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日照)散文季作品选登/海边,夏日之诗

在我看见大海之前,以为世界上凡是与水有关的事物,唯有雪花最美。我曾在深冬下雪的时候,迎着从天而降的雪花,用手接着捧于掌心,观察它们晶莹的花瓣,直到化成手心里的温度,变成微小的水珠消弭而去。更有人把它置于放大镜下,仔细察看它的形态。放大之后人们发现,那不规则的六角形,没有一枚不是形态精致,也绝无一枚重复,不由令人慨叹,雪花是这样的美,美得无与伦比。

来到大海之后,我才知道浪花也是这样的美,像一簇簇白雪,在起伏不平的田野里平铺,层层叠叠。在冬天雪后的田野里,雪地有时真的很像海浪。如今到了海边,这才发现海浪有时更像白雪。只是白雪是静止的,而浪花则一浪一浪不停地翻涌。难怪杨朔当年在海边游玩,能信笔写出散文《雪浪花》,他以优美的笔触写出对大海的认识和感受,纷飞的梦想与憧憬,从而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学经典。

深不可测的海水,呈天蓝色,波涛承载着浪花,在广阔的水域里自由来去。海水静止的时候,海水也是流动的,海水激荡的时候,才有雪浪前赴后继,波涌四溅,在海面簇成一束束浪花。海浪像调皮的顽童,从海面哗然呼啸,滚滚而来,仿佛就为逗弄一下你的裙裾,舔一下埋在细沙里的脚踝,然后倏忽退去,坑洼不平的沙滩上,立刻一抹平整,细沙如金,晶莹唯美。

日照金沙滩海滨浴场,我站在海边浅水里,细沙自脚心簌簌暗动,沙滩,人群,任浪花拍打着,享受着海风的潇洒自在。大海透着清澈,却冲刷着无尽的污浊。与河水相比,我知晓了海水的坚硬,也更懂得了河水的温软;咸腥的海水,让我分明体验到了河水与海水的巨大差异,仿佛大海用这样的方式,让人感受到它的执着与坚实。

作为与大海同生共存的鸟类之一,海燕以不惧怕惊涛骇浪而著称。在日照石臼港口,到处可见这种鸟儿,贴着地面矮矮低飞。它的鸣叫被欢腾的人声海浪声给淹没了,被城市的喧嚣淹没了,几乎听不见它的声音,但它们那矫健的身影,无时无刻不在大海边现闪。海是百鸟栖住的领域,鸟类是大海美丽的陪伴,是这些灵动的鸟儿,让博大的海洋生动起来,充满了生命的韵味,让生命之火生生不息。

最喜欢那些在波涌的海面上旋起的浪花,还有那在海面穿梭的海燕。海浪白如雪,铺展在海面,如果不是一些暗藏的礁石粉碎了它们,暴露了它们,它们真像一片茫茫雪海了。在大海边,除了徐徐海风,意外的凉爽之意,也来自雪一样的浪花吧。我把与浪花有关的照片起名为《海浪花》,把低飞而勇敢的海燕题为《海的精灵》,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礁来”来表现浪花的壮观,这就是大海带给我们的魅力。

在松柏翠竹的树林,我找不到这些鸟儿的巢穴,只看见它们飞翔的身影,箭一般从身旁穿过,那般肆意,那般纵情。它们,一会儿飞向深海,一会儿又匆匆迂身低回,一会儿又冲向长长的海湾,在密密麻麻的礁石间盘旋穿梭,隐入,再也找不见它们的影子。它们是寄居海岛上的鸟类。它们的目标不是那么明确。而在我心里,却又是一种勇敢的象征,高尔基笔下的不畏雷雨的海燕,是敢于穿云破雾的海燕,它代表一切美好的灵魂,无所畏惧的战士,海燕的鸣叫,奏响大自然一曲动人的交响曲。

