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水库惊现200多年古牌坊!这个女人的一生,尘封百年被揭开 ...

大冶古迹

浮生水月多无奈

愿守沧浪浅低吟

大冶,这座包容了现代和古老,让它们在同一时空成长变化的青铜古城,有着很多我们未知,又或是被遗忘的故事...

这些故事在春夏秋冬的交替里,盖上了灰、蒙上了尘,等待着有一天重新被人谈起。

不知你是否听说,在大冶每到枯水期,大箕铺石家晚水库中,有一座淹没多年的贞节牌坊便会露出真容。

在经过岁月和风雨剥蚀后,这座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牌坊“节孝坊”更具沧桑感,让人不禁想要探究其背后的故事...

01

- 缘起——节孝坊首露真容 -

在小编幼时去水库玩耍时,便常听长辈提起过村里的节孝坊,那时虽从未亲眼见过,但心里仍对这个水库增添了几分敬意。

直到2010年石家晚村水库因整险加固,库水被放空,不想,这座沉在水底52年之久的“节孝坊”,因此得以重见天日!

这座古牌坊高约5米,由4根石柱支撑而起,整体结构用石头刻制叠砌而成。

其自上而下分为三段,第一层已遭到破坏,第二层正反面依稀可分辨出“节孝坊”三个大字。

第三层,古时的能工巧匠们刻上了双狮戏花球等图案,虽然雨水侵蚀严重,仍可看出雕工精湛!

两边石柱上刻有花鸟鱼虫等浮雕,以及“守节坚贞夫死之日誓……”等一些模糊不清的小字。

02

- 探访——节孝坊背后的故事 -

牌坊,是中国特有的门洞式建筑,又称石坊、牌楼,在封建社会是一种崇高荣誉的象征,是用于褒扬功德,旌表节烈的一种文化现象。

每一个牌坊背后,都有一个感情交织的动人故事。

据傅家山刘氏族谱记载,这座“节孝坊”为其先祖吴氏所立,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吴氏名轮起,生一子仕芬,年27岁孀居,享年91岁。

刘仕芬出仕为官后,清代雍正皇帝为表彰其母吴氏忠贞节孝,教子有方,颁发圣旨立下“节孝坊”。

一般来说,“贞洁道德牌坊”目的是表彰妇女守节不再嫁。

但这座牌坊并不是单纯的“贞洁牌坊”,它还有表彰吴氏轮起“教子有方”之意,故名“节孝坊”。兼有歌颂刘母吴氏守节、重孝的双重意义。

1958年,在此兴修水库,节孝坊随之沉入水底,也正因藏身水底,“文革”期间才躲过一劫。

此牌坊也应当是目前大冶唯一尚存的古牌坊,值得加以研究和保护。

据说在2006年4月一天的深夜,几名窃贼乘水库水位下降时,划船将露出水面的“圣旨”、“旌表”两块石碑拆下,在逃离现场时,被几名猎人碰见,夺了回来。

如今两块石碑便收藏在刘氏的祠堂里。

03

- 关于大冶古牌坊的传说

还有这些... -

作为千年大冶历史文化古城,类似的节孝坊还有十几座!

据《同治版大冶县志》记载,当年坊市里(今黄石市石灰窑老街)有节孝坊6座;关王堡(今汪仁一带)有节孝坊一座;申明堡(今黄石老下陆一带)有节孝坊两座;桐城堡(今鄂州市桐城镇)、南河堡(今跳石以南罗家桥港与三里七港之间)、姜桥堡(今姜桥)、栖儒桥堡(今栖儒桥)、鳌山堡(今罗家桥张克诚一带)、南方堡(今刘仁八)、流水里(今鄂州花湖至老下陆)有节孝坊一座;

除去今天不属大冶的鄂州、黄石一带,大冶地区的“节孝坊”仍有5座,单纯的贞女坊(未出嫁而守节称贞女)有4座。

2017年11月15日,在大箕铺水南湾,村民们准备整修水塘护坡。

在翻捡石块时,有村民发现一块大石头上刻有图案。村民们很好奇,用水将石头冲洗干净,赫然发现石头刻着“圣旨”二字。

这块神奇的“圣旨碑”也由此浮出水面!

