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发现西汉古墓,引发考古界轰动,专家称:木头就价值150亿

荀子.礼论》:“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纵观历史,古人素有“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和厚葬传统,因此帝王将相们为在死后继续享受奢靡生活,通常都会将大量珍宝财物做为陪葬品葬入自己的陵墓之中。在历史上,西汉墓葬无论是规模形制还是陪葬品的丰富程度,基本都是远超历代的。在考古界有这么一个现象,就是汉朝的坟墓基本都是被人挖掘过得,也就是盗墓贼,盗取墓内文物。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全国基本上都在兴修地铁,经常我们在网上会发现某地修地铁时发现古墓,大大小小的古墓是前人留给我们的财富,帮助我们认知当年的历史。今日要同读者讲的是一座西汉大墓。

01

1979年,在我国江苏高邮神居山附近的采石场,居民在采石期间,无意发现了许多墓砖,上面有许多花纹,颜色呈青色,随后继续采石,突然一处岩土坍塌了,露出了一个神秘洞穴。结合之前无意发现的墓砖,此时居民恍然大悟,可能是在挖掘途中,不小心破坏了,墓室内部的结构,导致墓地坍塌,这处古墓也出现在人们眼前。

村民望向漆黑的洞口,并没有随意进入洞穴探索,而是去找相关负责人,上报相关文物部门,但是在相关人员赶到现场时,古墓附近混乱不堪,墓内文物,也被洗劫一空,村民终究还是没有恪守好底线,发财的思想占据在理智的上风。见到此地的混乱,相关考古人员只能无奈的向警察求援,并且封锁现场,保护好最后仅剩的文物遗迹,最后在当地警察以及相关人员共同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村民们上交了上百件珍贵文化,专家们如获至宝的带回安全场地,进行保护研究。

▲古墓构造

得到国家文物局的相关批准后,考古专家迅速对古墓进行发掘,在考古人员进入墓室,发现墓室内部的结构,精巧绝伦,在墓室内部有许多小型空间,围绕在棺椁周边,如同众星拱月一般,包围着,与此同时,让专家们感觉奇怪的是,此处墓地,没闻到过尸体腐烂的气味,反而是阵阵木材的香气,与往日研究的墓地大不相同,那么说到这里就出现了几大疑问,墓地主人是谁?墓地格局为何如此奇特?考古人员带着这几个疑问,继续展开挖掘工作。在挖掘完成后,整个古墓的界限就清晰了,首先这个墓室以由一个巨方形空间组成,在方形空间中分布了,许多的几何形空间,按照,功能区划分为,吃饭,沐浴,日常生活,仓库等地方,完全就是按照活人的生活习惯进行的空间设计布局。

▲古墓内部空间

02

这种墓葬形式,“黄肠题凑”出自《汉书▪霍光传》是汉朝特有的文化“黄肠题凑”这种方式也只能是当时的王公贵族才能使用,这也侧面说明,墓主的地位,而之前考古人员进入墓地闻到的清香味,是有墓地内的金丝楠木所散发的特殊味道,在此墓中大量使用了楠木作为墓室的框架结构,据专家统计共用了851根楠木,如今金丝楠木的价格接近天价,接近千万,如果把墓中全部楠木卖到市场,150亿元都是保守估计。根据史料判断,墓主人极有可能是汉朝时期的诸侯,这地在汉朝时期属于广陵王的封地,在后续的文物开采中,出土了木渎证实,墓主人为广陵王刘胥。

▲刘胥剧照

03

单独说道刘胥,可能有些人不认识,可说道他是汉武帝的儿子,排行第四,就有很多人认识了,据古籍记载此人,身强力壮,胆识过人,敢赤手空拳跟猛兽搏斗。一身勇武,但却胸无城府,平时喜爱到处惹事生非,汉武帝很讨厌他。到公元前117年,刘胥被封为广陵王,来到自己的封地,可他却心生不满,他想当皇帝,有野心,汉武帝明白其心中所想,把皇位传给刘弗陵,也就是后来的汉昭帝,是刘胥的弟弟,弟弟登基后对刘胥各种赏赐,甚至把他的儿子封侯,可谓是仁至义尽,可刘胥并不领情,多次请女巫诅咒自己的弟弟。

▲汉武帝刘彻画像

再到后来,刘胥曾经请女巫诅咒皇帝的事情败露,因为害怕事情进一步扩大,下令铲除了所有和此事相关的人。可是,当刘胥自以为高枕无忧时,还是被皇帝知道了,也向皇帝交代了全部事实。后来刘胥家中,自缢而亡,皇帝因为感念感念刘胥临死之前的忏悔,同意让他用广陵王的身份下葬,允许使用皇家贵族独有的黄肠题凑。

▲金镂玉衣

结语

如今的文物价值,不可估量,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有着非凡的意义,文物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历史,理解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文化,因此保护好文物,是每个中国人应该做到的事。

Hash:b268a4b108691037fe79646e7a31cd61a3b555b2

声明:此文由 古谈说史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