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少景美的古镇等一场与你的相遇

每个镇子都有一个过去,每条巷子都有它的故事。一片瓦、一丛苔藓、一堵土墙、一块石头、一排竹篱笆、一个茅草屋和古朴风景中的人们,这是古镇的简单构成,也是吸引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寻觅它的原因。来到古镇,行走在青石板路上,听两旁流水潺潺,感受当地的民居和古镇人慢节奏的生活,让旅人洗清城市快节奏带来的疲惫感。预约好美丽的心情,到人少景美的古镇来场意外的相遇。

本报记者 刘胜男 整理

开化台回山桃源村:油菜界的“布达拉宫

三四月份的江南,田间地头处处盛开着的都是金灿灿的油菜花,开着车穿行在一片花海中,那份美妙也只有深陷其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作为钱塘江的源头,三月的开化,油菜花浓,走在乡村小道或是漫步山间,四处是灿烂的花黄和扑鼻的花香。这里很宁静,少有人打扰,鸟鸣就在耳畔,还能听到山水叮咚。

三月是开化台回山桃源村最美的时候,当你抵达桃源村,看见缕缕烟云在山中穿行,幢幢房屋忽隐忽现,演绎出最完美的人间仙境。声声鸡鸣,欢欢狗叫,高高的楠木,潺潺的溪水,几个妇女在青石板的水埠上洗衣。那雕梁画栋的廊桥,几个老人在悠闲地吸着旱烟,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如果觉得这还不够,可以去长虹乡台回山村的梯田瞅瞅,一层层如链似带,从山脚盘绕到山顶。放眼望去,金灿灿的油菜花铺满梯田,层峦叠嶂、连绵起伏,十分耀眼!而位于半山腰的山村,颇有“江南小布达拉宫”的意味!随便按按相机,就是一幅油画大作。

当然,开化台回山不只有花,更有茶。每到春茶开采季节,每家每户的儿子媳妇都会留下来帮忙采茶,直到春茶结束,家里还弥漫着阵阵茶香。所以,如果三月来到开化,不妨去农民家里喝口茶,感受来自当下的恬然。

洛古河村:黑龙江源头第一村

洛古河村端坐在黑龙江的源头,西面是内蒙古,北面跨过黑龙江就是俄罗斯,被称为“黑龙江源头第一村”。这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小村庄共有200人左右,40几户人家沿着黑龙江排开,一条沙石路从村中穿过,路两边清一色“木克楞”建筑,据说这种建筑冬暖夏凉,很适合高寒地区的人们居住。

这个100多年历史的小村庄,如一个原生态的乡村部落,清一色的土木建筑沿着黑龙江南岸依次排开,室内都砌有火墙用来取暖,室外全用泥土、草屑涂抹房墙,看上去十分结实,冬暖夏凉,简约舒适。初次置身其中,有穿越隔世之感,像是回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农耕生活……

太阳升起,暖暖的光线照在窗上,让人收获一种震撼的冰花之美。炊烟升起,马爬犁纷纷套起,沉睡一夜的村庄开始展现它特有的生机与活力。洛古河的雪大、雪美,常常深及膝盖,它纯净、洁白得让人不忍踩踏,感觉像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童话世界。看着那白雪覆盖的村舍和田野,体验着含有阳光气息的味道,让人温暖而陶醉。

洛古河的夜色美丽、梦幻。夜空星罗棋布,大的、小的、近的、远的,争相闪烁;月光静静地映照着雪夜的村庄和田野,更增加了一分朦胧的诗意。100多年过去,浓浓的乡愁在千里冰封的洛古河冷藏着,并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农家的祥和气息、腊酒香味从朴素平和小木屋里弥漫开来,吹拂到脸上,油然而生一种熟悉而又陌生的亲切感、幸福感,像是看到了孩提记忆中的母亲和灶台。

查济古镇:烟雨徽州的千年民居

关于查济风光,有诗赞曰:“十里查村九里烟,三溪汇流万户间,寺庙亭台塔影下,小桥流水杏花天”。查济村庄,规模很大,似乎在建村时不曾有过整体规划,整个村子显得有些零散,像个迷宫,数不清的巷子,让你不知身在何处。街道像是已经走过,却又新奇。巷子处处相通,七弯八拐终有出口。脚下清一色的石板路,踩磨得溜光锃亮,记录着古老的印迹。

行走在千年古镇査济,从你踏进村口的小桥就会发现,与其它古村落相比,这里依然保留着那份静好岁月,仿佛处子之身。人是洒脱的,建筑是静默的,交织成查济独特的气质。查济至今还保留着众多元、明、清建筑,如被称为一绝的砖木石“三雕”、古色古香的“爱日堂”和“德公厅屋”,水楼一体的小桥红楼、星罗棋布的飞檐翘角……沿河溪上下,一连串的桥,拱桥、平桥洞桥,古意盎然。

徜徉在寂静的青石板路上,两旁的阶梯墙兀自孤傲,却给人淡然素雅的徽州梦;穿过寂寥的小巷,总能瞥见端着碗坐在门口吃饭的身影,这样的画面真实却又仿佛来自好几个年代之前;视野开阔的小角落,也有着无数艺术的惊喜,作画的人一笔一划勾勒着各自的心情……

玩味迂回的巷道、历经岁月风蚀的青石板小路、看小桥流水旁浣衣的妇人、拨弄缠绕悬垂的藤蔓,你也会成为一幅徽韵水墨画的主角。査济的街头巷尾,一切都是随意的,溪边商铺的老板很少叫卖,愿意买你就买,不愿意就算;缠着大树的藤蔓、数百年历史的老屋也是随意的,历经岁月变迁,没有改变。

黔阳古镇:失落的湘西第一古镇

相比于名声在外的凤凰古城,湘西南黔阳古城没有那么大的名气,但其城内风光却毫不逊色于凤凰,大文豪王昌龄的经典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就是诞生于此,这里也是军统特务的培训基地。这个两千多年的小城,离凤凰古城近在咫尺,却鲜有游客前往。

黔阳古城内县衙、书院、文庙、武祠遗址、古客栈、亭台楼阁、祠堂戏院等均保留完好,大红灯笼和青灰色的石板路形成了湘西特有的风光画卷。在这里,到处有丁字路,古街铺青石板,民居排列密集。店铺鳞次栉比,过街拱门层叠、巷子曲里拐弯、窨子幽深曲远,还有高高的风火墙、翘翘的屋檐角、雕花的木窗户和古朴的柜台子,都记载着古城年代的久远。

来到古城,第一个要看的当然是位列“江南四大名楼”之一的“诗家天子行吟处”——芙蓉楼。建筑构思巧妙,比不上皇家园林的豪华气派,也没有苏州园林的优雅姿态,但实实在在地展现了湘西地区小家碧玉的风情,宛若清秀佳人一般,散发出淡淡的韵味。这是一座全木重檐歇山顶结构古楼,外檐16根立柱、内檐8根立柱支撑,分上下两层,地面为青砖拼花,窗门俱镂空雕花,花则为芙蓉戏凤。相传此处曾有芙蓉仙子月夜吟诗弄凤箫,王昌龄便在此掘池、筑楼,皆以芙蓉名之,或宴宾会客、把酒赋诗,或问政抚民、苗汉同乐。

Hash:2d4756114a496d61165585f251b7525d4ae010cb

声明:此文由 大众网_discard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