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泗溪|繁华落尽方知真深山遗珠探幽记

万亩“竹海”披着一身浓绿,越过起伏的山峦,从这村头绵延那村尾,远望近看都像一片永不褪色的绿洲,安眠于山地,隔绝了尘世的喧哗和浮躁。山地里满枝翠绿的香榧树上青果满枝,或笑裂嘴唇,就等亲口;全一色的黄土坯墙体,顶着“五岳朝天”徽派马头墙的土楼,背山面水耸立,于一缕秋阳映射下,处处透溢出一股浓郁的徽派土楼遗风神韵。这便是传说中藏在徽州深山中一颗绿宝石黟县泗溪古村。

黟县泗溪村是由当年泗溪乡的一心村、双联村、甲溪村等几个行政村合并的村庄。地处黄山南麓,黟县东部边陲,是革命老区,属于省级贫困村。因与黄山区岗村、休宁县枧潭村相邻,所以向来有着“一脚跨三界”之称。泗溪生在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宏村福地,离这座古镇不远,仅有22公里路程。但由于被大山锁住,至今依然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即便是徽州人,也很少有人知晓。包括经常在徽州跋山涉水,行摄徽州的行走君,抑或还去过了黟县最边远的柯村乡翠林村庄,泗溪这村对他来说,还是非常陌生。令人欣慰的是,今年黟县泗溪村,市里派来了黄山市文联副主席吴顺辉任村第一书记、扶贫队长。此君是个干实事的人,他和他的团队一班人,马不停蹄,挨家挨户,走访调研,摸清家底,然后梳理规划一揽子的扶贫路线图。他认为,泗溪,远离城市喧嚣,这座“绿海氧谷”,才是发展健身康养事业的理想地。

▼2017年9月16日,黄山市文联副主席、驻黟县泗溪村第一书记、扶贫队长吴顺辉在泗溪上东坑村民组看望慰问91岁的老大娘张桂花,并仔细了解其家庭生活情况。

的确,从泗溪的历舍到东坑,不足百户的村落,掩藏在深山绿海中的那份宁静淡泊,让人深切地感受到最自然本真的生活状态。漫步村中,轻盈飞过的鸟儿不时传来声声亲切鸣叫,村里村外闲逛的小猫、小狗透着几分慵懒,那条穿村而过的清澈童年小河,城里来的徽州女子正脱下鞋子,卷起裤脚,趟着溪水,俯身聆听溪水歌唱,诗意般的惬意生活,谁还有什么理由不在此驻足流连?

在徽州,提起土楼,许多人自然会联想以阳产为代表的徽州土楼,然而在仅有百余人口的历舍村民组,却坐拥有二、三十幢六、七十年代建造的土墙房。与阳产土楼不同的是,这些土楼的屋顶全是清一色的徽派马头墙,无论是视觉上还是心灵上,极具有强大的震撼力。

64岁的村民卢佛长告诉行走君,他家那幢200余平方米的两层土木结构土楼房,还是他父亲60年代初期亲手建造的。从外面看,土楼外立面以土砌墙,中间以木梁承重,屋内全是木头架构组建。当时建造这幢土楼,光夯土墙都将近耗了1个月,包括竖木头屋在内,前后整整花了3个多月时间。这幢房子他家已住过四代人了,虽经日晒雨淋,风吹雨打,现在依旧保持完好如初, 冬暖夏凉,居住舒适。他说,除了历舍,东坑、晓源、溪头、石灰坑、甲溪等地也有类似这样土楼,每幢都充满徽风黟韵,竞显魅力。不过,像历舍这样大规模的徽派马头墙土楼群在整个徽州来说,绝对是极为罕见,可以说是当下正本清源的土制徽派建筑文化的“活化石”,为徽州马头墙土楼文化研究,将产生极具深远的意义。

如果泗溪仅仅是徽派马头墙土楼,仅仅是青山绿水,仅仅是大自然的拥抱还不足以让你惊喜万分,那么隐匿在深山里的香榧古林欲说还休,是否足够吸引你一探究竟?泗溪是著名的香榧之乡,自古香榧闻名遐迩,明清时期的“泗溪榧”成为皇家贡榧。600余年以上的名古榧树多达600多株,数人合抱的长寿榧树200多株,可以称是打造中国香榧主题公园的理想之所。安徽省绿化标准委员会公布的全省10棵树龄超过1300年的古名木,泗溪独占3棵。其中位于东坑的“香榧王”,形伟、根深、枝繁、叶茂,树冠幅巨,单株盛产生榧逾千斤。前来观光采风休闲的人士均会与之合影,沾纳长寿精气,以显家和业兴、子孙发达。

这一点,在东坑,所到之处确实能感受到深山里的“仙灵所隐”。走街串巷过程中,我们发现村里的长寿老人还不少,其中一位91岁的老太太张桂花耳聪目明,步伐稳健,生活照样能自理。我想,老人们长寿基因与这里的优良的生态,无边无际的天然氧吧应不无关系。

2017年9月16日,黟县泗溪上东坑村民组一老大娘在晒土辣椒

★黟县泗溪上东坑村民组张桂花老大娘已经有91岁高龄了,但依然耳聪目明,步伐稳健,生活照样能自理。

九月徽州,秋意渐浓,浓绿的秋叶随着秋风的扑打,秋雨的呼唤,逐渐地展露出缤纷浪漫的色彩。世界遗产地宏村的山那边,绿海氧谷、土楼部落、香榧之乡——黟县泗溪, 古朴依然,她正端着旖旎风光、幽静恬然等待你的到来!

Hash:a226634f073d31f2c162b84953145d402c040f07

声明:此文由 行走观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