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快讯》:我市古戏台建造工艺独具匠心 千年传承自成一派

我市古戏台的建造自成一派,自唐宋元时期 戏台就是非常神圣的场所,其功能主要是针对宗祠、寺庙,戏台演出是也只针对祖先和神仙场所,平时不对外开放,一般平民是不能踏足的,除了庙会祭祖。自明代永乐,宣德以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资源丰富的鱼米之乡孕育着勤劳的乐平人,他们对生活热爱使戏台逐步走向民间,古戏台文化技艺不断传承发展,独具匠心。

图片来源网络

现场选址,堪察地形地貌确定朝向,风水大师择日营建。皆注重人与环境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理念来布局,策划,施工。

画线凿眼做榫卯

古戏台向有“上梁”之俗。上梁之日,村中做酒设宴。上梁时,吉炮轰天,观者甚众,木工以鸡血祭梁,东方披红拜梁。

披红立梁

藻井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手法,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状。它起到扩音,美观等作用,形式各异的藻井对尺寸比例的要求十分严苛。

制作藻井

戏台精雕细琢,精而巧,不仅结构复杂,造型精美,布局合理,而且设计充分而理性,线条变化中求统一,整体营造出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在建筑学、美学等领域,都有着极高的价值,这就是我们乐平的独有的雕塑特色。

细节雕刻

瑶池蟠桃盛会

三打祝家庄

吉祥如意暗八仙

现代人用手中的技艺,守护着传统。古戏台制造,用它独有的特质,演绎着从现代到传统的美丽“穿越”。

文章来源:乐平广电

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删除!

Hash:7b7b0cf6aa5bb00d9b96e2d913fd30ee52b31d88

声明:此文由 乐平万友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