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 中共招远特别支部成立

那些年

【第一部分

农民运动的兴起和招远党组织建立】

20世纪20年代初期,招远人民同全国人民一样,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官府横征暴敛,地主豪绅高利盘剥,加上军阀混战,匪患不断,逼得百姓买儿买女,逃荒要饭,在死亡线上挣扎,社会黑暗到了极点。由于“五·四”运动和全国革命浪潮的影响,招远人民开始了黑暗中的觉醒。1933年7月,招远县的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招远特别支部成立。从此,招远人民有了共产党的领导,黑暗的招远大地有了红色的曙光历史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1933年

重要事件

中共招远特别支部成立

1933年春,于侃芝(字子庵,化名梁子安,海阳县人,1932年入党)因在家乡遭到政府通缉,来到招远县道头第五小学,以教学为掩护开展党的工作。6月,他介绍王德安重新入党,王德安成为招远县第一位共产党员。于侃芝将道头五小师生开展进步活动的情况报告了莱阳县党组织。莱阳县党组织了解道头五小师生的情况后,在7月上旬,派党员王之凤来到道头五小发展李厚生、臧商彝、董瑞生为党员,并成立了中共招远特别支部。李厚生任书记,臧商彝任组织委员,王德安任宣传委员。王之凤和特支成员一起研究确定,以原“少年同志社”成员、进步知识分子和贫苦农民为主要对象,发展党员,扩大组织,秘密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宣传马列主义。从此,招远人民有了共产党的领导,招远人民的革命斗争开始了新的一页。

中共招远特别支部成立旧址现貌 现位于齐山镇道西村

名人

王德安

王德安(1908-1950)招远县第一个中共党员原名王明伦,字鲁宾。招远市夏甸镇留仙庄村人。1930年春,在南京晓庄示范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招远县第一个共产党员。同年5月,在南京参加示威游行,被国民党军警监视。经党组织批准回到家乡招远,在道头第五小学任教,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1933年6月,重新入党。7月,任中共招远特别支部宣传委员。8月,任中共招莱特支书记。1936年被捕,越狱流亡蓬莱。1938年后,历任中共招远第四区乡支书记、四区区长、中共招远县委军事部副部长和民运部长。1940年2月,任招远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上任后,他积极改革县政、废除旧政府苛捐杂税,恢复小学400余处。1944年,去中共胶东区委党校受训。7月,调任西海专署司法科长。1946年9月,重新担任招远县政府县长。1947年春兼任招远县委副书记。1949年春,调中共中央华东局党校学习。4月随军渡江,后历任松江地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秘书长、苏南行署检察署检察长、徐州市市长。1950年10月,在去上海开会途中被特务暗害。1950年12月被批准为烈士。

王德安烈士

臧商彝

臧商彝(1907—1949) 招远早期党组织领导人 原名臧廷连,化名尚一,招远市夏甸镇隋家村人。1924年夏,考入招远县中学。1925年五卅惨案后,带领招远中学学生积极参加游行、演讲、募捐等活动。同年秋,和李厚生、王德安等人成立“少年同志社”(后改名为“乡村教育研究会”)。1930年春,与校长王檐雨等人一起建立县立第五高等小学。193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招远特支组织委员。1934年2月,党组织遭破坏后,任中共招远特支书记。1936年3月被捕,后被押往济南。在狱中,臧商彝巧妙地与敌人斗争,于年底被释放回家。1938年8月,在中共胶东特委党训班学习。9月,任中共招远县委宣传部长兼秘书。1939年1月,被中共胶东特委派到国民党军张金铭部做地下工作。1940年7月,任《西海导报》编辑部部长、西海专署教育科副科长。1943年10月,任西海专署机关党支部委员。1946年4月,被调到胶东《大众报》社工作,先后任时事版副主编、编辑部副部长等职。1949年4月20日,因病去世。胶东行署批准其为革命烈士。

*来到隋家村,村长介绍说:当年臧商彝的追悼大会,村里一些老人至今还记得,当时《胶东日报》社领导派出6名同志护灵来到俺疃,政府和老百姓给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他的遗体被安葬在俺村西的灵雀山上。他的精神和山上的青松一样不老。

李厚生

李厚生(1904一1981) 中共胶东特委委员曾用名李明。招远市夏甸镇高山洼村人。初中肄业后在道头小学任教。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与其他进步教师一起,组织学生游行示威,募捐支援上海工人罢工斗争。同年,与部分进步师生组织“少年同志社”,探索救国救民之路。1926年初,在莱阳田家村创立少年同志社私立高级小学,任校长,兼做义务教员。1927年,因反动当局阻挠,学校停办,遂去南方寻找革命织。1928年,在福建加入共产党外围组织“红色互济会”。1932年回到招远,与王德安等以道头“五小”为阵地,开展救亡活动。193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招远特别支部书记。不久,被选为中共莱阳中心县委书记。因叛徒叛变,中心县委遭破坏,未能就职。1934年,被选为中共胶东特委委员。1935年,参与组织胶东“一一·四”暴动。1936年,与中共胶东特委书记理琪一起整顿、恢复暴动失败后被破坏的党组织。12月底,叛徒刘宗善约见理琪、李厚生,二人不知刘已叛变,为慎重起见,由李厚生一人赴约。李厚生到后即遭逮捕。1937年冬获释,被定为有变节行为,开除党籍,回招远发展“民先”组织。1940年,任招远县抗日民主政府民政科长。1941年调胶东行署做农业技术工作,历任胶东农场场长和山东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等职。抗战胜利后,开始研究小麦腥穗病的防治方法,在全省推广后成效显著。还先后编写了《农业生产技术概论》、《山东农业生产技术指导纲要》等10余本农业技术书籍,被评为胶东模范和华东农业技术模范工作者。1950年,参加全国工农兵劳模代表大会。1954年,获华东农业科学技术一等奖。1958年,被错误地定为“三反”分子。1980年平反。1981年2月病逝。

扫一扫

关注我们

Hash:b9ab4b31fa2f2742ccc922249b6f321a3b9fc458

声明:此文由 招远党员教育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