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南通博物馆馆长一起寻找会“唱歌”的风筝!非遗之旅一日游,含亲子门票+午餐2份+板鹞制作+帐篷租赁+射箭+卡丁车……

非遗之旅

点击下面小程序立即抢购!

到海边,和博物馆长一起寻找会“唱歌”的风筝

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漫长的岁月中,人们用独有的生存智慧创造着宝贵的文化财富。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中的一种,凝结着祖祖辈辈的智慧,承载着当地的厚重文化。假如非遗文化会说话......它们一定会诉说着它们在被传承的时候是多么的不易。然而这一次,MOUMOU海岛农场将用一场会说话的非遗,来描绘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

01.风筝界的“LV”

2006年5月20日,南通板鹞风筝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板鹞风筝南通市独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起源于北宋年间。中国风筝素有北鸢南鹞之称,板鹞风筝是南鹞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因其造型如一平板而得名。它融扎裱造型、配色绘画、音律设计、“哨口”雕刻等工艺于一体,放上天,“得风则鸣,其声随风抑扬”,故有“空中交响乐”之美誉,全国绝无仅有。板鹞硕大无比、平整如板,由六角形为基础,通过组合变化,结构成串连星式南通风筝。古人在纸鹞上以竹丝为弦,风吹有声,如筝鸣响,故取名风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风筝世界中,形声兼备的南通哨口板鹞是难得的名副其实的艺术瑰宝。

02.北宋的风筝还会唱歌?

板鹞风筝看起来漂亮,放起来潇洒,但做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了。制作要十几道工序,与北方风筝不同,板鹞风筝在制作上除了扎、糊、绘、放四个工艺流程外,还多了一道,也是最关键的一道工艺——雕刻哨口。板鹞风筝的扎制工艺要求颇高,首先选择质地坚实、弹性好的江南毛竹或本地上乘的老竹来扎制骨架,粗细长短随风筝的大小而定,一般都在晴天干燥的日子扎制,这样便于让扎绳收紧。板鹞风筝最大的特色就是这一排排的哨口,这里的“哨”和“口”是分开来讲的。小的“哨”在风筝的最上边,大的“口”在风筝的最下面,大的哨口是整个风筝里的重低音,一般是由葫芦制成。制作时,根据哨口盖面的大小,切出葫芦的口径大小。通过打磨、浸泡后上漆晾干。

03.馆长带你做板鹞风筝

从前,南通放鹞子是村民中的大事,放前要将风筝供在堂屋里,香烛纸马,恭敬如仪。放飞时要由一个身强力壮,经验丰富的老手作“头把手”,带着十几个人拉绳,还有一组人扶着风筝放飞,叫“丢”。风筝如一飞冲天,则人们欢声雷动,认为这预示着一年的丰收,万事如意!他们认为风筝上的哨鸣可以震天地,震慑妖魔。但鹞子如果断线,摔落或掉在别人的房子上则是大不吉,是“不顺遂”的事。这要烧利市,磕头上香,然后把鹞子撕碎丢入河滩或坟地去。留传至今,南通当地有俗谚说:“鹞子满天飞,家家有得收。”

以“风筝”为主题的南通风筝博物馆是一个“动”“静”结合的综合博物馆,除了馆藏展示接待游客参观以外,还作为南通地域文化名片,承接涉外文化交流展览活动。让博物馆从一个高雅的文化殿堂更多地融入社会,贴近大众。在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时候,我们有幸邀请到了风筝界的大咖, 风筝博物馆的徐馆长,著名的非遗传承人来到MOUMOU海岛农场现场,为大家教授如何做一个会唱歌的板鹞风筝。

徐俊华,2005年至今担任 南通风筝博物馆馆长、 南通市文博协会副会长、南通市风筝协会理事,2008年起任南通市通师二附小学艺术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南通市民间工艺美术师中级职称。

作为一名从事风筝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专业人员,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弘扬风筝文化,扩大南通哨口板鹞这一民俗文化特色的知名度,曾经主持开发出了“风筝文化进校园”活动,设计了适合幼儿园的“亲子活动系列方案”,适合小学的“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系列方案”,适合中学、大学的“风筝科技节系列方案”。通过把民俗文化传承带进校园,使我们的下一代从小就认识风筝及民俗文化,扩大传承、弘扬民俗文化的队伍,活动开展至今,参与学校达100多所,参加人数达30万人次。

非遗之旅产品行程包含:

只限6月13日使用

数量有限,点击下面小程序立即抢购!

Hash:5480a60ba1130c9d6294fe2fffdbb6949fe03c71

声明:此文由 启东今启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