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记忆——西单路口东南侧的前牛肉湾胡同

牛肉胡同是一条不大的胡同。它的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位于西单繁华区,交通便利出行顺畅,四通八达购物方便,它的形状有点像一个不规则的T形(东西走向长,南北走向短),它有南、北、西三个出口,东边是死胡同,胡同南口与西绒线胡同相交,西绒线胡同的马路不太宽,只有7路公共汽车通行。

胡同南口只能沿东西两个方向行走,过马路向东约70米是永聚兴副食品商店,日常生活需要的鱼、肉、蛋、禽、疏菜、油、盐、酱、醋等在这里都能买到。永聚兴东侧是油坊胡同,第二医院的住院部在油坊胡同里。不过马路向东150多米是四川饭店,向东900多米是北京三十一中学,不过马路向西100多米是粮店,计划经济时代我们在这里买粮食。粮店的西侧是宣内大街与西绒线胡同相交的十字路口,十字路口西北角有一个日杂用品商店,锅、碗、筷子、炉子、烟筒、扫地笤帚等日用品在这里都能买到,商店的北侧是同春堂药店,店内中、西药都卖。十字路口向西是石驸马大街(现在的新文化街),沿大街向西步行15分钟可到达女八中(现在的鲁迅中学)和石驸马二小学(现在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低年级部),7路公共汽车从这条大街通过并设有车站。十字路口向南步行10分钟左右可到达烤肉宛。前牛肉湾胡同的中部与后牛肉胡同的南口相交,从这里步行走进后牛肉湾胡同,穿过安福胡同,20分钟左右可以到达北京音乐厅、首都电影院、电报大楼。在院里、在家中都能够清晰的听到电报大楼整点报时的钟声。国庆节的夜晚在院里、在胡同里都能看到天安门广场上空绽放的礼花,五彩缤纷的礼花映红了整条胡同,礼花在空中爆炸发出的响声坐在家里都能够听到。50年代国庆节游行、阅兵,经过天安门前的坦克行驶到西单十字路口,整个车队左转弯走宣内大街向南方向驶去,我们站在胡同西口两侧的便道上都能清晰的看到坦克车队,坦克车队行驶中发出的嘎啦嘎啦的响声在院里都能够听到。胡同西口与宣内大街相交,宣内大街的马路比较宽,15路、102、105、109路公交车都在此路通行并设有车站。胡同西口的对面是教育街。50年代教育街北侧有一家文化馆,平时可免费让读者阅览(可容纳50人左右),我六、七岁时在这里看过小人书,因为我不识字,所以只看画,周六下午有时候放幻灯片,我上小学后这家文化馆就迁走了。胡同西口南侧是一家回民小吃店,向南距小吃店约30米有一家自行车修理门市部,再向南100多米是一家回民副食品商店,胡同里的回民居民都在这里买鱼、牛羊肉、疏菜,因为这家商店门外有一扇大铁门,所以胡同里的居民都管这家商店叫:铁门,铁门再向南50多米就是西绒线胡同与宣内大街相交的十字路口了。

