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开二度,拳艺又楔入

三亚南山第四届世界太极文化旅游节,我和田秋信老师又同居一室,抑或巧合,实乃天意。如在第三届世界太极文化节那样,几个晚上的相知相谈相切磋,对太极的认知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真是梅花喜开二度,田秋信老师为我演练了“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法的文架子和武架子,将套路和实战的结合提升了一个新的境界。对此,引出了几个关于拳艺的话题。会讲课的生活内容多,不会讲课的术语多。懂拳的一句话阐明一个理,不懂拳的讲课内容繁复又糊涂。拾荒者,日积月累,成堆。炼金者,千锤百炼,近纯。欲求练好太极拳,你要哪般?

一生读自己,读懂自己不容易

要常常客观地求实分析自己处于何等状态地位,实际上,太极拳的水很深。如果不能从必然王国出发,向自由王国逐渐地深入研究并掌握其内部规律,就很难达到彼岸。太极拳是个文化现象,我们不能“夜郎自大”。要加强文武两个领域的学术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学会善取舍,知进退,谦虚谨慎,低调做人。写东西要求对每个词眼表达准确、客观、真实,还要把握好分寸,太极人的一生更是不断自我修正的一生。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愈矩,在遵守规矩和超脱规矩中提升自己的境界,才算得上真正步入了修行。

有些人稍有成绩,其实是拔出萝卜带出泥,便自大自傲、好大喜功起来,谁都看不上,带着世俗的眼光,唯我独尊,一切都要按着自己的意愿来,偏离了尊师重道的方向,产生了膨胀的态势,这是很危险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且要知道你的出蓝之处,何况离青还差的很远。自吹自擂、自立门户、黑白不分是浅学薄识的作为,是缺乏诚笃的表现,是因为没有读懂这个世界,更没有读懂自己。看来恪守武德以前是、现在是、今后更是太极人的知行第一理念和标准。

科学与迷信,理性与玄化

科学理性的训练方法,认真求实的理念是练好太极拳的唯一途径。因困惑而求索,因浅知而求真知,应该是太极人的准则。再也不要让那些神神秘秘的玄说占领我们这块庄重严谨的学术平台。什么家传、秘传、正宗,都是标榜!中国129个拳种都是互相借鉴,相融相生共存于历史长河中,没有一个拳种是孤立存在的,是一种独特的鲜明的传统文化现象,因而它们是民族的财富,国家的财富,绝然不是个体据为已有的财产。

把所有的东西都想揽过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不要被次要现象所困扰。我们要的是自己练拳的经验和体会,要的是有可检验性和可操作性的经验过程,而不是引经据典无法落实的传说。

其实每个人发的贴子都是给自已画脸谱,你属于哪个层次?大家心里都明白。

为什么有人讲课大家听不明白?因为他没讲明白。为什么他没讲明白?究其因,是因为他自己根本就不明白。正所谓:无知者无畏。没有检验性和操作性的东西太耽搁大家时间。

在练太极拳的过程中,“神”字要有正确解读,与神化、神仙毫无关系。包括我们看到的太极图,其实那是个平面的,如果按那个图去理解,去打太极,肯定打偏了。所谓“神”,正确的解读应该是指精神、神意、神韵,此乃太极拳练习中的境界,是通过努力应该能够做到的。可谓:“莫道君知晓,可知路遥遥?哲理述拳经,一言天下小。”

遇到玄虚的人不要捧场,你越捧他越来劲儿,他越误以为自己真的出神入化了。玄虚的东西大都是假的,没有什么独门绝技的存在,神乎其神不理他就是了,因为我们的时间是宝贵的。

不管练什么,老师教学生时,对自己讲的每句话都要负责任。负责解释讲课用词,求实求是。这才是老师的风范。

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没有讨论的基础,也谈不上否定之否定。有时间好好练拳,没时间抬杠闲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往太极拳上贴,直接影响广大拳友踏踏实实练拳,是当今太极拳界的悲哀。

科学理性的继承是发展的必需,盲目崇拜迷信不利于发展。不要搞那些神神秘秘的东西。所谓功夫一家独有,秘不外传,把本来简单的事情说得复杂的不可多得的看家本事,是玄之又玄,神乎其神的东西,是迷信。你知道我不知道,你去玄中玄,上西天也与我无关,我只在乎踏踏实实练我的拳。

