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这个老院子下,藏着一个占地面积巨大的地宫

地宫,顾名思义,地下的宫殿。大家常听说的地宫一般都是指皇陵地宫、佛塔地宫之类的。今天就带领大家去看一个古村落里的民宅地宫。

一般来说,民宅的下面挖坑搞建筑,都称之为地窖、暗窖,最多和现代楼房一样称之为地下室。今天要去的地方为什么能够称之为地宫呢?它又在哪里呢?

这处地宫就是山西长治上党区西火村的牛家地宫。据说占地有百余亩,可容纳百余人在里面躲避,而且水井、碾子等生活设施都有。

牛家老宅,下面就是地宫。

西火村位于长治与晋城交界处,曾经是原长治县现上党区南边的第一大村,再往南就是晋城市陵川县高平市了。这里位于交通要道上,自古繁华,历史上既有长平大战的战火痕迹,也有后来明清时代泽潞商帮的驮铃声响。

刷在墙面的农耕场景。

西火村由紧挨着的三个行政村组成,分为东中西三个村。牛家地宫就位于西村牛家老宅院内。据资料记载,明末清初,当时家资巨万的牛家,财大气粗,耗费巨资在1616年—1626年间,修建了此处地宫。

地宫格局与地上建筑基本一致,也就是说,地面建筑面积多大,地下宫殿就有多大,据说有百余亩。胡哥估计这就有些夸大其词了。如果换算成四合套院,几十亩应该有的。而且这处地宫不是砖块砌成,而是全部石块砌成,称之为地宫而不是地下室应该够格吧。

在村民的引导下,胡哥一行沿着弯曲的街巷走进牛家老宅。一拐弯就能看到树立的标志牌,牛家地宫到了,上面有地宫的详细介绍。牛家老宅是个四合楼院,现存五间砖木结构楼房,西房坍塌只剩根基墙垣,从高大的墙垣以及厚实的墙宽,可以推知,西房也是楼房,正房西侧有小小院门,过去应该是通往西院或者后院。地面铺设了砖砌甬道,直通正房。院内散放着石供桌、断石柱等,隐约能看出昔日的气派。

沧桑的老宅院。

地宫的作用无非就是储藏金银、防匪防盗、躲避灾难,这和上党区琚寨村修建的五层高楼类似。因为年久失修、淤泥淤积,现在的地宫只发掘出一小部分,而就这一小部分也足以让人惊叹古代工匠的技艺与牛家的富足。

正房东间的地宫入口。

地宫原先的入口比较隐蔽,生人难以发现,据知情者说有一处在房屋后的一口水井里。现在的入口在正房内的东间,看起来像是厨房的样子。进正房,右手边有个隔扇,隔扇后面,窗户下面是个老施火炕。青砖砌就,古香古色的,现在已经很罕见了。

由此下到地宫。

通过东侧窄窄的拱门进入东间。靠东墙有狭窄的木楼梯通往二楼,角落里有水缸一口,北边靠墙,就是新开的地宫入口。有一道钢制立梯直达地宫。全部地宫有许多个大小不一的窑洞组成,洞洞相连。

入口不大,不到一米见方,小心翼翼地攀援而下,灯光下,眼前所见让人大吃一惊——,虽然是个过渡区,但果然不愧是地宫,触目所及,墙面全都是巨大的砂石条砌就,上下左右叠砌啮合,顶部砌成拱形,坚固结实,缝隙勾填白灰,再用红色涂料涂抹,像画出了一个个长方格子。

地宫内洞洞相连。

甫入地宫,一股凉气侵身而来,似有微风吹拂。向导说,若是夏天来此,清凉宜人,而到了冬天则暖和如春。这也是地宫的神奇之处。

此处前后有两道小门,一在西北一在东南,门可躬身而入。胡哥躬身进入东南方向的地宫。里面是两个相连的石窑洞,并不大,依然是砂石条砌就,横平竖直、勾缝填色,精工细作的工程,一看就十分坚固。

从西北小门躬身进入,屈膝缓行数步后,眼前豁然一亮,虽是窑洞结构,但比刚才的两个窑洞要宽敞得多,高度也高了不少。大致量了一下,这就是资料里说的最大的一个窑洞了,长8.3米、宽2.63米、高3.12米。

最大的地宫窑洞,中间是水井。

这个窑洞中央有个突起的方形石台,不到一米见方,中间开圆孔,是一眼水井。水面很浅,俯身看去,倒影晃动,伸手就可以勾着水面。环顾四周,有小门或逼仄的拱道通往其他窑洞。洞顶还有几处通风口,怪不得感不到一丝憋闷呢,古人的通风设施处理的隐蔽而高效。

再看其他相连的几处窑洞,有的里面有通长的大炕,有的放着一眼碾子,有的是火台,还有一条别窄的通道,只容一人侧身而过,不知通向何处。

地宫内的的砖窑洞,通长的大炕。

在里面感受了方位,所到地宫之处,应该是在牛家老宅院子下面,其他地方的地宫因为没有清理出来,无缘得见。仅就所看到的地宫,已经十足惊人了。基本全是砂条石砌就,工程体量就十分巨大,而且做工精细,功用齐全。与具有类似功能的晋城市湘峪古堡相比,也别有一番风味。

在古代,牛家地宫发挥了防盗避匪、储物存粮的作用,而在抗日战争期间,牛家地宫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抗战期间,1939年9月,长治县抗日民主政府在西火镇西村成立。为了应对严峻的抗日形势,使抗日工作顺利开展,牛家地宫变成了抗日的防御洞和指挥部。共产党领导人何长工、徐彬、陈小贵、焦福水等人在地宫内多次召开重要会议,共商抗日大计。大批军粮还曾储存在地宫内,为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宫之行结束了,但是西火村西村的访古之行远没有结束,在随后的文章里,胡哥将带领大家继续欣赏古村西火的清代宅院和古寺庙

来源:头条号/跟胡哥看古村

Hash:20d657e26cceb23f7a3c7e48fd53efa4ca4864ff

声明:此文由 壶关大事件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