胡同西口北侧是红星茶叶店(后来改为食品水果商店),茶叶店北侧是一家百货商店,小到针、线、纽扣、鞋带、毛衣针、雪花膏,大到鞋、帽、服装、布、床单、暖瓶等日用品在这家商店里都能够买到。胡同西口向北约300米左右就是西单十字路口,在这段路的马路两侧都设有公交车站,马路东侧有五金商店、洗染店、浴池、修鞋门市部、文华文化用品商店。马路西侧有大陆照像馆、西单家俱店、理发店、元长厚茶庄、又一顺饭庄、糕点水果食品店、同春园饭庄。从胡同西口步行15分钟就能到达庆丰包子铺、长安大戏院、天源酱园、1路公交车站、鸿宾楼饭庄、工商银行储蓄所、西单玻璃商店、亨得利表店、邮电局、西单菜市场等商店,20多分钟能到达西单商场、西单剧场民族文化宫等。总之在前牛肉湾胡同居住、生活、出行、购物非常方便。整条前牛肉湾胡同不超过40个门牌号码,在这30多个门牌中有内务部宿舍、汽车公司宿舍和粮食部宿舍,除了住户以外还有礼拜寺、膏药铺、中医骨科诊所、酱油厂、起重搬运社、煤厂和牙科诊所。按老门牌号码算(门牌号码不连续),门牌号码的起点与终点都在胡同南口。老门牌号码与新门牌号码的主要区别是:新门牌号码是按单双号顺序分别分布在胡同两侧,而老门牌号码则是不分单双号按号码的大小顺序依次分布在整条胡同。为了简单方便按老门牌号码的排列顺序了解一下前牛肉湾胡同。从西绒线胡同走进前牛肉湾胡同南口,一眼就能看到远处23号院的院墙。胡同南口的道路大约有四、五米宽,路的西侧只有一个门牌(38号),路的东侧有3个门牌,进了胡同南口向北走10多米是1号院,院里住着三、四家回民,继续向北是2号,2号院以前是礼拜寺,附近住的回民在这里面做礼拜,礼拜寺迁走以后这里成为又一顺饭庄的仓库,过了礼拜寺是3号院,小强子家住在这个院,他父亲是又一顺饭庄的职工,3号院在拐角处,过了3号院胡同就成为东西走向了。右转弯后胡同一下就变宽了,大约有9米宽,站在胡同拐角处向东看,前方大约70多米处是13号院的外墙,路的南侧只有小强子家的后门,路的北侧有20号、21号和23号3个门牌。因为这个地方宽敞门也不多,所以胡同里的男孩经常在这里踢球。向东约70米右转弯是4号院,小平家住在这院,他比我大几岁我去过他家找他玩,他母亲是康老师我认识,这个院住三、四户人家。我六岁多时我妈觉得我太淘气了,总满街跑不好管就让我上了不到一年的幼儿班。幼儿班不是幼儿园,是街道在居民院里组织一个看小孩的班,只接收4周岁以上7周岁以下的孩子,不分年龄段都在一起上课,幼儿班的孩子都买了一个白围嘴,白围嘴上需要绣上幼班两个字,我的白围嘴上幼班两个字就是康老师绣的。4号院的斜对面是13号院的一个旁门,4号院前有一条向东的小路,这条路只有四米左右宽,60多米长,路的东头是13院,路的北侧没有门,路的南侧有3个门,南侧的第一个门是礼拜寺的后门。1958年大跃进,我们家的锅都砸了拿去炼钢了,家家都不做饭去食堂买饭吃,我们 的住户都去后牛肉湾胡同的食堂买饭,有一次我觉得饭特别不好吃,我妈就带着我去礼拜寺后门的回民食堂买了一次饭,这里的饭比后牛肉湾胡同食堂的饭贵,国家对回民有补贴。5号院住有两、三户人家,王进福住在这个院,他比我大四、五岁,他喜欢下军棋,夏天太阳山后他搬出板凳拿出军棋,我们三、四个人在胡同里轮流下棋,二来喜欢当裁判。6号院的门总是关着我没进去过,往东走到头稍微右转弯是7号院,这个院住两、三户人家,二来住在这里,二来兄妹五人我与二来最熟,他比我大两、三岁,我们经常一起下棋、踢球。7号院侧前方有一个门没有院子只住一户人家,7号院对面是13号院,这个院是内务部宿舍里面住有几十户人家院子比较大,以前这个院内有一截胡同,14号院至19号院在这截胡同,胡同的出口在后牛肉湾胡同,13号院内的房子比较大,大门口有两扇大门,大门上开了一个走人的小门。这里是前牛肉湾胡同的最东头,从这里返回西行走到4号院前右转正面是20号院,20号院是汽车公司宿舍,院内住着六、七户人家,来子与我同岁,他住在一进院的南屋,他有时候与我们一起踢球,李金和住在院里的北屋,他比我大一岁我去过他家玩,我们是在幼儿班认识的。一开始我妈送我去幼儿班我不愿意去,到了幼儿班后我就哭闹,我妈走了以后我还哭,幼儿班的老师劝我不要哭,李金和坐在我旁边劝我说:“你别害怕如果你妈不来接你我带你回家“,过了一段时间我习惯了我就不闹了,幼儿班在安福胡同里离家不远,每天放学后我和李金和一起回家,几个月后李金和走了上小学去了,李金和上学以后放学后我和30号院的小旦子一起回家。21号院住四、五户人家都是回民,建平比我大一点住在里院,他喜欢集邮让我看过他的集邮册,高升比我大三、四岁住在外院,他喜欢下象棋,有时候让我与他下象棋。23号院以前是正心堂膏药铺赵老板住在外院,里院住着三户人家,我的小学同学王健伟住在里院,他喜欢装矿石收音机和养蚕,我和赵遐农、徐明等同学有时候去找他玩,他后来去东北插队了我们就失去了联系,23号院外靠墙处埋着一块不到1米高的石碑,石碑对着胡同南口,石碑上方刻有一个虎头,虎头下方刻有:泰山石敢當五个字,胡同里的男孩经常跳坐在石碑上面玩。50年代这里很热闹,那时侯我们在院里听到外面有敲锣声就往外跑去看耍猴的,艺人把小猴、木箱、竹杆等道具放在石碑旁,然后边走边敲锣吆喝,等到胡同里的、胡同外的、后牛肉湾胡同的、西绒线胡同的大人、小孩来了大约三十人左右时,艺人让大家围成一个半圆圈站着,打开木箱拿出道具放出小猴,艺人让小猴从木箱中取出小帽子戴在头上,扛着小旗子转圈表演,还让小猴爬竹杆,表演一段时间后艺人让小猴拿一个小碗在前、他拿着铜锣凹面朝上跟在小猴后面转圈要钱,有的大人给1毛多有的人给几分钱。因为这里过往的行人比较多,除了耍猴的以外,还有捏面人的、卖小金鱼的、卖棉花糖的、锔盆锔碗的、变戏法的也有时在这里摆摊。后牛肉湾胡同有一个老头,其实他也就是四十来岁,胡同里的小孩都管他叫老头,他经常推着一个两轮木板车在这里卖小孩吃的、玩的东西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他车上那个正方形木盒,木盒边长约30厘米高约4厘米一面有底,木盒被若干根与木盒等高的木条分割成为若干个小方格,每个小方格是独立的互不相同,把窗户纸糊在木盒上,小孩花一、两分钱可以用手指捅破窗户纸,窗户纸破后能看清小方格里有什么东西,有的小方格里一个小勺或小叉,小孩可以把小方格内的小勺或小叉拿走,有的小方格里是空的,那就白花钱了,老头管这叫:捅彩,他还卖洋画。整张的洋画与整版的邮票相似,它没有小孔而是实线,洋画的正面画的是彩色人物,背面是人物介绍,有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人物,一张洋画的大小与以前的火柴盒差不多,比火柴盒长点,比火柴盒窄点,厚度、硬度与普通的名片相当。用剪刀沿直线剪开洋画,把几张单张洋画的正面朝上码成一摞,两手捏住洋画窄的部分向正面弯,使整摞洋画有一点小的弧度,把整摞洋画放在平整的水泥地或砖地上,两个人蹲在地上靠近整摞洋画轮流用手掌拍地,利用地的振动和手掌拍地时产生的风把洋画拍翻改变洋画的朝向,使洋画的正面朝下背面朝上。老头有时候不推车卖东西,而是拿来一个约80厘米高的架子,他把架子支在石碑旁,架子托着一个约50厘米长木制的方盘,盘边约6厘米高,盘中放着十来个像120型海鸥相机的黑皮盒,皮子是粘贴在盒子上的,皮盒比海鸥相机宽些、厚些,高度相近,皮盒前上边有一个1厘米多的斜面,斜面上贴了一张写有电影名字的纸条,皮盒前面中间位置有一个直径约3厘米凸出1厘米的圆形镜头,镜头上有一个可以取下的盖,皮盒右侧靠上靠前的位置有一个圆形手钮,手钮斜下方有一个可以转动的小手把,皮盒不沉可以一只手拿。老头管这叫看电影,他有南征北战、鸡毛信等十来部电影,看一次5分钱。我见过小孩这里看电影,老头把皮盒放在木盘边取下镜头盖,小孩左手扶着皮盒,一只眼睛对镜头看,右手沿一个方向慢慢的转动手钮,小孩看完后老头转动手把把影片摇回原处,我不知道皮盒里面是什么样,因为老头只让花钱的那个人一人看不许旁边的人看。

