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乐遗址发掘报告首发,快看7000年前沈阳人的“生活”是啥样

辽宁日报新媒体中心

6月15日,《新乐遗址发掘报告》首发式暨东北新石器考古学术研讨会在沈阳举行。《新乐遗址发掘报告》编写历时6年,汇总呈现了近40年来新乐遗址考古发掘成果。

《新乐遗址发掘报告》首发日,新乐遗址博物馆还公布了可以代表新乐遗址历史地位的十件珍宝。小伙伴们快来看看沈阳地区7000年前的“生活”是啥样!

6月15日,由沈阳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吉林大学考古学院主办,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共同承办的“《新乐遗址发掘报告》首发式暨东北新石器考古学术研讨会”在沈阳举行。

《新乐遗址发掘报告》由文物出版社于2018年12月出版发行,该书编写历时6年,把近40年来新乐遗址考古发掘成果汇总呈现,详尽地记录了新乐遗址的发掘经过、遗迹与遗物,并对该遗址所代表的考古学文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该书由考古专家郭大顺作序

新乐遗址从1973年开始进行考古发掘,共发掘5次。经过几代考古人的努力,揭示了新乐遗址是距今7200年的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聚落遗址,它将沈阳地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上溯到7000年前,同时为东北地区史前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填补了辽河下游地区早期人类活动的空白。

《新乐遗址发掘报告》编写历时6年。

新乐遗址博物馆自1985年正式开放以来,接待众多观众,但就考古界来说,没有考古发掘报告,考古研究资料是不完整的。如今《新乐遗址发掘报告》与世人见面,弥补了这个缺憾。

概述

地层堆积与文化遗存

新乐文化

偏堡文化

新乐上层文化

结语

此书让新乐遗址考古研究资料更加完整,对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专家表示,《新乐遗址发掘报告》的出版,为研究新乐遗址新石器至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内涵提供了系统的资料,对探讨东北地区考古学文化谱系和聚落形态提供了实物证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是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又一力作。

公布可代表新乐遗址历史地位的十件珍宝

《新乐遗址发掘报告》首发日,新乐遗址博物馆还公布了可以代表新乐遗址历史地位的十件珍宝,包括炭化鸟形木雕、磨盘磨棒、压印“之”字纹陶罐等,从这些文物可以推测新石器时代新乐人的生活状态。其中,炭化鸟形木雕是沈阳标志性建筑太阳鸟的原型。

炭化鸟形木雕出土于1978年,为沈阳新乐遗址出土文物中极为罕见的木雕艺术品。

新乐遗址分为三个时期的文化堆积,从时间远近分别为新石器时代的新乐下层文化、偏堡文化和青铜时代的新乐上层文化,而新乐下层文化被命名为新乐文化。

千古之谜斜口器。

新乐文化遗存中重要的文物之一就是陶器,而新乐遗址出土的压印“之”字纹陶罐制作非常精美,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朱延平介绍,这个压印“之”字纹陶罐可谓“前无古人”,“当时东北地区出土的‘之’字纹陶器很多,但纹饰都是刻上去的。新乐出土的‘之’字纹陶器,纹饰是压印上去的,说明当时人们会使用工具对陶器进行装饰,这样的技术很先进。这件文物在东北最早出现,所以堪称‘东北之最’。”朱延平说。

证明辽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根据牛河梁等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提出中华文明起源“满天星斗”说。据新乐遗址博物馆馆长陆海英介绍,新乐遗址的发现见证了中华文明起源“满天星斗”说,证明辽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

“以前,人们认为中华文明是从黄河流域向外发散到全国的,经过考古研究证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包括辽河流域都有文明的发端。通过新乐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证明7000年前,辽河下游地区的人类已经会使用工具,制作精美的陶器,把木头雕刻成鸟形,做出煤精制品,说明这里形成了成熟的新石器文化,再一次证明辽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 陆海英说。

2、前5个月辽宁25户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8.8%

3、辽宁三年治理沙化土地20.62万公顷

来源:辽宁日报、辽沈晚报

辽宁好人·壹周图鉴⑤│退伍不褪色,退伍消防战士两次冲入火海关煤气阀

Hash:a043cba421f1ca5827c7b2281160836cae529f17

声明:此文由 辽宁日报___new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