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最扑朔迷离的古寺:专家称其年龄“造假”,明朝人犯的错?

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

这两日,电视剧《大明风华》的热播,让小渔对明朝历史产生了兴趣。虽然明朝先后建都南京北京,但西安城内也有不少明代古迹。比如保存完好的西安明城墙、钟鼓楼等等,都是明朝古建遗存,如今也都成了西安的地标性景点。但大部分游人不知道,西安闹市有座扑朔迷离的古寺,始建年代至今存疑,里面还有块记录明朝航海壮举的石碑。

这座古寺位于西安回民街街区大学习巷,名字叫做“大学习巷清真寺”。说实话,虽然回民街是西安最著名、人流量最高的一条街区,但巷子错综复杂、七拐八绕,别说外地游客,就连我这个西安土著也是偶然间才发现这座清真寺的。

大学习巷清真寺的大门比较奇特,是一座石质牌坊。牌坊对面是一面巨大的照壁,牌坊两侧则立着两块石碑:一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碑;一块是寺庙的简介。

通过这块石碑,我了解到寺庙创建于唐朝(705),距今已经1300多年历史。但是再后来查找资料时,才发现其实关于大学习巷清真寺的创建时间,各方专家学者一直争论不休。关于古寺始建于唐朝的说法,源于寺内一块明朝石碑上的明确记载。但许多学者通过多方考证,认为这座寺庙应该始建于元代至元元年(1264),至于那块明朝石碑上的记载,纯属明朝人的谬误所致。所以,如今关于这座古寺的创建时间,仍然扑朔迷离。

但即便以始建于元代来计算,这座古寺也已经走过了756年的悠悠岁月。

这座寺庙外表看起来普普通通,走入其中却感觉别有洞天。它不像一般清真寺的布局,倒有几分汉族传统寺庙的神韵,几座大殿都是飞檐翘角、雕梁画栋,还铺设着琉璃蓝瓦,成为萧瑟冬日里的一抹亮色。

这座古寺有两处不能错过的景致:其一便是“郑和碑”。大家都知道“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开创了我国明朝航海事业的壮举。那么,西安又和“郑和下西洋”有什么关联吗?

其实事情是这样的,明朝永乐十二年(1413年),郑和准备第四次出使西洋时,万事俱备,发现还缺少一位精通阿拉伯语和锡兰语的翻译。于是经过全国“海选”,西安大学习清真寺的时任掌教哈三脱颖而出荣誉入选,并跟随郑和一起完美完成了航海任务。《重修清净寺碑》正是记录的这段历史,因为人们称其为“郑和碑”。

第二处不能错过的景致便是“省心阁”。这是一座三层三重檐结构的阁楼,始建于宋朝。据说原本省心阁没有这么高,是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回来后加盖重修而成的。省心阁非常漂亮,飞檐斗拱、庄严古雅,古寺因它格外多了几分韵致。

古寺之内碑林林立,除了正儿八经刻字的石碑,还有很多假山假石放置于盆中,成为盆景。这些石头盆景有的高达数米、有的则小到可以手握,也是古寺中一道别样的景致了。

大学习巷清真寺没有门票,可以免费游览参观。古寺之内熙来攘往,古寺之内分外清静。如果路过此地,不妨来看看吧。

想了解更多冷门、好玩的旅游地,欢迎大家关注“小渔的行旅日记”。和小渔一起发现世界更多美景吧!

Hash:39b80b15e43d1a2d8a7fd5fffa0c0eea6195aad2

声明:此文由 一个好地方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