24号院在23号院西侧院子不大只有一户人家。24号院、25号院门前的道路约五、六米宽。25号院住着三、四户人家,西侧是后牛肉湾胡同南口,25号院的西墙与后牛肉湾胡同东侧院子的外墙连在一起。后牛肉湾胡同南口的道路约四、五米宽,胡同口两侧不一样长,东侧比西侧长约三、四米,西侧是前牛肉湾胡同26号院,26号院的门靠近后牛肉湾胡同南口比25号院向北约三、四米,因此26号院门前的道路最宽处约有9米多,26号院的院墙有些斜,向西约二、三十米胡同的道路又恢复到五、六米宽了,26号院门前有一堵约2米高的直角形围墙,围墙东段约1.7米长与后牛肉湾胡同南口西侧墙相连,南段约1.7米长将门口与道路隔离,出门只能往西走,门前有一块约3平方米的空地,地上铺满大块的水泥方砖,围墙拐角处有一个下水的铁箅子,此处比胡同路面低两个台阶,夏天的雨水从铁箅子流走,胡同里的孩子管这个地方叫:小屋。男孩子们都喜欢在小屋里玩拍洋画,小屋的外墙边立着一根很粗的木头电线杆,电线杆的高处装有路灯,晚上路灯照亮了后牛肉湾胡同南口和前牛肉湾胡同东西部分路段,春、夏、秋季的晚上胡同里的孩子都喜欢在路灯底下玩耍。

