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竟有这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你都知道吗?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近日,天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快来看看,这些天长引以为傲的“宝藏”,有哪些是你熟悉的,了解的?

在天长市秦栏镇向东一公里处,有一棵千年古柏,据传是宋代全国二十四孝之首——秦栏镇大孝子朱寿昌在其母亲的坟旁亲手所植,人称孝子树。

朱寿昌,字康叔,宋天长秦栏镇人,官至司农少卿。其母刘氏,在朱寿昌七岁时被其父遗弃,从此,母子分离50年。宋熙宁初年,他弃官千里寻母,终于在同州(今陕西大荔县)得与母亲重逢。回来后,对其母精心供养直至送终。朱寿昌母亲在世时怕雷声,逝世后,每逢雷雨天,朱寿昌总要撑把伞到坟头守护。尽孝三年后,宋神宗赵琐嘉其孝义,诏令官复原职。朱寿昌离开秦栏前,到母亲的坟前,栽下了一棵松柏,以代表他永远陪伴着母亲。

由于年代久远,千年古柏出现倾斜现象,秦栏镇党委、政府会同有关部门花了4万多元,对千年古松进行了保护,并将在这著名风景点建设集孝文化、佛教文化、现代文化和教育基地为一体的寿昌公园

天官画是安徽天长的地方传统工艺美术品。起源于17世纪60年代,距今已有340多年历史。《人民日报·海外版》曾载文:“前清时候,江淮两岸有这种说法:‘皖北有三绝:凤阳凤画、天长天官、灵璧灵判’。”《安徽日报·休闲周刊》则称它们为“安徽民间艺术‘三绝’”。

形式上,有天官像、堂神、五堂、三堂。内容上,主要宣扬人间真、善、美,反映百姓祈盼平安、吉祥、富裕、幸福的心灵诉求。天长“天官画”广泛应用于居家悬挂、门市开张、新居落成、车辆出行、渔船出航、生儿育女、堂会续家谱等,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即广大劳动人民对现实生活的美好愿望。

相传天长举人戴兰芬于清道光年间考中状元,为感谢皇恩浩荡,将家乡特产“龙岗雪饺”带入京城孝敬皇上,道光皇帝赐名“甘露饼”。从此甘露饼因成为“皇家贡品”而身价百倍,无论达官贵人或往来商旅无不争相购买,以馈赠亲友,款待嘉宾。

秦栏卤鹅为清末民间烹调能手刘金忠独创,已有百年历史。其制作工艺独特,表面呈金黄色,光洁发亮,香气清新醇厚,油而不腻,烂而不散,美味爽口。因其色香味型俱佳而闻名遐迩,经久不衰。

如今,用特种配料和工艺制作出的卤鹅以其色、香、味俱美的特色香飘千里。随着秦栏卤鹅的名声鹊起,以“金洋卤鹅”为代表,已做成鹅类产品中的知名品牌,与德州扒鸡符离集烧鸡南京板鸭盐水鸭桂花鸭一样而名扬四方。

Hash:6940bb372b9741fe2d604ebb259e2f21882eaf56

声明:此文由 天长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