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上千年的胜迹知多少?

莫干山的名气已经走出了国门,下渚湖的人气也是与日俱增,但是德清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胜景,我来给大家捋一捋,看看你们是否知道!

1、觉海寺

炉烟郁郁水沉犀,木绕禅床竹绕溪。

一段秋蝉思高柳,夕阳原在竹阴西。

——黄庭坚《题觉海寺》

觉海禅寺位于浙江德清县境内,始建于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十年(354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年历史。后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僧彝昌主持建寺,初名“兴善寺”;北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改名为“觉海禅寺”。彼时寺基广阔,东至菩萨桥,西至现德清县三中;东西两塔院;寺宇僧房鳞次栉比;香火堪称鼎盛。

今尚存单据歇顶山门3间、重檐歇山顶金刚殿3间、硬山顶观音殿5间。寺内灵泉池,架有单孔石拱小桥。全寺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1982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千年古刹的觉海寺,保存至今的规模,已属不易。历史上的觉海寺闻名百里,故历代名人如黄庭坚、杨万里、吴潜(左相)、薛昂(左相)、沈浚、何剡、俞樾等都曾临寺,其中常州通判沈浚侍郎何荆,寓居觉海寺,而清代大学者俞樾,还对寺内大殿一些奇闻给予考证。据传连宋康王赵构(高宗皇帝)亦到过此寺,故觉海寺灵泉山后,还曾建有康王祠,(现已毁)是为了纪念这位皇帝的驾临。

2、梵行寺

梵行寺,位于杭嘉湖平原的德清县东部水乡新安镇西庙桥村。据《德清县志》记载:“梵行寺在县城东四十五里苦竹村。唐咸通(公元860—873年)初建,号永恩寺,宋治年二年(公元1063年)赐今额”。已有1150年历史,曾毁于战火。明清时期多次重建扩建。

“梵行”指佛教洁净之品行。1982年被德清县政府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梵行寺大殿进行修缮。相传乾隆皇帝曾经游览至此。

3、文明塔

康熙《德清县志》记载:万历甲午年(1594年)知县连继芳、教谕彭同魁相此为天柱,方建之以塞下流,振邑之文运……民国《德清县新志》卷三·建置志记载:文明塔,在下蘭山之陽。每層塔磚有魁星像。其塔尖聞清道光初被大風吹去。塔下有關聖祠,今廢。以上續侯志。

文明塔,又名“文风塔”,位于德清县乾元镇城北村下兰山东坡(现位于德清县粮食收储有限公司文明塔粮仓内)。塔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由时任知县连继方和教谕彭同魁两人发起建造,三月开建,八月落成,建塔意义为堵塞下流,振兴德清文运,故名文明塔。

1979年底层用水泥封闭,2008年,因塔年久失修破损严重,塔体围廊缺失,塔身砖块时有掉落,塔刹塔檐损毁严重,塔顶树木丛生,德清县博物馆委托浙江匀碧文物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对塔体进行复原并加固,恢复文明塔的塔刹、塔檐及一层塔体的回廊。

文明塔,整体保存基本完好,塔上魁星砖雕精致,1982年列为德清县文物保护单位,是德清县仅存的两座古塔之一。

4、辉山塔

辉山塔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塔高18米,7层6面。塔基由花岗石筑弥座,塔身用砖实砌,每层均有砖筑倚柱和腰檐装饰,塔壁、顶层有砖雕,“南无阿弥陀佛”6字。

辉山塔,又名镇北塔 ,位于湖州市德清县戈亭乡辉山南麓,面临龙溪。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座保存比较完整的清代建筑。1982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维修。

修缮前

修缮后

5、云岫寺

德清云岫寺 ,位于浙江省德清县西南石井山(又名“塔山”)西坡,莫干山经济开发区以东,系临济宗道场。宋淳熙八年(1181年)创建,元至正五年(1345年)重修。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并入龙山寺,永乐元年(1403年)复建,后废圮。万历年间(1573-1620年)僧普容兴复。

1949年后,尚存具有宋朝风格的大雄宝殿以及清朝所建成的金刚殿、配殿、观音殿、藏经楼、齐堂等四十余间,面积2200平方米,其中大雄宝殿的梁架、斗拱用材较大,风格古朴,是研究宋朝建筑的实物资料。云岫寺是德清县保存时代最早、最完整的一座寺院。1985年,经省考古研究所设计,按宋朝风格修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德清的景点很多,文化底蕴也十分深厚,很多胜迹都已历经了上千年。今天就为大家整理到这里了,明天继续为大家推荐德清隐藏的文物古迹,揭开德清人文历史的神秘面纱,让我们每天多了解一点美丽德清。

Hash:4f35edd260df9be58aa46b6d72932a47148ee1c3

声明:此文由 权哥探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