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马陵公园: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发展力量

(速新闻记者 王晨)对于很多宿迁人来说,马陵公园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说其熟悉,是因为这里不仅是市区最早的城市公园,更是传承红色基因的“圣地”,很多宿迁人在这里都留有一段难以忘怀的成长记忆;说其陌生,是因为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市区大大小小的公园星罗棋布,而马陵公园却在时光流转中日渐老去,越来越难以吸引人们驻足。

说起马陵公园的起源,甚至很多老宿迁人也难述其详。有史记载:“1933年秋,张藩、马绍中来宿迁分别就任宿迁县国民政府县长和秘书。政事之暇,张藩、马绍中兴游城北马陵山,此山濒临古黄河,登山远瞻近瞩,黄河曲抱,运水回环,可惜亭台久圮,荆棘杂草丛生,游人足迹罕至。有文人雅士倡议,遂征得张藩赞同筹建马陵公园。”

1935年春天,宿迁县国民政府即以县政府名义召集县党部、县各机关和省中、县师范学校以及私立中学等负责人会议,研讨建园计划和任务分工。动员各机关团体及学校师生约600人参加建园义务劳动。经斩荆棘、除杂草及填挖平整后,在前面开拓园基,建学校一所,众人复又集资筑亭、建桥、掘溪、潴湖、凿泉,修建园景。建园是本着“顺其自然”的原则,园中餐秀亭、映月桥、九曲溪、一勺湖等景各因形似而得名。马陵公园于当年建成。

1938年11月,马陵公园所有建设全部被日本侵略者炮火毁坏,直至解放后,才逐步修建如今。据马陵公园有关负责人介绍,马陵公园占地面积100亩,内有抗日烈士纪念碑陈毅元帅亲笔题名的“宿北大战马陵山革命烈士纪念塔”,宿北大战纪念馆(陈列馆),我军炮兵创始人、首任炮兵司令朱瑞将军碑亭,宿迁第一任县委书记马仑烈士碑亭,“少年英雄韩余娟”雕塑及纪念碑亭等纪念设施。

“记得以前市区就这一个公园,里面还有游船、溜冰场等娱乐设施,全家人出去游玩或者年轻人谈恋爱都喜欢到那去。我和我爱人的结婚照还有后来我们全家第一张全家福也是在那里拍的。”说起马陵公园,今年40多岁的市民张承亦回忆里满是幸福。

“我们上学的时候,几乎每年都要到马陵公园去春游和祭扫烈士。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里面的宿北大战纪念馆,让我了解到宿迁还有这么厚重的红色革命史。”对于今年30岁的市民王林来说,马陵公园就是宿迁的红色地标。

作为革命老区,建市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马陵公园等烈士陵园的保护利用,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对宿北大战纪念塔和宿北大战纪念馆(陈列馆)进行改扩建和重新布展。每逢清明、七一、八一、国庆等重大节日和重要纪念日,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宿部队和大中小学校都组织前来瞻仰、凭吊;每年新兵入伍、新同志入党、中学生成年仪式等都在纪念塔前宣誓并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今年6月,为让马陵公园重焕新生,更好地传承红色精神,宿北大战纪念馆(马陵公园)景观改造提升工程正式开工。昨日下午,记者在马陵公园看到,目前该园正处于全园封闭施工状态,预计将于今年11月底完工。据介绍,改造提升后的马陵公园将以纪念宿北大战、红色旅游为主线,以国防人文教育、生态休闲为副线,打造以宿北大战、红色旅游为主题的纪念公园,营造开放体验式,满足市民休闲、教育的休闲公园,树立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教育示范基地。

深入挖掘、整理、利用这些珍贵的红色资源,对于进一步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共有82处革命历史遗址、陵园、纪念馆、故居等,其中许多已被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基因在宿迁这片土地传承,也始终引领着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变革。7月29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宿迁连续三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在军民融合发展之路上又迈出坚实一步。

毋庸置疑,在红色基因的鼓舞下,宿迁人民将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气神,让“强富美高”全面小康新宿迁的宏伟蓝图早日成为美好现实。

Hash:64e1c89a6a9f0cb72dce3560f59b8997e00bcb34

声明:此文由 速新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