这些海的鸟儿,我宁愿它是上帝的使者,吉祥的化身,就如凡间的喜鹊,给人们架一道吉祥的彩虹,以它那纤弱的翅膀拍打海浪,为渔人传递平安的信笺。让那些远海捕捞的人们,有个在远方叙叙亲情的机会,叽叽喳喳的,全都是渔家收获的喜讯。而与之共同栖息着的,是一排排停靠在岸边严阵以待的渔船,桅杆林立,船帆悠闲。只是,不知海鸥去了哪里,我没看见它们的影子,或许这个时候,不是海鸥出现的季节?或者它们喜欢更深的海域,去拼搏,去翱翔,在更深的大海的礁石上筑巢觅食。

沿着指示牌向海岸走去,远远地,我闻到了一股咸腥的味道。这一定是海水的味道,因了海水的缠绵,海风也变得多情起来,潮湿起来,潮出一片明朗的海,梦幻之海。

在海边,最具吸引力的一个活动,叫作赶海。我知道,它并不是一个游戏,也不是一种单纯的劳动,而是几千年来海的居民们的生活需求。在得不到温饱之前,赶海可以使人生存。海是富有的,它养育了海洋的生物,也养育了海边的人们。无论大人小孩,都可以前去赶海,赶海所得,可以暂缓腹中饥饿。作为渔家生活的写照,几乎每个摄影爱好者,都拍摄过一些赶海的照片。直至现在,晨曦中,暮色里,还到处可见一些赶海的人们,不过现在的这类赶海,早已与饥饿无关。

在这里,我们也许赶的不是大海,而是小海,真正的赶海,是挽着篮儿向海上滩涂走去,深入那里的沙滩,挖取或捡取新鲜的海贝、蛤蜊、海虹等等,它们是海里无处不在的生物,寄生在沙滩和礁石上。随着大海的潮起潮落,它们出现,而后又随着海水的减少藏匿而去,深入滩涂的细沙里了。滩涂上面,一般是没有礁石的,海潮的退去,放眼一马平川,茫茫的远方就是天边,两边延伸的,是弯弯的海岸线

风轻软得像真丝绸带,一下一下地,拂打着裸露的肌肤,它的温柔,撩得人软酥酥的。温软中,它竟带了一种无形的力度,像扑面而来的一张大手,挥手间,透出一份不可改变的坚持。衣衫和发丝,便在这样的风中不停地扬起。云浪在天上翻滚,周围的一切都在这样不停地颤动、变化。在这样的炎热的夏天,这种被风猎猎飘起的感觉,有种说不出的快意。

不大的渔村里,竖着几行赶海的标志。询问当地的渔家,告知有两个地方可以收纳我们,任我们加入进去参加活动。一个是开放的礁石丛中,一个是真正赶海的滩涂,礁石滩上可以随意寻找贝类,游客都是免费进入,随意进出的。收费的滩涂,才是赶海的好地方,一人六十元钱,随便挖取沙里的蛤蜊。这自然得等退潮之后,在潮水没入之前,海生物们正在舒适地领受着大海的洗礼,大海的养育,单等潮汐退去,这才纷纷向沙中潜藏,考验着赶海者的耐力和智商。

我们来到赶海的滩涂,正要交费下海时,一位大妈把我们拉到一边,告诉我们只需三十元钱,就可在她家的滩涂上赶海。与公家那片海面相邻的,是她家承包的养殖场,海水涨潮时,可漫及房屋下面的堤坝,落潮时可一退十几里。海上的飞鸟在这里盘旋着,似乎在寻找属于鸟类的美味。有趣的是,一种螺蛳一样的小不点,人称“海瓜子”,也在浅水里爬来爬去。海瓜子,我没有吃过,听说很好的味道,它太小,尽管很多,却没有人收留,都抓在手里,看一眼就扔了。多而不舍,看看它的体积,又不得不舍。

