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临颍县三国受禅台,当年汉献帝在此将帝位禅让于曹丕

文图/若愚

受禅碑位于河南临颍县繁城镇境内的受禅台前。台前有两碑,受禅碑也就是其中的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与《上尊号碑》东西并列,此碑居西。碑为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所立。高3.22米、宽1.02米、厚0.28米,有穿。额题篆书阳文“受禅表”三字。碑文隶书22行,行49字,无撰书人姓名。世传多为梁鹄书或钟繇书,而清·缪荃荪和康有为则以为卫觊所书。碑文详记了黄初元年(220年)冬十月二十九日汉献帝在受禅台上将帝位禅让于曹丕的经过,现有许多字漶漫,但据前人所录碑文尚可全读。《水经注·颍水》最早著录此碑。

【魏受禅碑〈延康元年〉】右魏《受禅碑》,世传为梁鹄书,而颜真卿又以为钟繇书,莫知孰是。按《汉献帝纪》,延康元年十月乙卯,皇帝逊位,魏王称天子。又按《魏志》,是岁十一月葬士卒死亡者,犹称令。是月丙午,汉帝使张愔奉玺绶,庚午王升坛受禅,又是月癸酉奉汉帝为山阳公。而此碑云十月辛未受禅于汉。三家之说皆不同。今据裴松之注《魏志》,备列汉魏禅代诏册书令、群臣奏议甚详,盖汉实以十月乙卯策诏魏王,使张愔奏玺绶,而魏王辞让往返三四而后受也。又据侍中刘廙奏,问太史令许芝今月十七日己未可治坛场。又据尚书令桓阶等奏,云辄下太史令择元辰,今月二十九日可登坛受命。盖自十七日己未至二十九日正得辛未。以此推之,汉、魏二《纪》皆缪,而独此碑为是也。

《受禅表》维黄初元年冬十月辛未,皇帝受禅于汉氏。上稽仪极,下考前训,书契所录帝王遗事,义莫显於禅德,美莫盛於受终。故书陈纳于大鹿,传称历数□□□。是以降,世且二百,年几三千,尧舜之事复存于今。允皇代之上仪,帝者之高致也。故立斯表,以昭德□义焉......

此碑文虽不见于史书,但曹丕代汉称帝之事,在《后汉书·献帝纪》和《三国志·魏书·文帝纪》中均有记载。据《献帝纪》所说,是延康元年(220年)十月乙卯,献帝逊位,魏王称天子;而《文帝纪》则作同年十一月“庚午,王升坛即阼,百官陪位。”碑文却称:“黄初元年( 220年)十月冬辛未,皇帝受禅于汉氏。”与上述二史书所记日期均不同。对此,宋·欧阳修在《集古录》跋尾中根据裴松之对《文帝纪》的注文作了较详考证,认为“汉、魏二纪皆谬,而独此碑为是也。汉纪乙卯逊位者,书其初命而略其辞让往返,遂失其实尔。魏志十一月……当是十月,衍‘一’字尔。”但是曹丕受禅之日,尚未改元为“黄初”,碑文不作“延康元年十月冬辛未”也是不妥的,这一点欧阳修却未指出。

碑文结构方严整肃,用笔刚健斩截,意气雄伟排宕,且不失汉末名碑的骨气洞达、探穆渊雅的大家风范。从汉字字体的演变来看,汉末魏初之际,正是由隶变楷的过渡时期,魏初诸刻,在笔法上更有新的突破,具体表现在落笔逆锋减少,而变之以单刀直入;收笔重顿后迅速提起使成方波,这已经是萌芽时期的楷书的一种特殊笔法。

受禅台位于河南省许昌西南17公里的漯河临颍县繁城镇,为中国唯一的禅让活动纪念地,台高20米,长宽约30米,筑成于东汉延康元年(220年)。是当年魏王曹丕接受汉献帝的禅让,登基称帝的地方。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冬十月,魏王曹丕在繁阳(今繁城)筑灵台,举行受禅大典,接受汉献帝的禅让,代汉立魏,改年号为黄初,是谓魏文帝,见证了曹魏篡汉历史时刻。从此结束了大汉帝国400年的历史,成就了大汉帝国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传奇。由此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魏、蜀、吴三国时代。台上原有大殿等建筑。现仅存高台一座,台分三层,坐北朝南,呈上圆下方状。

受禅大典的盛况,裴松之引《献帝传》注云:“魏王登坛受禅,公卿、列侯、诸将。匈奴单于、四夷朝者数万人陪位。”可见其炫赫隆重。

汉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冬10月,早有篡汉之心的魏王曹丕,按周易卜卦灵龟算命占吉利方位,寻风水宝地,准备筑坛受禅。

汉代的繁阳亭,北邻颍河古道,是南北交通要道水旱码头,交通方便。这里又多次落过凤凰,走过麒麟,被认为是最好不过的风水宝地。曹丕利用司马懿在这里驻扎的14万部队,筑一大台,以备受禅盛典之用。

此台为夯实结构,筑起后占地面积13亩。按品级为三级台,每级27层台阶,三级共81层台阶通顶端。当时台顶靠北部有宫殿式建筑,楼阁石栏气势磅礴,威武壮观。

汉延康元年10月庚午日,召开大会准备受禅。司马懿卜卦一算,不吉利,即改为次日,即十月辛未(农历十月二十九)寅时(早晨3—5点)。当时台下30多万部队,彩旗招展,锣鼓喧天,在一片欢呼万岁声中,魏王曹丕及公卿将军王侯挟汉献帝步入受禅台台顶,还有请来的匈奴、南单于、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王侯君长前来朝贺,数万人陪位。就在此台,几百年的汉室江山禅让给魏王曹丕。

Hash:3c65245780bd35ef2cc48f5541aa956c395b3428

声明:此文由 捞史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