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90周年,在VR博物馆传承红色薪火

[亿欧导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或看不懂先烈的舍身,或听不懂国歌的悲悯,但每一个人都应铭记革命岁月的艰辛与荣光,传承薪火。

题图来自“外部授权”

荣光不灭,薪火相传。

寒苦竭蹶的八年抗战,是从绝望到希望的旷世创举。作为后代,虽难以体会其中艰辛,但我们仍能从历史中窥得些许,感悟先烈的精神,传承红色薪火。

九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从指尖穿透时空,在VR博物馆跨越回那个峥嵘岁月,触摸革命历史,传承抗战爱国精神。

在9.18纪念日九十周年之际,贝壳找房联动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以及全国九大爱国博物馆,在VR博物馆中上线了爱国专题展厅。通过数字化技术,贝壳找房把那段岁月以更便捷的方式展现在大家面前。

本次爱国专题系列展馆,涵盖九大红色博物馆,包括有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香山革命纪念馆、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将台堡红军会师纪念馆和李大钊烈士革命事迹陈列室等。

除了通过VR空间回忆历史,观众还能在展厅内听到抗战亲历者的声音。

在本次活动中,贝壳特邀三名抗战老兵作为特约讲解员,同时还从近千名报名的退伍军人、军人家属、爱国青年中挑选了7名志愿者,志愿者将与三位老兵一道,共同在VR线上空间带领观众回忆历史,铭记珍贵的民族记忆。

三名抗战老兵分别为抗战英雄饶国华将军之女饶毓琇(90岁)、新四军靖江独立团印余生(90岁)、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张文辉(98岁);他们将担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三大VR博物馆的特约讲解员。

参观VR博物馆的用户,在观览过程中都可以听到老兵的整体介绍,点击部分展品,也可以触动老兵语音,让抗战亲历者讲述历史,让历史的声音穿透时空。

三位VR博物馆特约讲解员(九旬老兵)简介

1)饶毓琇,著名抗战烈士饶国华之女,现年90岁。

饶国华,生于1894年12月,四川资阳县台乡张家坝人。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三集团军二十一军一四五师中将师长,主动请战,率师出川抗日。1937年11月30日在安徽广德县对侵华日军作战中牺牲,时年四十三岁,牺牲后,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

四川省人民政府报民政部批准,于1983年9月17日追认为烈士。2014年,入选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发出公告,公布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饶毓琇,现年90岁、离休干部、中共党员(党龄69年);2015年受邀到北京参加了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大典。

2)新四军代表:印余生

今年90岁,12岁时加入新四军儿童团,担任地下情报侦察员,以卖烧饼潜伏在日军阵地内部,探听鬼子消息。两年多时间里,我送出的情报帮助新四军炸掉城里两个碉堡,炸掉了三个乡镇碉堡,给鬼子打击很大。1947年下半年,我调到苏中军区靖江独立团特务连侦察班当侦察员,后转入华东军区野战军,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新中国成立后,选调为空军,是上世纪50年代华东军区首批飞行员。

3)八路军代表:张文辉

现年97岁,山西人。

抗战期间,1937年参加八路军,在“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和“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以及太行山抗日根据地。作为工兵在左权副参谋长的领导下参加过黄崖洞保卫战,多次炸毁日伪军的据点等。

离休前任四川省自贡军分区司令员。

2021年建党100周年华诞,荣获了中国共产党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VR博物馆技术解密

与市面上“滥竽充数”的VR产品不同,贝壳找房的如视团队基于海量房源空间数据基础,利用深度学习代替人工,通过设计合适的神经网络,充分利用全景图区别于普通图片的特点,用神经网络结合传统方法求解深度值的近似解,从而实现了良好的三维重建效果。

为了能让本次红色展厅有更好的沉浸代入感,如视团队使用自研的采集硬件对博物馆进行了三维扫描,然后通过如视的能力自动处理和加工,获得博物馆的等比例数字化复刻空间。如视会将博物馆介绍与重点文物展示在VR展厅内,让信息能够在三维空间里呈现,观众可以在VR内进行访问交互,边走边看,有更好的沉浸带入感。

与居住场景相比,博物馆的空间非常大,动辄数千甚至上万平方米。同时博物馆内拥有不同的光源情况,如果仅使用前期采集到的原始VR数据可能会有很强的视觉体验差异。想要避免这种差异,就得靠后期处理,从全局的角度来智能调整每一个点位的图片的色温和白平衡,保证在整个VR里面用户的视觉感知是一致的。

在采集的过程中,设备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伽罗华使用了激光模组进行远距离采集,对比其他VR采集设备,伽罗华采集误差率更小,单点位采集距离以及抗强阳光能力都要优秀得多。据介绍,伽罗华的空间测量误差率达到了0.4%,为世界领先水平。

有了前期采集的三维数据之后,工作人员还要将零散的空间拼接起来,真正组成一个完整的数字空间。具体来说,单点位采集射程有限,因而要在博物馆内的不同位置采集三维数据,然后在模型上进行贴图,并且通过后期处理保证用户拥有一致的视觉体验。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量非常庞大,所以大多通过如视自研的软件和算法进行智能化处理。

到了最后一步,为了让用户在这种超大空间场景里的VR体验更加“丝滑”,如视团队也对访问端进行了技术架构升级,减少延迟和卡顿。

对如视来说,空间采集和重建能力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技术了,所以从采集、处理到真正上线,大约只需要一周的时间。

与VR博物馆第一期项目相比,本期爱国主题VR博物馆还完善了内容标签打点功能,VR场景内支持添加语音、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维度标签,更立体地展示展品信息,给用户更好的线上逛展体验。

与此同时,第一期VR博物馆的特色功能“VR带看”继续保留,观众可以随时随时发起“带看”,邀请千里之外的亲朋好友“云”聚VR博物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或看不懂先烈的舍身,或听不懂国歌的悲悯,但每一个人都应铭记革命岁月的艰辛与荣光,传承薪火。

Hash:c9cf389a453e2c706e06048dbf068382b7afffb0

声明:此文由 亿欧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