传统与继承,历史与创新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演变,历史在发展。过去很多好的东西,只是在那个时代属于最先进的,符合了当时人们的需要。流传到今天,它的使用价值已经不存在。只是因其不可多得,不可复制,因其历史内涵的深厚,而具有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与收藏价值。原始人钻木取火,古代人用火刀火石火镰火绒,近代有了洋火,现在都用打火机,没有人再去钻木头。几十年前家里有辆自行车都极为罕见,现在很多人家都有汽车,普通老百姓用的汽车肯定比慈禧、袁世凯时候用的强多了。有的人喜欢收藏古代钱币,现在的冶金、雕刻等制造工艺,肯定比开元通宝的时候强,只是因为开元通宝具有了历史价值。

现在和过去真是大不一样了,所以传统和继承要好好界定。什么叫传统?怎么来继承?传统不是凝固不变的,得善于继承。继承它什么?全盘儿端,傻小子一个。那叫小驴儿拉磨式的继承,子子孙孙都走不出这个圈去,你就没法发展。超越它不等于不尊重它,它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是先进的,但有其历史局限性。好古不等于泥古,考古不等于复古。不能将历史上的某一点凝固、僵化,说后人无法超越,一味厚古薄今。练拳模仿是初学,一辈子以模仿像谁为己任,那是没出息。邯郸学步,看谁走路姿势好看就学,最后学人家也没学会,自己也不会走了,只能爬着回来。领袖走路姿势有特点,那就是领袖,你走的再好看,也就是仪仗队。你模仿名歌手唱歌,学的再像也是模仿秀,成不了歌唱家。人要充分地升华自己,而不是一味模仿。打拳也是如此。过去老前辈讲拳,根本没有什么理论,就是“麻花劲儿”,出拳的时候就是“呼”地一下,迈步的时候就是一指脚下说“看这儿”。现在我们练拳、讲拳,看出前人的问题所在,这不等于不尊重。一个事物的产生,一个论点的确立,开始都是朴素的,后人不断充实、丰富、提高,给它以新意,这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学习武术是为了以武术的艺术、技术强化自己的本能,特点和特长,从而充实丰富自己,切记不能当模仿秀而丢了自己!学习好的标准是不能永远停留在相像的层面上。此猫像虎,然,非虎也!此虎不似彼虎,皆虎!承载传统,继承历史,与时创新,推动前进,是太极拳发展的主线和全貌。

文架与武架,螺旋与缠丝

先练文架子,再练武架子。能练就文武架的人太少了。由慢到快,然后复缓,反反复复。文的概念不只是慢,武的並非快字了得。一切发于心,形于体。心情变化作用于肢体,不要流于形式,更不要僵化。例行公事的动作,没有毛病和缺陷,然而不能令心为之一动,像白开水毫无味道。正所谓:艺术是主观的,能够得到客观的共鸣,才能显现艺术的感染力。太极拳是对立统一的拳术,否定之否定的拳术,阴阳互转的拳术。太极拳是整体性、连惯性、协调性、平衡性有机结合的拳术。它符合惯性定律、质量加速度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力定律,是力学的综合运用,是掌握自己平衡,破坏对方平衡的运动,是处处符合哲理的运动。

打太极拳同时又是内心感情的挥发,是用肢体语言阐发自己的内心世界。时而高峰,时而低谷,时而像大海波涛汹涌澎湃,时而像山间小溪潺潺流水。以自己活脱脱的风格,形神时隐时现,韵律抑扬顿挫。

有人说螺旋与缠丝是一回事,螺旋即是缠丝,缠丝即是螺旋。其实不然。螺旋是以主体为中心的旋转,缠丝是以客体为中心的缠绕运动轨迹。例如:鳄鱼咬住猎物是以自身螺旋运动使猎物浸入水中,这是螺旋自转。又例如:蟒蛇抓住猎物是以猎物为中心用身体缠绕使其窒息,这是缠丝的运动轨迹,也就是公转轨迹。因此螺旋与缠丝是两个运动概念。

