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第一个党组织的诞生

【档案·红色印记】

宣化第一个党组织的诞生

卷首语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宣化区档案馆、张家口日报社宣化办事处联合推出“档案·红色印记”专栏,深入挖掘馆藏宣化历史档案资源。专栏以史为线,以记述人物和事件为主,通过宣传身边英雄人物、英雄故事,让宣化儿女铭记历史、心怀信仰,激励宣化儿女勇担使命、奋勇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宣化力量。

1933年12月,中共党员张苏、林枫和进步知识分子张伯远应聘到直隶省第十六中学(现宣化一中)教书。学生会主席冯光潜与进步学生陈焱等人,在学生中组成了一个“读书会”,邀请张苏担任指导,张苏利用这一合法的讲坛,宣讲国内外形势,不断向青年学生讲授革命思想。在张苏的倡导下, 1934年,学生会办起了名为《沃塞》的校刊,宣传革命道理。1935年冬,由林枫介绍发展冯光潜、陈焱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张苏家中召开了党的会议,建立了中共宣化第十六中学支部。宣化的第一个共产党支部诞生了。陈焱任书记、冯光潜任宣传委员。

(张苏)

(林枫)

1935年12月,北平大、中学校掀起 “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消息传到第十六中学后,中学支部立即组织学生声援。冯光潜宣讲了声援北平学生爱国运动的意义,随之起草通过了《告宣化中等学校同学书》,并决定罢课、上街游行和派代表到宣化各中等学校联系筹备成立宣化县学生救国联合会。学校当局当即宣布了提前放假,胁迫学生尽快离校,接着又将冯光潜、陈焱、李维略等20名学生开除学籍。

随后,张苏、林枫、张伯远等教师被学校解聘,离开宣化。“一二·九”学生运动后,被开除学籍的20名学生中,冯光潜、陈焱等人首先投笔从戎,于1936年参加了由中国共产党主办的东北军学兵队。“七·七”事变后,宣化中学的一些有志青年先后奔赴共产党创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第十六中学的革命活动,极大地鼓舞了宣化城内广大群众的革命热情。随着宣化城内革命运动的兴起,广大乡村人民纷纷行动起来,主动接受反帝爱国教育,不断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和认识,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辟宣化地区的工作打下了思想和群众基础。

编辑:石丽娟

Hash:66e69f7784441af698da618e4c1ff18a5f371576

声明:此文由 宣化生活家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