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历史上第一个朝廷绣品女官,开创了顾绣的新局面,被尊称为“针神”!

1

闺阁绣时期

那个时候,她的名字还叫沈云芝。

1874年9月,江苏吴县一儒商沈柳桥,喜添一枚千金,取名云芝。云芝从小便随父亲识字读书,家藏的文物字画,给了她丰富的艺术熏陶。

沈云芝所生活的年代,恰好是苏州“闺阁绣”极为风行的时期,时有“闺阁家家架绣棚,妇姑人人巧习针”盛况。

和苏州的很多女子一样,沈云芝也从小就行女红,学习刺绣(按照江南女子的传统,刺绣就是为自己准备嫁妆)。

在擅绣的母亲影响下,云芝七岁便与姐姐同棚习绣。或许是遗传,或许是天赋,小云芝八岁绣了一幅《鹦鹉》,绣面精美至极连邻居都惊叹不已。十六七岁时,花一般年纪的云芝则更以绣艺闻名乡里。

当时的苏州,常有清宫派遣专人来置办丝织绣品,剔选甚为严苛,许多人家绣品都被淘汰,唯独沈家母女绣品备受青睐。

2

仿真绣萌芽期

1893年,19岁的沈云芝嫁给了晚清的举人余觉,一位大她六岁的教书先生。

余觉喜欢读读写写,擅书画,还善经营。婚后,余觉帮沈云芝设计画稿,以画为针,教沈云芝中国画的画论、画理,让沈云芝以针为画,作品较闺阁时期仅为嫁妆而作更多了些灵气。

夫妻间的伉俪互补,琴瑟和谐,同研共进,画绣相辅,使云芝的绣艺提高很快,其作品俗雅共赏,渐入艺术画绣之圣殿。

沈寿丈夫余觉

当余觉从苏州到上海教书的时候,沈云芝是跟着一起去的,这时候她就见识到了西洋画。

她发现西洋画不仅是要形似,而且还要光似,在余觉的指导之下,她琢磨出:“影生光,光有阴阳,当辨阴阳”。

所以在这之后,她的刺绣开始有了透视感,仿真绣开始萌芽。

从那以后,她便叫“沈寿”了。

慈禧太后

三十岁到四十岁,是沈云芝面临的一系列机缘的时期。

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十月,是慈禧太后的七十寿辰,清政府谕令各地进贡寿礼。

沈寿绣神指罗汉

沈云芝夫妇一起请友人画了《八仙上寿图》和《无量寿佛图》作为蓝本,然后精心勾勒上稿,成品绣出来后极为精美,作为上贡的贺寿之礼,再合适不过了。

沈寿绣黑髭罗汉

慈禧见了之后,果真“龙颜大悦”,对沈云芝的技艺非常赞赏,称为“绝世神品”。除授予沈云芝四等商部宝星勋章外,还亲笔书写了“福”“寿”二字,分赠余觉夫妇。

从此,沈云芝更名“沈寿”,其丈夫余觉也改名“余福”。

《寿字绣片》沈寿

3

仿真绣成熟期

1905年,沈寿夫妇受朝廷之命赴日考察,考察期间,因日本刺绣而触发灵感。

回国后,在原所学苏绣顾绣基础上,将中西绣技的精华融合,加上自已摸索出的新针法,独创出了“仿真绣”。

1907年,清廷按慈禧谕旨在京城设女子绣工科,沈寿被任命为总教习,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廷绣品女官。

仿真绣《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

1911年,意大利都灵博览会开幕,沈寿以仿真绣《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一举夺魁,荣获最高荣誉奖。意大利皇后对沈寿的作品爱不释手,亲自致函慈禧,赞誉沈寿为“世界第一美术家”,颁赠嵌有皇家徽章的钻石金表一块,并酬谢2万元意币。

1919年依据美国歌舞明星倍克的肖像绣成《美国女优倍克像》

消息传出后,各国报纸竞相登载,沈寿因此享誉海外,她所创“仿真绣”开刺绣艺术一代新风,把我国的传统刺绣推向了一个划时代的新阶段。

借着这些机缘,沈寿也广泛地捕获吸收了西洋画的一些技巧。

仿真绣《耶稣像》

“意大利皇后像”闻名世界后,沈寿开始到日本游学,并到意大利、旧金山巴拿马去参加博览会。后来又绣出了《耶稣像》,获巴拿马博览会金奖。后张謇以13000美元购回,收藏于南通博物馆,惜于抗战时期损失。

到这个阶段,她的仿真绣就非常的逼真,立体和鲜活,比起平面的油画和真人的相片,更有呼之欲出的立体感,在这个时期仿真绣成熟了。

4

开创刺绣教育先河

辛亥革命后,绣工科停办。

沈寿于1912年10月迁居天津,开办了一所自立女红传习所。1914年,张謇(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在江苏南通创办女红传习所。沈寿应聘来到南通,担任了所长兼教习。

《马头》

沈寿不仅是个杰出的刺绣艺术大师,而且也是个出色的教育家,她开创了我国刺绣教育的先河。

女工传习所学员上课情景

在工艺美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方面,沈寿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母女口口相传和师徒一对一传习的陈规教法,她参照当时南通女子师范的教学,加上自己在北平女子绣工科、天津刺绣传习所等地进行教学的经验、体会,又糅合赴日考察时学到的日本工艺美术教育的先进做法,为南通女工传习所制订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育体系。

