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池州这所小学被国际组织命名为“湿地学校”~

东方白鹳班、白鹭班、熊猫班……

贵池区墩上中心学校茅坦小学

以这种方式给自己的班级命名

已成为该校6个年级8个班300余名学生的共识

他们多年以来,走进十八索

保护湿地,爱护鸟类

让十八索湿地保护区成为了候鸟栖息的家园

孩子们的行动,得到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等单位高度赞誉,茅坦小学在今年先后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示范学校”,被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授予“湿地学校”。

“大雁的生活习性有哪些?”老师的话音还未落下,同学们个个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迫切地想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是12月12日上午,茅坦小学二年级科普课上所发生的一幕。他们通过类似于这样小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大自然这个大课堂,在大自然中获取感性认知和体会,又回到小课堂,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形成作文、绘画等,而后又以各种形式,做保护大自然的宣传员。孩子们以自然为素材,以天地为课堂,这也正是墩上中心学校校长魏来宝主张的“从小课堂到大课堂”的办学方向,“努力办一所小学中的‘大学’”。

据了解,十八索省级湿地保护区内,湿地植物种类多样,栖息鸟类有121种,其中水鸟64种;每年来此越冬的水鸟达10000多只;冬季在此栖息的主要是雁鸟类冬候鸟,夏季主要是鹭类,它们在此繁殖和栖息。

▲走进湿地,听保护者讲故事

茅坦小学毗邻十八索省级湿地保护区,在湿地保护教育宣传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墩上中心学校副校长施天鸿认为,通过学校开展湿地和鸟类保护教育宣传,让学生从小接受湿地保护教育,并通过小手牵大手,带动家长参与湿地和候鸟保护工作,是保护湿地的重要和有效手段。于是,每年的世界湿地保护日、爱鸟周等节日到来之前,茅坦小学都要组织学生进行爱鸟签名、保护湿地宣讲、观鸟等相关活动,让保护意识在孩子们的心里扎根。施天鸿说:“我们的师生几乎都居住在十八索湿地周边,开展保护湿地活动具有明显的优势,我们的做法也得到了家长们的肯定和支持。”

茅坦小学校长周骏说:“目前,保护湿地已成为我校300余名学生的行动自觉,他们有的连自己的父母到湖里芡实都去阻止,因为芡实割掉了,前来越冬的候鸟的食物就少了。”孩子们的保护行动,已成为“大课堂”上的一道风景。去年5月份,孩子们就为自己的学校摘下了“茅坦十八索湿地学校”的桂冠。今年4月份,茅坦小学还与加强安徽省湿地保护体系管理有效性项目管理办公室、贵池十八索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签订了湿地学校共建协议,以此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科普宣传教育工作。

责编/徐世海

Hash:00f338cb75b717ad58049e047148fcf73be4f728

声明:此文由 文明池州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