大约是1958年或者是1959年的夏天,胡同西口宣内大街的马路边搭起了大架子,架子上盖着厚厚的帆布,帆布底下有一台钻井机,当时也不知道钻井机干什么,只看到钻出很多的棕红色的泥浆,泥浆干了以后成为土块,这种土不是我们常见的黄土,而是棕红色的土。胡同里的男孩子们管这种土叫:胶泥,胶泥比黄土粘很多,胡同里的男孩子把半干半湿的胶泥拿回家,往胶泥里加一点水把胶泥揉成比切面还硬一点的泥团,三、四个男孩每人手里拿一团胶泥来到小屋,把胶泥放在手上捏成一个直径约6厘米高约4厘米壁厚不到1厘米的直筒圆形泥碗,泥碗的底部比碗壁要薄一点底部中心位置最薄但是不能漏气,把泥碗放在手掌上,手掌向外侧的斜上方举,向上举的过程要不断的改变手掌的方向,当手掌举到与头差不多高手掌几乎与地面垂直时,手掌迅速朝下用力把泥碗摔在水泥地上,只听砰的一声响泥碗瘫在水泥地上,泥碗的底部有一个枣般大小的洞有一小块胶泥飞到一旁,男孩们在一起比赛谁做的泥碗摔得响,泥碗摔在地上后可拿起来再做成泥碗反复玩,由于泥碗在地上沾了很多土多次反复后胶泥就不粘了不能玩了,只能去胡同西口再拿新的胶泥做泥碗,后来胡同西口的架子拆了,钻井机撤走了,马路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由于没有胶泥了胡同里的男孩无法再玩这种游戏了。

26号院住着四、五户人家院内铺的是砖地。26号院的西侧有一个小短死胡同,胡同里有3个门,胡同里西侧没有门,东侧有2个门正对着胡同口有一个门,27号院靠近胡同口里面住着三、四户人家,我的小学同学马燕华在这个院住过,靠里边的那个门可能是后开的。