村里的老人们都说,这块碑可能和湾子里的贞节牌坊有关。

72岁的曹树浦记得很清楚,村西北一个叫牌坊的地方,当年确实立着一座牌坊。

“牌坊底座是8个石鼓,由4根石柱撑起了3个门。整个牌坊由大石头接起来的,有6米宽,垒了5层,有十一二米高。”

75岁的曹庭玉说,牌坊的正面刻着“冰清玉洁”四个大字,圣旨碑就立在牌坊旁边。

“在古代,达官贵人路过我们湾,在这块碑前,文官要下轿,武官得下马!”

汇编水南湾传说的《水南湾经纬》记载,该湾第十代孙曹盛玉、字蓝田、号柳岸,以教书为业。

曹盛玉体弱多病英年早逝,留下了妻子石氏以及年幼的儿子曹善继。年纪轻轻守寡,石氏并没有改嫁,而是立志为丈夫“苦节”六十年,一定要将儿子培养成人。

石氏1761年生,1843年去世,享年82岁。她是位女强人,她一手拉扯大了曹善继,还在湾子里建造了一栋属于自己的房子。

这栋流传至今的房子,拥有6个天井、20多间房,如今被后人们称为“敦善堂”。

道光帝听说石氏的故事后大为感动,赐给石氏一面写着“孝节可风”的牌匾,并下旨给石氏立一座“冰清玉洁”牌坊,以彰显其德。

从此,牌坊便成了那时水南湾的地理标志。

1967年,石玉娥嫁给曹树浦时,牌坊还立在村口。

1968年,村民们开始了“破四旧”行动,牌坊首当其冲。曹树浦曾参与拆除牌坊。

拆下来的石头,打碎后被运到祠堂门口,砌起高一米、占地八十多平米的戏台。

上世纪九十年代,戏台被拆,这些石块又被砌成了水塘的护坡和围栏。

牌坊历经浩劫,8个石鼓只剩下2个,被丢弃在祠堂前广场的空地上。

04

- 寻觅大冶古迹-

此外,大冶地区比较多的第二类牌坊是“纪念牌坊”,这是为了标志科举成就的。

《同治版大冶县志》记载有8座。有4座建在县城西市(今大冶墈头街),1座建在东市(今老东街)。

△图为墈头新建牌坊

最早的一处纪念牌坊名叫“世科坊”,是纪念明天顺三年(1459年)己卯科举人徐宣以及宏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科举人徐宣儿子徐应华的。徐宣中举后任大理府通判,而徐应华中举后任四川彭山县知县。

大冶东市“进士坊”是为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戊戌科进士徐立朝建的,这位流水里七花堡(今花湖一带,与丁德泰同乡)才子,经殿试后选用为户部主事,升户部郎中,两淮巡盐监察御史。其美名至今在地方上流传。

古代大冶还有两类牌坊是别的地方不多见的。

一类是官府立的“政德牌坊”。其意义与牌坊名称一样,希望“政令通津”“政事平安”“官民亲和”。

为此,官府还在东街、西街以及儒学院墙左右,建造了“怀仁坊”“通远坊”“慕善坊”“崇信坊”“永安坊”“圣城坊”“贤关坊”,以此劝化民众,教化民风。

图为四川隆昌政德牌坊

另一类是“长寿坊”,又名“百岁坊”。虽然只有两座,但也彰显了地方政府对民生的关怀,对礼义忠孝道德的推崇和传扬力度。

图为皖南秀里村重建的百岁牌坊

牌坊不仅建筑结构自成一格,别具风采,而且集雕刻、绘画、匾联文辞和书法等多种艺术于一身,熔古人的社会生活理念、封建礼教、封建传统道德观念、古代的民风民俗于一炉,具有瑰丽的艺术魅力、很高的审美价值和丰富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一直以来,它们也为千年大冶的人文风貌增光添彩。

但随着年深月久,这些公共牌坊因疏于管理、修葺,流传的时间大都不长,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山坳储岁月,林荫掩文明

无论世事如何变幻

古老的岁月与文明已经永远地

烙印在那斑驳的底片上

为我们无言述说着属于它们的往事

也希望大冶有越来越多的古迹

被有爱之人发现

将它们细心地保护起来、修葺、完善

让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走得更远

# 今日互动 #

你还知道那些大冶古迹文化吗?

评论区见

hi 我是白鹿

如果你想知道更多有关大冶的老故事

或者想要分享你知道的故事

还可能获得与白鹿一起探店的机会哦~

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小编综合整理,侵权删

喜欢小编白鹿的请点亮

Hash:81ac6b7abe89c1053dc0e6cfd22de39b306d26a6

声明:此文由 吃喝玩乐在大冶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