她说,公开赶海的滩涂都没有东西了,他们这里是养殖的,所以可以挖到鲜活的扇贝、蛤蜊等海鲜。蛤蜊分三种,一种是白蛤,一种是花蛤,还有一种是纹蛤。其中纹蛤最好,一只纹蛤,可以与两只鸡蛋一起炖出一盘鲜美的纹蛤炖鸡蛋。正巧,我们当中有位有经验的营养师,他也点头证实了这一点,并且为挖出纹蛤而跃跃欲试。我们答应了滩涂主人的要求,如若挖出一斤蛤蜊,以每斤四元钱的价格带走,纹蛤则每斤十元。如果不要,就扔在海里,让它们回归大海。

采挖伊始,大家都没有经验,只在沙滩上弯腰寻找,找了半天,浅水里全是半边的贝壳,没有收获。游人不断从岸上下来,进入刚退潮的滩涂。新来的人们带来了可取的经验。原来,贝之类不光是在礁石上生存,它还深钻入沙中。在经过十几分钟的失望之后,我们用带来的工具翻挖泥沙,仅仅一下,就把二三只海蛤挖出来了。用水清洗之后,洁白如莹,贝叶略带些暗影,问之,说这是白蛤。第一份收获,为大家带来了无尽的兴味。

按照这样的方式去探,沙滩上不断传来得意与惊喜,不一会,在海边买来的两只小桶就装满了赶海的收获。里面不光有白蛤,竟然也有几只比较珍贵的纹蛤。这些收获,自然不能扔下,我们决计带走,赶海结束之后,上岸一称,有十五斤之多。我们提着赶海的收获,离开海边,去海水浴场,那里的欢笑,将是我们这次日照之行最大的快乐。

我不知道,如果自己也换上那样一身泳装,是否也会现出不匀称的身体,弯的凸的,暴露无遗。不知什么时候,我们的身体变成了这样。是饮食结构不合理,还是劳动锻炼的缺乏,使身体早早地变形?尽管我不能说它们是怎么样的丑陋,可我欣赏那样的自由。夏日,阳光,沙滩,诗意盎然。我在海边上跳跃了一下,想证实自己身体还比较轻捷,不致那样笨拙,却差点让沙坑绊了个跟头。

卷着泡沫的海水,是极为凉爽的。双脚踏入海的波浪,顿然感觉细沙的拥吻。散沙在脚心流动,仿佛轻踏着一个个细软的生命。是那么美妙的感觉呵,它们,是否是可以呼吸的海沙之魂?其实我也知道,这是海水浪涌的结果,这种细微的感受,恰好证实了大海的温软与活力。

在海水浴场,孩子们玩得很好,比起刚才的赶海,他们在水里玩得更有兴味。扑打是孩子玩水的一种方式,用赶海的小铲子挖沙,再填向海里,五六岁大的孩子都在这么做。我看得发笑,想起传说中填海的精卫鸟。与往常相反,面对大海,这些孩子竟不知疲倦,无数次地往返、填充,大海吞噬了他们手中的沙子,并无所谓地将浪花在沙滩上卷来卷去,舔着他们小小脚丫,而就是不告诉他们,这种行为,是多么徒劳无功。

这些徒劳的孩子们是欢欣的,笑声惊扰了沙滩上的人群。操着各种方言的游人,撑了云菇一样的花伞,裹着海风站立在海边。情侣们坐在沙滩上,相互撩拨着沙子,以便覆盖对方的身体。爱与惬意,令在海滩上所有成双结对的人们,或陷入沉醉,或貌露陶然,或嬉笑喧闹。

想起20世纪80年代读过的一个浪漫的故事,以及那首凄楚的诗歌:因为我爱你,所以在沙滩上写下你的名字,只是浪花瞬间把它们抚平……沙滩上写下的名字,很美好,也很悲凉。在爱情的细雨纷飞中,灵魂找不到出口,唯有在沙滩上写下对方的名字,以此排解相思之苦。爱情有时是那么的短暂,心灵有时是那么的脆弱。得到时,誓言凿凿,失去时,了无痕迹,再多的碎片,也难以凑得完整。

