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福建第一波油菜花开了!

正当北国冰天雪地之时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华安土楼

悄悄迎来了

一场 “早春盛宴”

一片金浪滚滚的花海

漫无边际地在

“神州第一圆楼”二宜楼门前涌动

这些通常在春节后才怒放的油菜花

迫不及待地抢先在隆冬期间怒放

成为一道美丽的冬日美景

走在油菜花田间

古朴的二宜楼与金色花海交相辉映

让你仿若回到久远的土楼农耕时代

邂逅一场跨越时间的奇遇

眼下的油菜

已迫不及待初露峥嵘

春节前后将会开得更为绚丽

漳州、在华安过年的朋友

可以趁着花期来打卡

微风轻拂 花浪滚滚而来

花香扑鼻 仿佛用尽全力在开放

走进土楼田间

引来蜜蜂飞舞在花丛中

漫步在游客步道上

南特色民居五凤楼旁的

一棵樱花

盛装开放 一片红粉

吸引了许多游人驻足、留影

华安土楼景区

福建土楼(华安)·大地土楼群景区,位于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由“土楼之王”二宜楼、“福建土楼博物馆南阳楼、“宜居典范”东阳楼组成,于2008年7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二宜楼、南阳楼、东阳楼的选址、造型、格局处处体现“天人合一”,神形兼备,不愧为堪舆风水的经典之作。

土楼之王——二宜楼

二宜楼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坐东南朝西北,为“乡饮大宾”大地蒋氏十四世蒋士熊所建,素有“土楼之王”“神州第一楼”“民居瑰宝”等美誉, 是第一座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土楼。

土楼研究专家称,二宜楼位置佳,择址考究。该楼背靠蜈蚣山,有“蜈蚣吐珠”之意;面朝龟山,视野开阔,田畴如棋局;左侧狮子山,高耸威武;右侧金面山,绿树繁花,文山华屋;左右“二水潆迥”,来者曲屈,不见其源,去则盘桓,未见其踪。从龟山顶端向蜈蚣山制高点作一条中心轴,二宜楼圆心正好在中轴线上,并位于轴线的2/3处,正位于黄金分割点,位置极佳。

二宜楼空间大,防卫完备。该楼为单元式与通廊式相结合的双环圆形土楼,外环直径73.4米,是“世遗”土楼中单体面积最大的土楼;外环楼高4层、16米,墙厚2.53米,可见石料3900立方米,墙体土方1.2万立方米,木料930立方米;共16个单元、213个房间;内设传声洞、泄沙漏水孔、秘密地下通道、隐通廊、射击窗、灯龛等,创造了古代民居生活居住与战略战术防御结合的典范。

二宜楼文化深,内涵丰富。门额石匾“二宜楼”入选《中华名匾》,“二宜”两字,寓有“宜山宜水、宜家宜室、宜文宜武”之意。楼内共存壁画226幅、593平方米,彩绘228幅、99平方米,木雕349件,楹联163副,俨然是一个民间民居艺术博物馆。而且,内容广泛生动,寓意深远,诸如“洋钟”“洋报”“洋妞”,“九世同居”“天下第一家”彩绘,“乳姑不怠”“送子观音”等壁画,充分体现了修身齐家爱国的优良传统。

福建土楼博物馆——南阳楼

南阳楼建于清嘉庆丁丑年(1817年),坐东南朝西北,位于狮子山下,意含“狮子戏球”,为二宜楼建造者蒋士熊之孙蒋经帮所建。建筑模式与二宜楼相仿,兼有通廊式与单元式特点,外环楼高3层、13.25米,直径51.6米,共4个单元、96个房间,三层设内外双通廊,是全省唯一一座双通廊圆形土楼。

福建土楼博物馆设在南阳楼,由福建省文化厅主办,福建省文物局和华安县人民政府承办,永定县南靖县人民政府协办,于2007年6月20日开馆。该馆分土楼民居、土楼建筑、土楼文化、关爱土楼四大部分,共有展室33间、总面积1200平方米、文物文献1000多件,已确认的国家级文物263件,其中18件是3级以上国家文物。

该馆全面展示了福建土楼的历史文化、艺术审美、建筑科学、社会传承和民俗风情,具备收藏、展示、教育、研究、交流和服务等功能,对于进一步研究中国传统生土夯筑技术,展现福建土楼建筑文化内涵,有效扩大福建土楼对外影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宜居典范——东阳楼

东阳楼位于南阳楼西侧,坐西北朝东南,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系二宜楼建造者蒋士熊之孙太学士蒋宗杞创建。该楼为方形土楼,背靠狮子山,俗称“狮子踏印”。楼体面宽55米,进深28米,楼高2层、11米,主楼房间36间,厅堂4间;两侧护厝15间,为厨房餐室。整个建筑呈前低后高,等级分明,建筑设计构思已由防御为主向追求舒适转化,十分适合居住。

春暖花开

让我们相约世遗土楼

踏上这片土地

漫步于油菜花海

穿梭于樱花树下

探寻早春的乡野气息

来源:华安土楼景区、花样漳州 文旅之声

Hash:406fa7dd4636507586916a6610901a1e8cd3a5f5

声明:此文由 大美福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