“簇”的礁石,一人一下午最多也就能有1.5公斤左右的收获。

“我们在这里敲‘簇’已经有几十年了,敲‘簇’已经成了我们日常劳作的一部分,年轻时,我们敲来的‘簇’可以拿出去卖卖,现在大家岁数都大了,都是弄点自己吃吃,送送亲戚。”村民杨小雪说。

藤壶怎么做才好吃

藤壶的烹调方法相当简单,光是用清水煮,撒一点葱花,就是原汁原味的鲜美。

准备食材:藤壶250克、葱段10克、生姜10克、盐2克,鸡精2克,胡椒粉2克,雪菜卤10克

1、将藤壶洗净,锅内放水烧开,将藤壶放入稍微煮一下,捞出。

2、锅内放水和雪菜卤,加调料、葱姜,烧开后放入藤壶煮熟出锅装盘即可。

温馨提示:煮的时间不要太长,否则内质会变老。

Hash:ff6d58e6480f8683ee0b54b1bde784251e070f7d

声明:此文由 美味食君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