我们经常把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在一起,时下对阴阳之道、文武之架、形神之修、体用之合往往讲的很多,而忽视了它们的独立存在。须知二者的有机转换融合,是因为双方在条件的变化下彼此的需要。倘若没有独立的特点,就没有了彼此需要的基础。

知识与内涵,术语与解读

松活:是人类自有的生存状态之一。练习太极拳,放松就是要做到拳即是我,我即是拳,达到无表演意识的拳人合一的放松状态。精神放松是肢体放松的前提和基础。能够放松,僵就去掉了,一切都活了。活是对一个技术运动的掌握程度,熟练或着熟决定灵活的程度。

弹抖:是作用客体的能量释放。动贵短,劲儿贵长。从支点到落点不断优化中间环节,求的是最佳值,这个最佳值是最大释放量、最小释放量、最佳释放量的合理掌控,也就是力度、速度和准确度的掌握质量。弹抖劲是沾衣而发,一发即收的冷脆劲儿。看过一些视频,存在一些问题,往往是扛子劲,捆绑劲,自我痉挛劲儿,甚至还有把颤抖当弾抖劲示范。这些所谓弹抖是自己跟自己较劲儿。看看青龙出水的弹抖是全身震抖,就明白了我们一定要研究一下什么是弹抖,而要把颤抖和弹抖两个概念分清楚。通过自身身体部位的技术折叠,形成蓄力到伸展,使力作用到客体的过程,这个过程叫弹抖。

掤劲:是运动中的张力,是本能,掤无时不在。关键是如何认识它,研究它和掌握它,不断强化掤的本能意识并合理的运用它。掤不是哪个大师说了才算数的。小孩不想要一个东西时,你塞给他,他本能地往外推。突然下了雨,手里拿了伞,任何人都会本能地把伞撑起来,这都是掤劲的外现。掤随着生命的终止而终止。

靠打桩:是实战的基本功。我们用3米高的桩,1米埋地下,2米在地面上做成米字靠打桩。所谓米字乃八方向中间一点,根据对方的倾斜度走迎靠劲,追劲不如等劲,等劲不如迎劲。米字肘,米字掌,靠的是桩,练的是步,行的是身,带的是掌。九快不如一带。靠的角度,后腿如上山,蹬劲,前腿如下山,刹车劲。后脚蹬,前脚撑,劲往上拥。打鞭梢劲、冷脆劲,不要捆梆劲、杠子劲。

云手:是进退顾盼定的进步法。有跟步(并步),有盖步,有倒叉步,还有转步,根据对方胯的角度变化而变化。上掤下捋,上虚下实,上逆下顺,手高不过口,更不能挡眼,掤手与前胸始终在转换中距离30公分,可攻可守。运行过程中不可以架肘,架肘必耸肩,容易形成摇摆。

拳技要点:

出拳忌过早。过早握掌,影响力度和速度,影响最大释放量,影响力发于客体。

剑要有穿透性。蓄劲儿如张弓,发劲似射箭,落点如着靶。

深谙时间差和落点差。夺机夺势夺速度夺力度,夺其魂魄。一个“夺”字何其了得,只是在瞬间挥洒。

退中有进,守中有攻,直退易溃,斜退得横,正所谓:横破竖,竖破横。

以神领手,切不可手前眼后。神的标志在眼,眼是心灵的窗户,是内在质量的外在表现。触觉以外,视觉以内,一片神行,是行拳的内韵。

头正肩平,含胸敛臀。含胸是劲含、意含,不是形含。

练拳时,通过静止的协调性与运动中的协调性的相互转换,使整体性、连贯性和动作的平衡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中国的太极拳术是很精深的,加之文化的属性,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无有止境。三亚又诉衷肠,时间很快过去,我和田秋信老师又要分别了。田秋信老师在中国武术界快人快语,幽默风趣是出了名的,对太极拳术的独到悟道和理解,常人望尘莫及。我愿以虔敬,加强友谊链,望再度相会在三亚,丰富我们的太极人生。

评论处大家可以补充文章解释不对或欠缺的部分,请勿谩骂。这样下一个看到的人会学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Hash:3582eb681cc83e7181c2099bfb91cf47ae5ba28a

声明:此文由 和美太极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