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儒将杜平》第二集:回忆杜平将军那峥嵘的岁月

《一代儒将杜平》第二集:革命

△节目视频

南京军区原政委杜平,从万载县黄茅镇一个贫农家庭,靠优异成绩考入湖南长沙群治学校。杜平早在中学时期就接受进步思想,1929年冬在家乡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秘密农会,1930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在人民军队的漫长革命生涯。

正如《父亲杜平》一书里面写到的那样:

父亲把长衫换成短装,戴上红军帽,并把名字由杜豪改成杜平。他从今后不想再以一家一族的兴旺为自豪,而决心毕其一生的奋斗,跟着红军,跟着黄军长,平这个不平的世道,求得天下穷人的翻身,整个民族的振兴,造就一个太平的盛世。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杜平历任红六军政治部宣传科科员,红三军第三纵队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红三军军政训练大队大队长、军医处政治委员,红一军团卫生部政治委员、无线电队政治委员等职务,参加了攻打文家市、长沙、吉安漳州水口等战役战斗和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以及二万五千里长征。

在人民军队初创时期,面对极其艰难险恶的环境,杜平积极宣传革命,为鼓舞士气,巩固部队做了富有成效的工作,表现了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执着追求和赤胆忠诚。杜平负责医务部门和无线电队政治工作期间,根据多数技术人员是从国民党军队中解放过来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帮助提高政治觉悟,使他们安心留在红军中,后来大多成长为我军重要的技术骨干。

长征途中,杜平率部担负着红一军团的通信联络保障任务,在战斗十分紧张激烈的情况下,充分发动和依靠党员骨干,克服行军作战中种种艰难险阻,使电台没有发生任何事故,没有丢失一个零件,保证了军团作战指挥的畅通,胜利地完成了长征任务。到达陕北后,杜平率领无线电队跟随党中央、毛主席行动,参加了著名的直罗镇战役。

1936年3月起,杜平先后任红三十军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东征和西征作战,胜利完成了掩护红军主力回师陕北、迟滞国民党军西渡黄河和保卫党中央机关安全等任务,为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

+

杨家岭毛主席曾经居住的窑洞里,毛主席曾经单独召见了杜平,和他重点谈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问题。由于杜平是带了笔记本记录着的,所以谈话的具体内容有了详细的记载保存下来。

那一天是1940年的7月23日晚间,月明风清。

延安党的“七大”会议旧址,一方墙上,镌刻着参会代表杜平的名字,会议礼堂还是当年的模样,杜平将军曾经坐过的长条椅似乎还保留着他的余温。

+

+

+

抗日战争时期,杜平历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留守处副主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警备第三团政治委员,警备第一旅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秘书长。杜平参加了守卫黄河河防、抗御日军和国民党军进犯的多次战斗,为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党中央作出了贡献。

1944年4月,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指导下,谭政在西北局高干会议上作了《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杜平紧密联系部队实际,积极贯彻报告精神,特别是他所作的《反对军阀主义倾向》的讲话,对正确认识和处理军政、军民和官兵关系作了深刻阐述,得到了西北局领导的肯定和推广,为纯洁官兵思想,团结一致夺取抗战胜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39年11月9日,杜平将军和夫人刘教湛在留守兵团后勤部所属最大旅社——延安西北旅社举行了婚礼

杜平将军的夫人刘教湛,又名刘教杰,1916年1月出生于河北博野大西文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6年12月,刘教湛在延安进入红军大学,抗日战争开始改称抗日军政大学,是第二期学员。

1941年春节开始,杜平将军夫妇的革命爱情结出了果实,三年相继出生了三个女儿,杜平将军用“延安美”三个字中各取一字为三个女儿取名。

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见证着这一切。

来源:发现之旅频道《美丽家园》栏目2019年5月28日首播《一代儒将杜平》第二集:革命。

大家都在看

来源:只游行

责编:刘沁

监制:龙源

Hash:60a4e775e413e15df41032bff666b5a6c385fd4a

声明:此文由 万载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