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钱氏家族”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奠基人——錢 鏐在中国近代,有一个家族人才辈出,呈现“井喷”,表现很是瞩目,他就是钱氏家族。近代这个家族出了很多名人,像自然科学方面有钱三强、钱伟长、钱学森,被人称为“三钱”;文史哲方面有钱玄同、钱基博、钱穆、钱锺书等等。而且,钱家大约是出院士最多的家族,仅无锡钱家便出了10位院士和学部委员——台湾中研院院士钱穆,中科院院士钱伟长、钱钟韩、钱临照、钱令希、钱逸泰以及江阴钱保功,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钱鸣高,中科院学部委员钱俊瑞。他们都是五代时期吴越国国王钱鏐(被称为“钱王”)的后代,钱鏐祖孙三代,五位国君,以其卓越治理,使吴越国富甲江南。钱镠的33个儿子多半被父亲派往江浙各州,钱氏家族很快繁衍开来。据民国年间编撰的《钱氏家乘》记载,国内有迹可循的钱氏宗脉有100多支。自钱王开始,钱家历朝历代皆有俊杰,很多状元,无数进士。

为何钱氏家族能够一直延续至今,而且还能代有才人出呢?钱氏家族家风严谨,是一个书香门第,注重教育,并有《钱氏家训》和《武肃王遗训》传世。《钱氏家训》是一篇无价的宝典,是钱家先祖后唐时期吴越国王钱镠留给子孙的精神遗产。钱鏐在临终前,曾向子孙提出了十条要求,被后世称作《武肃王遗训》。钱氏家族把遗训和家训在钱家代代相传,成为人才辈出的不竭动力。《钱氏家训》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大部分,对钱氏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国的思想行为,作了全面的规范和教诲。钱王家训中告诫子孙:“爱子莫如教子,教子读书是第一义。”钱氏家族代代克勤克俭,对子孙要求极严,或许是受祖先家训的影响吧!《钱氏家训》中有这样一句——“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这或许正是钱氏家族为这个国家供应了众多巨匠的核心驱动力。钱氏家族的家学、家风、家业就是:父亲永远是儿子的榜样。正因如此,基本上是父亲是一个大科学家,家里的几个儿子也是科学家。钱家依照“继承家学,永守箴规”八字论辈取名,可见钱氏家族对家学、家规的重视程度。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一个家族的环境,才使得钱氏家族代有才人出;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一种世代传承的贵族思想,才使得钱氏家族能够为国家培养出这么多的优秀人才。

在中国,从古至今,基本上都是以家族的形式进行繁衍生息、代代传承的,上到王公贵臣,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如此。在一个大家族中,有着自己的家学、家风、家道、家规、家训,他们就是靠这些来实现家族管理,并使这个家族能够不断的发展壮大、世代传承的。

但是到了近代,中国的家族模式基本消失不见了,而以家庭的形式加以代替。然而,家学、家道、家风、家规、家业都是在家族中不断传承的,而且一个贵族的出现,至少要经过三代人的物质积累和文化沉淀,所以在这种家庭模式下,很难再有贵族出现,很难再去代代传承。面对如此,我们应给如何呢?坤物家族提出了一种新的家族模式——非血亲家族。这个家族由大家共建共享,在这个家族中有着自己的家学、家风、家道、家规、家业,用这些来教育约束家族成员;有着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用来培养人才。通过这些,让后代能继承前一辈的事业,代代相传,并提出“经过三代人的努力,能够培养出一批有贵族思想的人来”的口号。人才的培养靠环境,人才的出现靠教育,只有在这样的一个家族环境下,才能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才能再现像钱氏家族近代这样的人才“井喷”现象。

Hash:f5bc3682e6000c70425530adabf5f6015365b018

声明:此文由 吳越錢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