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诞生地,今天正式开馆

6月25日,黄浦区完成了又新印刷所旧址、中共上海区委党校旧址两处红色革命旧址的修缮展陈工作,“永恒的灯塔”——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阵地又新印刷所旧址史迹陈列、“革命熔炉”——党的早期理论教育基地中共上海区委党校旧址史迹陈列展开始向公众试运营开放。

又新印刷所旧址曾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复兴中路221弄(原辣斐德路成裕里)12号,是一幢砖木结构的旧式里弄建筑。这里是首部《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诞生地。1920年7月,陈独秀在此建立了一个小型印刷所,取名又新印刷所,寓意“日日新,又日新”。同年8月,又新印刷所承印《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初版1000册,9月,再印1000册,后续还承印了《共产党》《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和各种小册子和传单。1921年2月,因承印《新青年》《正报》等进步刊物被迫关闭。

中共上海区委党校旧址曾位于黄浦区复兴中路239弄(原辣斐德路冠华里)4号,砖木结构旧式里弄建筑。1926年11月至1927年2月,这里曾作为中共上海区委党校办学点,是我党最早的党校之一,周恩来、瞿秋白、王若飞、罗亦农、赵世炎等曾来校授课。当时共有学员约20至30人,均为江、浙地区及上海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共青团干部。1927年2月23日,上海工人第二次武装起义爆发,党校提前结束,这里成为了武装起义的临时指挥机关和联络处。

为深入推进上海“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专项行动,2020年起,由黄浦区委宣传部牵头,启动了这两处旧址的修缮保护工作。同年10月15日,两处旧址建筑平移工作完成。今年4月底,修缮施工完成,两处旧址修旧如旧,还原了历史原貌。

两个展览运用图文展板、实物陈列、场景复原、多维视听、艺术创作、互动体验等多样化的布展手段,在有限的空间内,立体化呈现了旧址中发生的党史故事。

又新印刷所旧址内陈列了一部20世纪20年代手扳式印刷机复制品,展出了100本不同语种、不同年代版本的《共产党宣言》真品(由苏州市蔡琨先生无偿提供展陈使用)。参观者还可以通过智能屏互动、原文摹写、音频收听、多语种朗读等项目,多维度感受《共产党宣言》真理的味道。

中共上海区委党校旧址二楼还原了党校的教室、教师办公室和学员宿舍等场景,教室可供党课教学使用,团体参观者可以通过提前预约,来此开展党课学习;为了让参观者更深入了解黄浦红色资源红色文化,一楼的“阅读红色黄浦”临展也同步与参观者见面。

两处旧址相隔不过数十米,中间与黄浦区党建服务中心相连,在黄陂南路复兴中路口形成了一处集中性、场景化、体验式的红色文化与党建服务集成区域。这里临近中共一大纪念馆,串联在红色经典步道(黄浦区)当中,为广大党员群众提供了又一处党史学习教育场所。

试运营期间,根据文物建筑保护的需要和旧址史迹陈列展的实际接待情况,将实行团体预约参观。两处旧址的开放时间为每周四至周二(上午9:30-11:30,下午13:30-16:30),每周三闭馆。团队参观可至“上海黄浦”微信公众号预约;散客无需预约,到馆后根据馆内人流情况,由工作人员安排参观批次。

作者:顾一琼

图片:顾一琼

编辑:周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Hash:9757f9d32f02b6fa147392b31e65170294433e18

声明:此文由 文汇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