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溪镇这座千年古刹竟流传着这么多美丽传说!

在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常州

这些源远流长的民间故事

都是宝贵的的历史文化遗产

被百姓们口口相传

也承载着常州厚重的文化

珠山位于今常州市罗溪镇汤庄桥偏北约三华里处。古时有山,山上有寺,寺以山名,称龙珠山寺。山为古墩,寺为古寺,历来有名胜古迹之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龙珠山实为有二十余亩之高阜土墩,高约丈余,别看这一小丘,却远近闻名,流传久远。

此山的来历,相传,从前,有一产妇在河边洗衣,见平地瞬息隆起丈余,并向四周延伸,递增迅速。产妇恐平原遂成崇山峻岭,立即赶回家取血污净桶(马桶)倒扣其上,造山运动便停止了下来。按现在的科学观,就是当时这里岩浆爆发,地壳变动所形成。

山形成后,两旁有上、下水沟(现称庙沟)逶施而来,又各旁出一短支流绕之,好似双龙共戏一珠,人们便称其龙珠山。从地形上看,此山与天目山脉——茅山山脉——宁镇山脉——黄山山脉<孟城附近的黄山>一脉相承。

唐代,皇帝因道教始祖老子是自家李姓祖宗,便在各地兴建道教寺院,龙珠山上始建祖师庙(东岳庙前身)一座,俗称龙珠山寺。到明太祖朱元璋时,他想维持封建皇朝传之万世,便同军师刘伯温乔装巡行天下,寻找所谓“龙地”、“吉穴”,一一挖断“龙脉”。至奔牛东岳庙处见其地形宛如灵龟:四面环水,中若龟背,旁支四出,浑如四足,前伸一堤,堤端两戽水墩,似龟圆睁双目,伸颈爬行。即掘断其坝,并建东岳庙于龟背以镇之。继而听到龙珠山有“龙”字,又同至龙珠山察看风水,见已建庙镇住,才放心离去。

清雍正、乾隆及道光年间,龙珠山东岳庙几番重修。乾隆皇帝下江南,曾循大运河、德胜河由王下村至此,有御书匾额:“敕建龙珠山”,并免一方赋税,赐田百余亩移作香火之资。

咸丰年间,太平军曾驻军山上,清军攻占时,战火焚毁庙宇。

1958年,黄炎培来奔牛视察,至奔牛东北五里之东岳庙,并谈及龙珠山,谓与奔牛能仁寺(铁佛寺)同属茅山宗派。

龙珠山寺全盛时,有殿宇九十九间半,天井内银杏古木参天,大到需五人合抱。并传说有纯金王灵官像一尊,后于兵荒马乱时投入山中井内,终无下落。东岳大殿与大士阁前沿石陛,各长二丈,阔三尺,厚二尺。可见当年龙珠山寺当是层楼叠阁,回廊延袤,乔木葱笼的有名巨刹胜地。

Hash:6dd2681bbaa7f5c1792f85df68dea6902c833289

声明:此文由 青果巷部落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