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古建筑丨东镇大庙

东镇大庙位于民勤县东湖镇中学院内。又称东渠大庙。始建年代无考。据《镇番县志》、《凉州府志备考》等史料载:东渠太庙为“苏武牧羊处,即《禹贡》所谓满野,在今镇番,即柳林湖。”在咸丰年间“凛凛然,洵为柳湖大观”。光绪十五年(1889 年) 再次重修。民国年间再次扩建。现存庙宇坐北朝南,院落式布局,南北长 94、东西宽 76 米,占地面积 7144 平方米,分前后两院。主要建筑有山门、东西阁楼、中殿、大殿及前后两院的陪殿等。庙内供奉儒、释、道教各路神仙300 余位,各类神仙共处一庙。

山门为二层木楼,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单檐歇山顶前后出廊结构,一层明间开门洞,两次间青砖砌墙;二层前后廊柱间装木护栏,金柱间装木槅扇门和槅扇墙。屋面覆盖灰筒板瓦,正脊、垂脊、戗脊均用雕花脊筒子垒砌,正脊两端置吻兽,中间置灰陶宝瓶,垂兽戗兽俱全。一层门额下悬“东太庙”匾额,门柱悬挂“扩景清乾坤须将愚公土中篡,步登青世界请到柳林湖一观”木楹联。

山门东西两侧10 米外分别建东阁楼(文昌阁)、西阁楼(魁星阁),对称布局, 建筑形制一样,三层木楼阁。一层平面均呈方形,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院落围墙从金柱间穿过,南面檐柱外露,且直通二层,作为二层回廊的望柱,檐柱上端装倒挂楣子,在二层处又装木构栏杆;二层平面均呈方形,由于一层檐柱伸至二层,作为一圈望柱及围廊,因此,面阔、进深均为四间,楼体面阔三间, 进深三间,前檐明间装木槅扇门,次间及后檐均青砖砌墙,檐下施三踩花牙子斗栱,室内置木楼梯,可登临第三层,屋面为歇山顶,覆盖灰筒板瓦,博脊、戗脊均用青砖瓦条垒砌;第三层平面六角形,六角攒尖顶,四周檐柱间装木槅扇门和槅扇墙,檐下施五踩重翘斗栱,屋面垂脊用雕花脊筒子垒砌,垂兽、戗兽俱全,攒尖部位置灰陶宝瓶。

前院内主体建筑为关帝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11.5 米),进深四间(12.3 米),砖木结构单檐歇山顶前接卷棚抱厦,屋面覆盖灰筒板瓦。正面明间檐下悬“威震华夏”匾额。殿内两山墙上有清代绘制“失荆州”、“过五关”、“赤壁之战”等壁画,屋面垂脊用雕花脊筒子垒砌,吻兽、垂兽、戗兽俱全。院内东西两侧各有两座配殿,东面为雷祖殿、土地祠,西面为马祖庙、龙王庙(城隍庙)。均单檐悬山顶或硬山顶。

后院内主体建筑为大成殿,面宽五间(17.5 米),进深三间(10.9 米), 砖木结构单檐歇山顶前出卷棚廊,檐下施五踩重翘斗栱,正殿明间装木槅扇门, 次间及梢间为槛墙槛窗。屋面垂脊用雕花脊筒子垒砌,吻兽、垂兽、戗兽俱全。院内东西两侧分别为药王宫(已毁)、圣母宫

1993 年公布为甘肃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由民勤县博物馆、双茨科乡中学共同管理,竖立有文物保护标志碑,保存有历次维修工程档案资料。2014年,经报请省政府同意,省文物局《关于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通知》(甘文局发〔2014〕300号)公布其保护范围为:“东至文昌阁东北檐柱外侧以东15米,南至山门檐柱外侧以南20米,西至魁星阁西南角檐柱外侧以西15米,北至后大殿后墙外侧以北20米。” 2018年,省文物局、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甘文局联发〔2018〕3号)公布其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向东、南、西、北各延伸50米。”

(甘肃省文物局)

Hash:45a4060a48a63f659d143706208f2f18c7212ac1

声明:此文由 发现甘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