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为河北乡村,地下有一古国,司马迁不敢记载!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欢迎您关注我们,为您带来新视角新体验。

各位朋友晚上好!之前子渊曾介绍过一些充满传奇色彩的小城镇,今天咱们不妨将目光投射于被称为“燕赵故地”的河北。就在这片土地下,隐藏着一个存在了250余年的古国。

平山县三汲乡出土的瓦当

这一切还要从1974年的那个冬天说起。平山县三汲乡的一位村民在取土烧砖时,在取土坑里意外挖出了大量砖瓦,他赶紧报告给了村长,村长则第一时间联系了文物部门。经过考古工作者的鉴定,这些器物具有明显的战国特征,相应规格还非常高。

中山王城遗址

兴奋的考古人员立即进行抢救性发掘,人们最后确定这是一座王陵,而墓主人所属的国家则是中山国。提起这个国家,很多人会觉得陌生,听说过的朋友也觉得这是个不值一提的小国,其实这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刻意回避中山国的后果。

根据众多先秦典籍的记载,司马迁先祖正是中山国相司马憙(xǐ),他因叛国卖主、诛杀大臣颇受贬低。在西汉,人们把家族名声看得很重,有这样一个祖先显然会增添许多麻烦,司马迁为此只能认秦将司马错为先祖,不为中山国写史实属无奈之举。

▲司马迁雕塑

对于战国七雄大家都不陌生,而中山国堪称是位列第八的千乘之国,始建于春秋,一开始被称作鲜虞,在中山文公时期才因城中有山而改国名。有意思的是,这个政权是由白狄的分支——鲜虞仿照周围诸侯国而建立的。

黄帝故里圣火台摄影

有趣的是,白狄也是黄帝后裔。相传黄帝有25个儿子,其中有11个儿子因为无才无德被强令迁徙到边远地区生活,逐渐发展成为夷狄。

西周末期,从中分裂出来的白狄从陕北迁徙到了如今河北境内,随后又陆续分裂成了鲜虞、肥等大小不一的支系。鲜虞国君本来姓釐(lí),不过中山文公以黄帝后裔的身份为荣,于是改成了姬姓。

▲白狄迁徙示意图

一开始,鲜虞只是晋国附庸,还时常遭到卫国的骚扰。无奈之下,鲜虞人经过数十年跋涉抵达河北,算是有了立足之地。然而鲜虞却逐渐被中原各国视作威胁,邢国、卫国还时常联合起来欺负它,忍无可忍的鲜虞国予以反击,结果卫君被杀、邢君出逃,齐桓公联合多国兵力才将其击败。

▲巨大的山字形铜饰,是古中山国的象征

到了公元前489年,晋国大夫赵鞅率军讨伐鲜虞,受到严重打击的中山国从此在史籍中销声匿迹长达20余年。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恶劣形势下,中山国却利用三家分晋的机会进行了复兴

然而中山国的运气实在是太差,接下来又和的魏国血拼了几次,于公元前407年被攻灭。中山残余势力被迫潜入太行山中,经过20余年的力量积蓄,中山桓公于前380年重新复国,定都于灵寿城,也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三汲乡附近。

唐县中山国长城遗址

在战国中后期,为了抵御赵国的屡次进犯,中山国开始修筑著名的中山长城,还曾一度攻破燕国的都城。不幸的是,桓公复国后心态逐渐膨胀,错误的政治行为和军事指挥让这个国家逐渐衰落,尤其是他们还有赵武灵王这个强大的对手。

▲中山国错银铜双翼神兽

公元前296年,赵国攻灭中山国,中山君被强制迁徙到肤施(今延安一带),再也没能复国。回首其发展历程,能在燕赵等强国的包围打压下顽强自立,同时拥有傲视各国的先进技术、繁荣经济,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千年传奇。

喜欢本文的读者朋友不妨关注微信公众号“趣观历史”(ID:quguanlishi),笔者将每天为大家分享新鲜有趣的历史故事,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Hash:d114e8a0ff45aeef71687a5650c0c82334a9b22e

声明:此文由 趣观历史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