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名人》全真教嵛山派鼻祖王玉阳

全真教嵛山派鼻祖 王玉阳

王玉阳生平(1142~1217年) 名处一,号玉阳,宁海东牟(现乳山市冯家一带)人。

其母孕时,夜梦红霞绕身,惊寤而生。玉阳儿时游戏山中,遇一老人,坐大石上,谓曰:“子异日扬名帝阙,为道教宗主。”玉阳自幼丧父,性情怪异,喜欢诵读道学典籍。

金大定八年(1168年),遇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王重阳遂收其为弟子,赐名处一,号玉阳子,玉阳入道时,年方27岁。金大定八年二月底,王重阳为避开尘世的纷扰,特率马丹阳、谭初端、邱处机、王玉阳四弟子来到昆嵛山,开烟霞洞而居之,传授正法36卷。后玉阳独去文登铁槎山(今属荣成市云光洞结庵修炼,常赤脚往来于砺石荆棘,采食山芝野果度日,苦心修炼9年,被称为“铁脚仙人”。后下山西行传真布道,足迹遍及山东江西陕西、山西、北京等地,在中国北方产生极大影响。

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金世宗皇帝下诏,令玉阳入宫觐见,玉阳奉诏进京为世宗皇帝讲道,凡所应对,无不时中。世宗“延问修真之道,就御果园建道院,给三品俸,敕充生辰醮高功主,赐冠简紫衣”,玉阳悉表而辞之。未几,恳求还山,世宗“不讳其志”,仍赐钱二十万为回山盘费。家乡道徒、百姓闻其归乡,“千百相率,前十余舍遮道欢迎,不令他适”。玉阳遂在圣水岩结茅为庵, 行道修炼,收弟子三百余,创立全真教嵛山派。

承安二年(1197年),章宗皇帝召玉阳进京,问养身之道,玉阳“以无为清静少私寡欲为对”。复问教法规仪治国之道,玉阳“以雅对,妙沃帝心”。帝特赐号“体玄大师”,并再旨留京主持修真观,玉阳再辞,求还山。帝许之,乃赐道经一藏,“绫罗绢各两千匹,月给斋厨钱二百镪”,并牒敕圣水庵为“玉虚观”。还山后,约集“善众门人”“献木”“献谷”“施财”,“剪荆芟草,夷峻堙谷”,修建玉虚观,时为北方三大道观之一。

泰和元年(1201年),章宗痛失幼子,恰逢此时元妃身怀六甲,章宗为乞求上天保佑生下皇子,特诏玉阳赴亳州太清宫举行普天大醮(以酒祭神礼仪)。泰和二年(1202年)八月,元妃(李氏)生下一皇子。泰和三年(1203年),玉阳奉旨前往亳州太清宫,举行普天大醮,为皇子祈福。

玉阳居玉虚观二十余年,多次受帝王诏见。卒时,谓门人曰“群仙已我约矣。”,乃沐浴冠带,焚香朝礼而逝。生前著作有《云光集》《清真集》,其中《云光集》辑诗、词、歌、赋600余篇,被收入《道藏》,为传播和发展其教派,确立全真教在全国道教中的主导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

王玉阳轶事 玉阳三击石。古时圣水观的水洞前有一大石,伸出数丈向下倾斜,因洞口窄,汲水不便,向上仰视,令人恐惧。众人商议,欲将巨石凿去。十多名道徒用錾子、大锤攻之数日,仅攻去百分之一,巨石岿然不动。玉阳看到笑曰:“汝等安能办此。”玉阳让道徒取来大锤,脱去道袍,绕巨石转了一圈,站立巨石旁,双脚站立,吐纳真气,运锤三击,声若雷霆,巨石咔嚓一声轰隆隆滚下山崖,洞口豁然开朗。众道徒惊得目瞪口呆。

开凿“玉阳洞”。金世宗年间,玉阳率众弟子择尼姑顶前悬崖处,开凿岩洞。众弟子不辞劳苦,挖洞不止,三月有余,仅掘进五尺。玉阳见弟子有动摇者,便谓众弟子曰:“内有金鸽一双,获得,可成仙矣。”众弟子听后,用力倍增,又挖掘月余,果于洞深八尺处,获金鸽一双。弟子大为惊叹。玉阳知是师傅重阳所为,扬手将一双金鸽抛于天空,鸽子在天空盘旋一会,长鸣数声,朝烟霞洞方向飞去。岩洞凿成后,玉阳在洞上方亲凿“玉阳洞天”四字,供弟子修炼。一日,玉阳欲试众弟子是否凝心修炼,随风化虎一只,张牙舞爪窜入洞内。众弟子对虎视而不见,依然习经修炼如故。玉阳见状,复还原形,笑曰:“弟子成器矣。”

来源乳山市党史办

Hash:e5cee454edccc2cf56baf84fbe832ad98c987871

声明:此文由 这里是乳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