不为爱情缠绵的人们,大都下海了,在离海滩几十米远的地方冲浪。等浪头一波一层地打了过来,他们奋力跃起,冲出水面,躲过浪头的拍打。不识水性的人,不懂这些。一个浪头打来,把他们卷入浪涡之中,几经沉浮,呛几口水,才能现出海面。依托腰间的救生圈,保住身体的平衡。初进大海,大概没有几人不呛几口海水的。来到海边,如若感受不到海水的咸涩滋味,也是一份遗憾。为此,我看到同行的女伴,抓起一把海水蘸上舌尖,品一品,立刻皱着眉头吐出,笑着说,好咸啊!海水的咸涩之味,如岁月里的人生,不好好品咂,是品不出真味的。

海岸边上,各地涌来的游人达到了顶峰,不同的装饰,在沿岸的沙滩上形成一片迷人的五彩。我站在蔚蓝的海水里,望着茫茫的大海和热浪滚滚的天空,真想把自己投进去,和海中游鱼一起恣意漂游,只是苦于胆小,只敢在浅水中流连。尽管这样,调皮的海水还是追逐着我,触碰我的脚踝,终于溅湿了我的裙裾。它仿佛在用自己的方式,挽留着像我一样陌生的远方客人。

海浪盛开的八月,天空不是很蓝,海水也是浑蓝色的,近乎灰白的天空,容纳着浩渺浅蓝的海。因了它的容纳,海,方透着海的宁静。激浪竞相涌向沙滩、游人,涌向此起彼伏的海岸。沙滩被踩出片片坑洼、只只脚印,一次次被海浪抹平,就像抹平生命里的每一丝记忆。记忆大约三种,一种写在纸上,一种写在心里,一种洒在风中。每一丝记忆,都充满了人生的曲折与传奇,有苦,有甜,有如咖啡,滋润唇间。

在海水浴场拍了许多照片。这是唯一拍到的一张穿着泳装的照片。我喜欢这样的泳装,各式各样,五颜六色,可以极少地穿着,暴露在天空之下。非但没人笑话,还相互欣赏。浪花滔滔,人群在浪中随波涛起伏。我离开海水浴场,站在另一个角度对它拍照,我的脚下是一座跨海大桥,从这里放眼望去,海水浴场里的人群拥挤如蚊,我难以相信自己曾经在那样拥挤的人群中站立,并且观察着每一个冲浪和不冲浪的男人、女人。

其次,是目光里的海,它气吞山河、辽阔极致。

到日照,问起美食,总有人推荐文心蒸包水晶蒸饼、煎饼合子、松香脆金鳞等,更为重要的是吃海鲜。可巧,和我一起去的同伴中,曾有人到一家餐馆品尝过家常豆腐,即豆汁、豆乳、豆腐煎包,并且热心地给我们介绍,大谈特谈上次吃豆腐的感受,让听者眼里充满了艳羡的目光。邀我们前去的东道主在电话里笑了,欣然告诉我们一家餐馆。从海水浴场出来,我们驱车到国家森林公园,之后便沿路赶往这家餐馆。

当地的餐馆很多,大街上比比皆是,然经营豆腐并且最为令人称道的,仅此一家——坐落在迎宾路上的“岚山渔家”。若与远方的朋友说起这里的豆腐,他们一定以为我说的是一种海产品。其实它就是豆腐,不是海产品,也不是海藻制品。豆是大豆的豆,黄豆的豆,豆腐是用它磨制而成。说起来,这家餐馆的主人,还是朋友的远房亲戚,做豆腐的手艺源远流长。他和我们侃侃而谈:不光是餐馆,就连当地的超市里,都在经营他做的豆腐,以及用豆腐加工的食品。

街灯点燃黄昏的时候,我们终于来到这家餐馆。靠马路南边的方向,有一个不大的四合小院。红瓦粉墙,看去十分平常。进入这家餐馆的大门,我们看到,三面的房屋都是通连着的,里面的一排是后厨,东西两厢的房子是餐厅。院子中间有一株硕大的女贞树,在炎热的夏天里散发着清爽的深绿,一堆海螺在树下绕着,既随意又好像是特意安排,像一圈花坛的裙边。海螺的出现,不禁再次让人想起了大海,想起海风的呼啸和海边腥咸的潮湿。