能在女子社会地位低下的封建社会,创建女工传习所,已经很不容易的了。

因此,办学费用这方面,得不到国家的任何帮助,皆由张謇个人捐资。沈寿当然也明白这一点,为了早日将事业办成,她多次辞谢校董为自己加薪,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了传习所的刺绣教育上。

不光有对于刺绣这一领域的匠人精神,沈寿还有对于艺术的更高追求。

在女工传习所,沈寿除了向学员教授刺绣技艺,还要求学生认真学习现代绘画知识,掌握光影效果对仿真绣作品的影响。

沈寿绣执杖罗汉

绣花、绣山水也有阴阳之分,向阳面为阳,背阳面为阴,一朵花、一座山、一棵树、一池水,自然中它们是什么样,就得照着绣成什么样,这是仿真绣的基础与核心。

她还让刺绣不再单纯按画刺绣,而是要求学生把被绣物放在面前观察,对照实物来绣。绣花卉时,她就摘一朵鲜花插在绷架上,让学员一面看花一面绣;绣人物时,她侧重要求把人物的眼神绣活。

为了将自己所创“仿真绣”能为学生掌握,除了正常授课解惑外,即使在病中,沈寿也让学生围榻听讲赋色用线的道理。在她的精心教诲下,南通女工传习所培养出了许多大师级的苏绣人才,而苏绣中的“通绣”,也逐步形成了“细、薄、匀、净”的风格。

沈寿这种学刺绣注重写生的教育方法,是中国传统刺绣教育中从来没有过的。对于这种开创先河式的创新,我国著名美术大师刘海粟对沈寿曾有过高度评价。他赞叹说:“中国第一个画素描的,不是我刘海粟,而是沈寿。她是用绣针画出的素描。”

5

沈寿与张謇的友谊

张謇

在南通女红传习所教学期间,沈寿遇到了对她人生最后阶段很有影响的一位贵人——张謇。他们因“刺绣”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张謇、沈寿等与女工传习所第一届研究班毕业生合影。前排左起:施宗淑、沈立、张謇、沈寿、金静芬

在刺绣教育上,沈寿通过教学,带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刺绣弟子。她还向张謇学会了写诗,绣出了《古观音》《四罗汉》《倍克像》《文蛤图》等一批传芳后世的著名绣品……使自己的文学素养和绣技,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在她后期的作品中,你会看到刺绣在空间上面布局更文雅,并且结合画、书法后的绣图更具人文气息。

在生活和传习所的经营上,张謇则给了沈寿无忧和坚实的后盾。沈寿曾在连续紧张和繁重的教学、绣织活动中不堪重负病倒,张謇心急如焚,不仅请来名医为其诊治,还将博物苑的谦亭小院,借给沈寿暂住疗养。为感谢张謇的知遇之恩,沈寿精心以发作绣,绣得“谦亭”一幅相赠。

女工传习所东侧“濠阳小筑”建成后,为方便沈寿就近教学授课和静养,张謇又将小筑一半借出,让沈寿及女儿念慈、侄女粹缜住过去陪伴照顾。张謇与夫人吴氏还常去探望、照顾,使沈寿深为感动。

沈寿侄女、著名政治活动家邹韬奋妻子沈粹缜曾如此评价说:“如果当年没有南通张謇努力支持,沈寿就没有那么大的成就。”

这或许就是志同道合的人之间的“惺惺相惜”与“互相扶持”吧!

《雪宧绣谱》

1918年,沈寿再度身染重病,因“惧其艺之不传”,张謇在延请名医为其治病的同时,提议由沈寿口述,自己亲自记录并整理其刺绣艺术心得,共同完成一部刺绣史上最完整的刺绣工艺和理论书籍——《雪宧绣谱》

《绣谱》编纂期间,沈寿强忍病痛折磨,将从绣生涯中30余年钻研的“一事一物”“一针一线”口授给张謇,张謇记下、整理后再念给沈寿听,修改时“且复问,且加审,且易稿,如是者再三”,终于积数月功而成就。作为沈寿毕生艺术实践之结晶,《绣谱》“无一字不自謇书,实无一语不自寿”。

全书共分绣备、绣引、针法、绣要、绣品、绣德、绣节、绣通八大部,书中对刺绣工具、劈线、各种针法的操作及运用、绣线的色彩、光线的处理、刺绣艺术家应有的思想品德、艺术修养、创作方法乃至保健卫生等,都作了系统精辟的阐述。

《牧羊图》

1918年底,《雪宧绣谱》这一刺绣理论巨著终于完成。而沈寿因患肝郁腹胀之症(俗称鼓胀病),当时“中西名医皆束手”,于1921年6月8日(农历五月初三)病重逝世,时年47岁。

根据沈寿生前的愿望,张謇将她安葬于南通马鞍山墓地,墓门石额上镌刻着张謇的楷书 “世界美术家吴县沈女士之墓阙”。墓后立碑,碑阳镌刻着张謇撰写的《世界美术家吴县沈女士灵表》,碑阴雕刻着沈寿遗像。

沈寿墓,张謇亲题“世界美术家吴县沈女士之墓阙”

大师已去,艺术长存。(来源于网络)

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三楼顾绣工作室,有这样一群继承了沈寿大师艺术意志的人,每天飞针走线默默耕耘,让顾绣这门古老的手艺继续焕发新的生命力……

我们还开设了顾绣、绒绣、团扇刺绣等多种手工课程,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报名你感兴趣的课程~

Hash:d09e4c381315280b1c34a9a4dd0afe2ee2f3119e

声明:此文由 工艺美术设计服务平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