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山,杭州的年轻人都爱晚上去爬

走读梵按:宝石山是西湖北面的一处景点,山不高,却因保俶塔而闻名于世。近几年,周中的夜爬宝石山已经成为杭州的一项特色活动。关于宝石山的前世今生,且看下文。

宝石山于这座城市来说,不过是西湖诸山中的一座,因色呈赫红,石如宝石,故名。山巅巨石是眺望西湖的绝佳去处,无论清晨还是黄昏,无论细雨霏霏,还是星辰点点,苏堤断桥、渔舟画舫、荷湖柳岸皆尽收眼底。或天水茫茫,灵秀温润;或晚霞浮云,娇艳妩媚。

今日的宝石山虽说也是西湖旁一闻名遐迩的风景名胜,但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只是岭上的保俶塔、抱朴道院、初阳台,以及栖霞岭上的数处老洞穴。至于佛迹,那似乎应是灵隐、南屏的风物。

殊不知宝石山香火佛事之盛远胜于它处。早在四百多年前,明人田汝成罢官归故里,穷览西湖胜迹,撰成《西湖游览志》24卷。

志中曾将出钱塘门后濒湖依岭的北山胜迹一一罗列。若省去那些王侯逸士所精心构筑的园囿别墅、楼榭水阁,仅历代相沿的佛院道宫祠庙就令人目不暇接,由东至西大致有:钱武肃王庙、五圣庙、菩提院、真觉院、法济院、妙因院、宝严院、普润寺、昭庆律寺、庆忌塔、灵卫庙(祀金胜、祝威)、宝胜院、洞明庵、精进院、延庆院、澄寂院、崇寿禅寺、宝所塔(即保俶塔)、石屏院、金牛护法院、金轮梵天院、大佛禅寺、相严院、智果禅寺、显功庙(祀岳琚)、普安院、治平寺、玉清宫、葛仙庵、初阳台、紫阳书院(祀紫阳先生)、玛瑙寺、宝云庵、招贤寺、寿星院、四圣延祥观、嘉徳永寿寺凤林寺、岳王庙(祀岳飞)、翊忠祠(祀刘允升、施全)、张烈文侯祠(祀张宪)……

今日的宝石山,在太平天国军队及后世人民的轮番努力下,已难见旧时梵宫佛刹的踪迹,倒是宝石山腰一条石径古道,让早已成为公园的昔日佛山多少有了些许的佛气。

古道位于宝石山东南麓入口牌坊处,也是市民游人登山览胜的必经之路。就在古道旁的崖壁上,前人为我们留下了二十余龛大大小小的石窟造像,延绵五十余米。

首龛起于崖壁东侧,即今宝石山牌坊处,龛内坐像面容残缺,倒是肩旁的净瓶祥鸟保存完好,像下开有一方题记,宽近两米,上书文字若干,可惜久经岭中雨露潮气侵蚀,风化严重,已难辨识。

第二龛上端和左侧各有一方题刻,经专家考证,上方是以梵文书写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左龛刻“南无无量寿佛”,落款为“洪武十四年上元日自然刊”。

第四龛高宽均约两米五左右,是摩崖造像群中最大的单像佛象佛龛;第五龛乃主窟,宽约四米,中塑释迦牟尼佛,左右分列文殊、普贤二菩萨,内壁遍涂朱砂。

整个摩崖共计大小造像26尊,摩崖题刻十余方,但多在文革中惨遭砸毁,残存至今的不是空荡荡的石窟,就是一尊尊面容身形皆毁的残迹,唯有第八龛保存较为完整。第八龛位于崖壁西侧,高约一米,宽约七十厘米,中立一小人,光头大眼,肩挑行囊,头顶有祥云升起,一小佛端坐其间。龛中石像虽雕凿粗陋,但神情举止憨态可掬,颇为生动。

这尊小像非佛非仙,是僧是民,也无从考证。但在那个年代,肩挑手扛者俨然就是伟大的劳动人民。一番大锤之后,自然是诸佛皆毁,独留此像。

录自《寻城记·杭州》

Hash:3234a8041a2233835b777ac1d26432a3ae1d8dd6

声明:此文由 走读梵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