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最寂寞的渔村,被植物“吞噬”,空无一人却美成仙踪童话

回首过往,好像大部分的旅行都是一个人来来去去的。当旅行成了工作的一部分,当认识了一些驴友,当有了伴侣。最后一次的独行,竟是去了浙江舟山嵊山的无人村。

说起来,去那无人村,也算是一波三折。天气不好,上不了船,到了嵊泗,依旧登船,等到了嵊山,已是四天后。但依旧卯着心思想去去探一探这被网络上说的神秘而可怕的无人村。

嵊山无人村,其实名为“后头湾村”。在嵊山岛东北面,打一两面包车过去20分钟左右的样子,沿着海岸往上走,便到了这个村子。我的时候,或许是平常的日子,又或者是中午的时刻,并没有什么人。

日光很烈,脚下的路也是深深浅浅,从停车的平台,下坡,走过一段土路,才到了这村子。站在最高处,望向远处,真的是“大自然吞没的中国渔村”一点都不假。

满眼的绿色中,土黄色的楼房竟成了点缀。

沿着小路,一阶一梯向下走进这个无人的村子,被大自然淹没的村子。

虽是个无人村,但村子中的楼房基本都是2层的小楼,可见这村子建立时,该是个富裕的村子。只是,今时今日,或许说,又为何成了这无人的村子呢。

网上鬼神之说,我是不信的。想着该是不足够支撑渔民们的生活,才会搬离这个曾经位置极好的渔村吧。

其实在50年代的时候,这后头湾村曾是当地最富裕的渔村,这个渔村的渔业资源很是丰富,村子前的海水中蕴藏着大量的鱼产品,村子中的渔民靠这些海产渔业足够生活的很好。到了60年代末时,渔民们开始在这里建造房屋,而楼房一一幢比一幢高,一幢比一幢豪华。

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近处水域的海产品越来越少,而再远处一些也不能满足渔民的需求了。于是,村子中的渔民开始造大船,去更远的海域出海。当然问题也出现了,渔船大了、也多了,而村子的码头处却不足够来停靠,渔需物资的补给等等也只能到山那头的岙码头去进行。

或许是生活的需求慢慢的渔民迁出了后头湾村,去了更方便的镇中心生活了……直至最后后头湾小学迁走,整个渔村便真正的冷清了下来。

后头湾村,最辉煌的时候曾有3000多人居住,到如今人去楼空,在此居住了近30年的瑞安高楼人林发枕一家三代,就是“无人村”最后一批守望者。

爬满藤叶的楼房,或许是后头湾村当下的样子,却任是岁月怎样流逝,也是没法淹没它曾经的辉煌和人声鼎沸。临山而建的房子空无一人,与墙外遍布的绿油油爬山虎相映成趣,以致有人形容这个“被绿叶占领的无人村”“宛如仙踪童话”。

这或许是一处别样的“童话之地”,但虽后头湾村曾经居住的渔民们而讲,那里也是积攒了他们从小船捕捞到大船出海的情感和经历,是我们这些外来人不曾体会到的。

这个海岛上的老渔村,面朝大海却日益荒废,此去经年、人去楼空,随着时间的流逝,变成了如今的“荒村”。当我一个人用一下午的时光悄悄地走在这个房屋爬满植物地村子里时,除了寂静便是荒凉,是一种别样的感觉。

高高低低的楼群依着山势而建,细细地去打量那斑驳的石墙,除了岁月的味道,我似乎还能看见这里曾繁华一时。踩着被废弃的农田,莫过我膝盖地野草,让我一度不想前行,我走一条游客不曾走的路,我内心平静地没有一丝波澜,只是想走近这个村子,一探究竟,别无他想。

离开时,在村外平台处等车子来接,夕阳在海平面上……好像,我做了一场很久的梦。

小贴士: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嵊山岛后头湾村

路线:任何地方——舟山本岛沈家门半升洞码头——嵊山

Hash:7baff57371d6907737a64db9b14ec98146397744

声明:此文由 乍暖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