想拍照时,天色已不容许。看看灯火四起,只好各自匆忙入座。此时桌上早已摆好了一大杯的豆汁。这种杯的大小,可以赶上一只暖水壶,十几个茶盅轮流倾满,方落下去大半杯。当地的朋友让我们察看这里的豆汁与平常喝到的有什么不同,大家举杯深呷一口,顿时被唇角的浓香震撼了,这哪里是豆汁,明明就是一杯上好的饮品。它有些甜,有些香,还有一种浓而沾唇的感觉,据说是因为配料十足的缘故。

朋友说,这正是此家豆汁的妙处。抬头看,餐厅的墙上有一幅图,那是磨制豆腐的流水作业图,图上有字,清晰明了。顺序依次是:淘洗,泡豆,磨汁,挤浆,点卤,压成豆腐。最后一幅图是一顽皮小儿端了一只平整的盘子,上面摆着一块四角分明的豆腐,情趣盎然,图文并茂。透过图画,足以看到豆腐制作工艺之古老,亦令人为之生出许多的联想。

这里的豆汁无论是早餐还是晚餐,全部是免费赠送。当一杯豆汁喝完,大家嚷着再上时,饭菜已经上来,无非是各色种类的海鲜,有炸带鱼,比目鱼,还有鲜海蜇。这种海蜇无味,也不涩,也不像平常我们吃的海蜇那样略有些脆,而是软而鲜,需要配合辣椒与酱油加醋的蘸水,很有一股淳朴之风,品尝起来味道极佳。但我恋着饮豆汁,对其他的鱼类都看不上眼,也就忽略了它们的存在。

餐馆里还有一种绝佳小吃,那就是面煎饼。它入口酥脆,瞬间变软,咀嚼后唇齿生香,能够品尝出的香有豆香、米香、面香,另外就是芝麻的香味。也许根本就没有放芝麻,只是吃起来那种隐隐的感觉,与芝麻的香气类似。它令我们大开胃口,在喝足浓香的豆汁之后,每人扯着煎饼吃了好几块。煎饼是需要卷起吃的,而这里的煎饼,只需用手频频撕扯,一块块投入嘴中。有这样美味可口的煎饼,谁还在乎菜肴的多少呢?

大海,我来了——我在乘车赶往海边的时候,教孩子们这么说。离开时,不用我教,孩子们就开始自由发挥了,诵唱般地对着大海,对着沿途的海岸,反复喊:“大海,我来了!”“大海,我走了!”车窗摇下来,清脆的童声扩散开去,如同银铃摇响,浪花拍岸。海浪,总是伴着童真的,此刻,海浪的啸声,也似乎在身后遥遥响应。海风真的像迎宾的使者那样,迎我们而来,又送我们而去。长发飘起,海风舒展,车流匆匆。

是啊,大海,我来了,大海,我走了。背对着海风,背对着海浪,背对着五彩缤纷的欢乐,我们又将投入新的生活,新的工作和日程。所有与大海有关的故事,成了将来的岁月,几乎每人都有的谈话内容。路途虽短,可毕竟它们是美好的。这是我和孩子们的故事,是我们美丽的夏日之诗,是日常生活里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是它簇成了岁月里的浪花,成为生命中珍贵的记忆。

因为文学,我们走到一起

※※※※※※※※※投稿须知 ※※※※※※※※

1、本公众号为日照市作家协会官方公众号,稿件须原创,

题材不限。

2、来稿请认真核对,确保无误。

3、文学性强,内容积极向上。

4、来稿不宜太长,字数最长不超过20000字,最好不超

过5000字。

5、附作者创作简历一份、生活照一张。图片单独发送,

不要放在文档里。所有材料打包压缩发送。

6、投稿信箱:1650590238@qq.com。

Hash:13c2d4b8afc864aea1bedc5ae36cb706b48254bc

声明:此文由 日照作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