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古村石头砌的“世外桃源”

车子在丹棱县顺龙乡的牛角寨下的停车场停稳,司机指着公路左边的小路说,“顺着这条路往下走就是幸福古村,一直往村里走就能看到你想看的特色石板路、石板墙、石柱房子了。”走进幸福古村,只见村子三面环山,整个村落被包裹在青翠欲滴中。

幸福村始建于明代,旧名赵桥,村民大多数为赵、龚、熊、李姓,赵姓居多。走进幸福古村,仿佛置身于一片石头森林,弯弯曲曲的村中小路由石板铺成,平整美观,走起来很是舒适。道路两边除石碾、石磙,最常见的就是一处处石头垒砌的田坎、地坎、院墙。村名的民房现存的大多为四合院结构,建于清末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房屋原貌保存完好。由于地处山区,村里的房屋大多依山而建,远远望去,高低错落,与周围的山融为一体,颇有几分世外桃源的感觉。据八十多岁的龚绍成老人说,从前山路难走,建筑材料难以运进山,于是,当地人就地取材,开采出形状规则、便于利用又坚硬的石头垒砌房屋、地坎、田坎、引水沟渠等,久而久之,石头房子、石板路、石梯、石保坎、石条引水渠,石条堰等,成为幸福古村一道特别的风景线。这些石头纹理独特而细腻,组合在一起,散发出独特的气质。据考证,这些石块为夹关组岩石,同位素年龄距今有一亿三千五百万年

在龚大爷的引导下,我们走进了熊家院子。龚大爷告诉我们,为了对古老的石头房进行保护,也为了带领村民致富,近几年,村里引入了旅游公司进行统一规划和开发。如今,幸福古村的石头房子从“养在深山人未识”,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中,成为城市人体验乡村生活的好去处。

石头是这里最特别的元素,村民们对石头有着特殊的感情,除了造型独特的石墙壁、石阶沿、石柱头、石仓库、院坝铺面石板、石保坎外,几乎每家每户都在屋檐下摆放象石水缸、磨刀石、洗板石、石砂盔子等石头摆件,将小院点缀得朴素而别致。为了满足现代人的居住需要,院子虽然从外观是“土气”十足的石头墙,屋内却是各色家电一应俱全,既有原乡味道,生活起来又十分便利。主人熊大爷俩口子平时就住在院子里,有客人的时候,他们负责打扫院子的卫生,顺便还帮客人介绍一下村里好玩儿的地方。“现在来幸福古村的人多了,周末住房和吃饭需要提前预定,全村人的生活条件都得到了改善,因为怕我们俩忙不过来,旅游公司也派人来帮忙了!”提起改造后的自家院子,老俩口满心欢喜。

除了住宿餐饮,幸福古村还打造了其他特色旅游项目,每年春天有赏花节,夏天有脆红李采摘节等节日,游客可以亲自动手体验乡趣。从熊大爷家出来,一个名为“知青点”的院子出现在眼前。小院不大,正房三间,一头转角和三间厢房,一进院门,我的目光就被摆放在院内的石磨、奇石、凉亭和悬挂于墙上的各色饰物吸引住了。这些摆件和食物颜色有红有蓝,神奇各异,十分精致,据说是旅游公司为还原当年的知情住处而设计的。

漫步在村子里,远看鹰嘴岩、牛角寨、甑篦顶等奇山异石尽收眼前;沿着石板、石条砌就的古道前行,石龙抬头,蛤蟆石等“石文化”散落两旁,尤其是“石龙抬头”,确似在石头群中探出的一只龙头,龙嘴、龙眼、龙须惟妙惟肖。历经四百多年风雨侵蚀,长满青苔和藤蔓的石拱桥——赵桥依然完好,为单孔拱桥,高二丈,宽一丈五尺,长三丈,承载着下至丹棱眉山,上达顺龙、名山雅安的过往先民们。如今,已成为幸福古村的标志之一。驻足桥头,倚栏小憩,身心早已完全放松下来。

作者:万玉忠

Hash:337fb1ec1dd21eb445c0c39a83051f2b477b32f0

声明:此文由 丹棱故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