28号院正对着胡同口,院里住了二十多户人家,院内分为里院、外院和西院,我有时侯去找外院的二民、小周踢球玩。29号院在小胡同西侧住着三户人家,一个姓崔的宣武医院的医生住在这里。30号院是小旦子家,小旦子和我一起上过幼儿班,我们一起踢过球。绘图仪器厂的侧门在30号院西侧,正门在宣内大街,侧门西侧是在胡同西口的100号院,这个院的西边就是宣内大街了,100号院是粮食局宿舍,没有看到它的门牌号码,胡同里的人都叫它100号,这个号码可能不是前牛肉湾胡同的门牌号码。从宣内大街走进前牛肉湾胡同西口向东行,南侧第一个门是31号院院内住着一个姓徐的骨科医生,32号院在31号院东侧,院里住着两、三户人家。33号院门比32号院的东墙偏南约两、三米,这个院以前是久恒泰,我小的时候在久恒泰买过酱油,久恒泰迁走后搬进院内的住户大多数是酱菜厂的职工。东侧的34号院是这条胡同里最好的院,是一个标准的四合院,大门整齐干净,门道地上铺满了老式花砖,院里的屋子都有廊子。35号院的地面比胡同路面低两、三阶台阶,后来胡同里修建公共厕所,原来的门堵死了从旁边开了一个门。36号院以前是拉排子车的门市,门市迁走后有一家回民住在这里。甲36号院在36号院东侧,这个院以前属于久恒泰的,院里有十几口酿造酱油、黄酱的大缸,门道里堆放着十几个麻袋,麻袋里装满了酿造黄酱用的豆饼。久恒泰迁走后,搬进一户人家,男主人上班女主人姓曲四十多岁有耐心、有文化、脾气好、有爱心,她义务的当校外辅导员,免费为胡同里的孩子提供象棋、跳棋、扑克牌、克朗棋,让孩子们在她家里玩。她有几个孩子,最小的女孩是师大女附中老三届的高中生,其他几个孩子都是大学生,有清华的、北大的等,个个都上名牌大学,她家搬迁以后又搬进几户人家住在这里。

37号院在甲36号院东侧,这个院以前是德顺煤厂,煤厂迁走后搬进几户人家,这个院分为里外院,共住有十来户人家,外院大些里院小点。里院有一个小二门,门是对开的木门可以开关,院内有一个木制的影壁,两侧走人的小路铺着青砖,院里有北房、南房和西房,北房与南房之间的地上用大块的方砖相连,院中有一棵桃树,夏天的晚上住户们在院里乘凉、聊聊天、下棋。到了上学的年龄我和同院的丁学善、刘成玉、曲玉莲一起去东铁匠小学读书,我们四位同学在一个班,三年级的时候东铁匠小学与石驸马二小学合并了我们都转到石驸马二小学读书,石驸马二小学的旧址是现在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低年级部。37号院往东40多米右转弯向南就胡同南口了,胡同西侧只有38号一个门牌,院里住着谷大夫一家,谷大夫在家里开了一个牙科诊所,38号门牌号码是前牛肉湾胡同里的最后一个门牌号码,这就是我小时候的前牛肉湾胡同。

前牛肉湾胡同现已消失了,在它的原址已经盖起了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办公大楼。宣内大街、西绒线胡同、教育街都拓宽了,西川饭店的旧址依然存在,油坊胡同的道路也拓宽了并且向北延伸了,延伸后的油坊胡同东侧有一家东来顺饭庄,这家饭庄所在的位置是以前后牛肉湾胡同里的四川饭店的后门,以前的石驸马大街也拓宽了,现在改名为新文化街,7路公交车仍然行驶在西绒线胡同和新文化街的马路上。根据教育部街、宣内大街、西绒线胡同、油坊胡同、四川饭店旧址和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大楼的位置可以大致的推测出以前的前牛肉湾胡同的大概位置。虽然前牛肉湾胡同早已消失,但儿时的记忆却永远在我的心里。

(文:刘成方 画:况含)

Hash:ae2a5c2d4c362cfde340089c785312876090c239

声明:此文由 皇城根儿胡同串子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