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分享——《印象柳州,红色足迹》

红色故事分享——《印象柳州,红色足迹》

讲述人:柳州市第一中学教师第二党支部黄金

斗转星移,中国共产党在艰难与曲折中走过了99个春秋,在这悠悠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书写了一幅壮丽的红色经典画卷,孕育了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红色基因。今天,我们一同来回顾印象中柳州,追寻柳州的红色故事。

1926 年6月的一天,梧州地委从南宁抽调一个神秘人物到柳州,这个人就是时任国民党广西省党部农民部秘书——张胆。到柳州后,张胆同广西省立柳州第四中学教师陈岳秀、罗琴普会合后,经过缜密部署成立了中共柳州支部干事会,由陈岳秀任书记,这就是柳州最早的中国共产党党组织。随后的23年间,无数的党员同志为柳州的解放而努力奋斗,甚至不惜牺牲生命。柳州党组织领导柳州人民以各种形式开展了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并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终于在1949 年迎来了柳州的解放。

柳州解放以后,为了纪念解放柳州而牺牲的解放军战士以及在地下斗争时期牺牲的共产党员,柳州市委和市政府作出决定:废除为国民党第七军歌功颂德的“纪念塔”,将其改建为柳州市解放纪念碑纪念碑今位于柳州市城中区文惠路 60号柳侯公园内。

1949 年11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了广西战役,打响了解放广西的战斗。11 月25日上午9点多,柳州市区河北片全部解放,解放大军马不停蹄地冲过柳江浮桥向南追击。柳州市区的枪声逐渐消失,解放大军的后续部队陆续进抵柳州,新生的喜悦瞬间点燃了柳州城。

曾如孟老人回忆,1949 年的11 月异常繁忙,她在家抄歌,如《解放之歌》《东方红》等,抄完了还要印刷。为了做好隐蔽工作,“ 她把印好的歌单和传单塞到竹子里,然后在厕所挖个坑,藏起来。”1949 年11 月25 日上午,解放军步行进城了,那一天,他们把原本藏起来的歌单和传单纷发出去,让大家都知道,柳州解放了。

曾如孟老人毕业的龙城中学,解放前夕正是柳州地下党工作的秘密据点,有许多地下共产党员和地下革命在学校内工作。1947 年10 月19 日,中共党员、龙城中学教师丘行,就指导进步学生周民震、陶溢等10 多人成立进步文学团体“ 奔流社” 。解放前夕,有位叫于月杏的地下工作人员,工作特别活跃。她与其他地下工作人员已经事先得到上级命令,要求大家相互支援,密切配合,一起做好迎接解放军进城的工作。11 月24 日深夜,于月杏他们紧张而兴奋地完成了制作国旗的最后一道工序―― 剪贴五颗金星。1949 年11 月25 日上午9 时,于月杏在培新路发现了“ 和平兄我安全回来了” 的暗语后,马上发动群众到街上张贴传单和标语,并与沈章平、曾公朗等同志一起跑到培新路最高处,在培新路珠江酒家楼顶,升起了柳州第一面五星红旗,从此柳州解放了。

解放以前柳州的城区被江水隔断,大家只能靠渡船交通。后来为了方便与两岸的人们购物和往来,在窑埠码头与沙角之间架设了一条浮桥。七十多年来,广西的基础建设发生巨变,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迎来了现在的繁荣期。如今,座座大桥飞架在柳江之上,柳州成为了“ 桥梁博物馆” ,展现了柳州的魅力。

发展的道路上,更需要我们传承革命精神,记录红色故事,为祖国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努力奋斗,共筑中国梦!

Hash:665838b4584401763fb116a9c8d129d9fce79269

声明:此文由 柳州市第一中学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