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香炉的一座山,峰顶不过三四米,悬崖环绕,好奇亭子咋建立的?

香炉峰,与大禹陵所在的会稽山相连。它是会稽山诸峰之一,相传山上有"金简玉字之书",夏禹发之,得"知山河体势",终于治平洪水。

香炉峰高 354 米,峰顶数十米见方,形似香炉,峰由此而得名,这是一处佛教寺院与风景名胜兼有的游览胜地。

香炉峰在绍兴人眼里不仅仅是一座山,它是海拔354米南天竺境地;是形似香炉的越中12胜景之一;是每逢云雨雾迷朦,烟霭缭绕的“炉峰烟雨”。

是香客云集的福祉圣地,是许多人眼中的另一个绍兴。 每个绍兴人心中都有一座香炉峰,让我们用春夏秋冬讲述一座山与一座城的故事。

从大禹陵南有轿路、螺狮旋、口山路三处可上山,海拔354米。从峰北螺狮旋启程,过南镇殿,拾阶1508级,经一号亭、二号亭、三号亭、青翠亭等数亭,一路登攀可达峰顶。真如王十朋所谓:"郁郁苍苍、岩岩嵬嵬,磅礴蜿蜒",大有"天柱可梯"之感。

三号亭在香炉峰的西岗上,由此向东,坡度虽有减缓,而险情陡增。但见峰顶巉岩突兀,形似鲫鱼背(俗称瘦牛背),最窄处不过三四米,而两旁则是悬崖峭壁,深下见底。

这样的险境,大家都很好奇,古人是怎么建立了?一砖一瓦怎么运送上去的?

Hash:b516e0059b89efa07cfe99a6aeca3ce5ad465d45

声明:此文由 百家旅游官媒自媒联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