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面对面丨“日本大院”那些事儿

签署《塘沽协定》旧址

起始年代:清末

地理位置:

位于滨海新区海河北岸新华路98号

尚未核定保护级别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

签署《塘沽协定》旧址

俗称 “日本大院”,

这里曾是日本侵略者在塘沽的 指挥中心

日军屯兵分流、物资运输的 中转站

是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的 签署地

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 历史见证

力彑

-❶-

关于“日本大院”的那些事儿

夂 小

历史

简介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6月, “庚子事变”中八国联军入侵大沽口,进而占领天津,在津成立“都统衙门”,并驻军实行殖民统治。当时,日本占据塘沽火车站(今塘沽南站)附近地区,并在火车站西北沿河地段建起了码头和兵营,作为日本分遣军营地,驻军300人。当地人俗称此处为“日本大院”。

军事地点

日本大院坐落在塘沽通往大沽的要道上,东临塘沽火车站(今塘沽南站),背靠海河,控制着塘沽的陆路铁路水上交通,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由渤海湾进入海河的日本舰船可直接停靠日本大院码头;沿京山路南下的日本人在塘沽火车站下车即到日本大院,从这里继续向华北腹地深入,不论乘船走水路或是乘铁路都很便捷。日军占据这里后,就一直将它作为一个重要的军事据点。

最初日本大院的铁栅栏大门开在东面, 北面是一条河沟,沟沿上架着铁丝网。院内大树环绕,建有两座青砖二层楼房和几座平房,周围用高高的围墙与外界截然分开。大院拐角处都建有圆形碉堡,碉堡旁立有刻着“大日本地界”字样的石碑。大门前和碉堡里设有荷枪实弹的日本兵日夜把守,院内还有日军流动巡逻。河边的军用码头上,平时停靠日本军舰,有时也停靠日本商船。大院不时有大队日本士兵出入,路过这里的人们都提心吊胆,匆匆而过。

· 塘沽谈判 ·

1907年,日军将昌黎滦县、塘沽等地 分遣队合并为天津驻屯军,日本大院仍为日军的一个重要据点。

1931年,日军在日本大院设立了 “日本北满铁路运输处塘沽办事处”,很多军用物资经由此处办理运往东北或日本。同年,始终怀有侵略野心的日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后,继续向华北地区进犯,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日军在加紧全面军事进攻的同时, 开始策划起了谈判的阴谋,利用军事威胁、政治讹诈、外交哄骗等手段,威逼南京政府把华北拱手让给日本。南京国民党政府指令以黄邹为委员长的22人组成“行政院驻平政务整理委员会”,负责办理对日妥协事务,以求苟安。经过幕前幕后的策划,双方决定进行谈判。当时,京山铁路沿线中日军队对峙,陆路交通基本阻断,为便于日方代表走海路,谈判地点选在了塘沽。

5月30日,中方谈判代表熊斌、陶当铭、殷汝耕等人乘火车到达塘沽,就住在停靠塘沽站的火车上。

日本方面由关东军参谋副长 冈村宁次率团, 自大连乘“朝颜”号驱逐舰来到天津港,换乘小艇经海河停靠日本大院,住在设于大院内的塘沽火车站站长室。

起初,熊斌等人想把谈判地点设在中国军队控制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新建的图书楼里,但遭到永利总经理、爱国实业家范旭东的坚决反对。又因冈村宁次胆怯遭袭,最终谈判地点选在日本大院的二层楼房。5月31日,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就在这座楼房里签订,使中华民族再次蒙受耻辱,日本大院也因之更为世人侧目。

冈村宁次与熊斌、殷汝耕签署《塘沽协定》

侵华步伐加速

《塘沽协定》签定后, 并没有减缓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步伐。日军把天津驻军司令部改为华北驻军司令部,在华北地区以中国军队为假想敌不断进行军事演习,次数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1934年8月,14艘日本军舰在大沽口外进行军事演习,封锁了大沽口。1935年,日军在塘沽及周边地区进行巷战、野战演习。这些军事活动每次都有住在日本大院的日军参加。1936年10月至11月间,日军举行了以夺取北平、天津两大城市为目标的大规模军事演习。日军第14驱逐舰队“菊”、“荻”、“葵”三艘驱逐舰驶入塘沽,就停靠在日本大院码头。日本邮船株式会社的“摩耶丸”、“生驹丸”等货船运送的军火,也在日本大院码头上装卸。这期间由大连到塘沽的日本船只往来频繁,为大规模侵略中国进行准备。

法西斯统治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 日本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7月12日,日军由海上增兵3.5万人在塘沽登陆,

日本大院就是主要的 登陆点。 7月28日晨,日军向大沽地区中国军队发动攻击,指挥部就设在日本大院。日军全部占领塘沽后,在日本大院成立了“日本陆军运输部出张所”,控制了塘沽地区的港口、码头和火车站。他们把塘沽火车站和日本大院内的码头合并管理,统称“塘沽码头”,利用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转运军队和作战物资。占领塘沽的日军对塘沽百姓施行法西斯统治,日本大院成为日本军事占领和特务活动的大本营。路经日本大院的中国人必须向门口站岗的日本兵鞠躬行礼,与日本人相遇必须躬身让路,稍有大意就会被拉到院中拷打审问,生死堪忧,当地人大都绕远避免经过此地。

日军陆军运输部塘沽出张所

1945年日本投降后,日本军队撤离日本大院,改由美军接管。这里成了日军家眷、侨民的临时集聚地,那些被罪恶战争带到中国的日本妇女和儿童在这里等待乘船遣返回国。日本大院是他们在中国的最后一站。

1947年,美军从日本大院撤走,这里由国民党滦塘先遣军接管,并设立了警察局。这期间,大院内的许多物资被私吞或变卖。1949年塘沽解放后,日本大院由解放军接管,成为解放军和公安部门的驻地。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里发生了很大变化。原签订《塘沽协定》的二层楼房在1976年的大地震中受损,后被拆除。其他房屋也经过多次改造,院内建起了高楼,仅保留下来东面的一座青砖二层楼房和一座圆形碉堡。院内原日军医院和炼尸炉遗址位置依稀可辨。

2014年,签署《塘沽协定》旧址被公布为 滨海新区不可移动文物。

签署《塘沽协定》的二层小楼,现已拆除。

保护现状

现状

在旧址大院保留有一座坐东朝西的 青砖二层楼房, 它和签署《塘沽协定》的楼房是同时期的建筑物,规模、形制大致相仿。在青砖楼房的东北侧另有一座圆形碉堡。

来源: 天津市滨海新区博物馆

Hash:d51ed2150b25728469c7342c6180ea98ae873342

声明:此文由 文化随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