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第一陵,隐藏在水中的宏伟建筑,水下皇陵明祖陵

明祖陵位于江苏盱眙洪泽湖西岸,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及其祖父的实际葬地。朱元璋一统天下以后,于1386年在此建立祖陵,追封并重葬其祖父朱初一、曾祖朱四九和高祖朱百六三代,第二年在陵前建享殿。后来,永乐帝朱棣又建棂星门及围墙。

明祖陵被誉为“明代第一陵”,特别是21对庞大石刻,雄踞在长长的神道两侧,石刻规模之宏大,刻工之精细,造型之优美,线条之流畅,在国内少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朱元璋光宗耀祖筑祖陵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字国瑞,1328年10月21日出生,安徽凤阳人。他的父亲是朱世珍,母亲是陈氏,家庭很贫困。

朱元璋16岁时,因旱灾夺去了他家里大部分成员的生命。他只好在一个佛教寺院做小行童。

1352年,朱元璋参加起义军郭子兴的军队。他入伍后,因为作战勇敢,而且机智灵活、粗通文墨,很快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

1355年,朱元璋一举攻克了和州,被郭子兴任命为总兵官。

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百官司属。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先后平定四川广西甘肃云南等地,建立全国统一的政权。

朱元璋在即位前,先设立祭坛。然后,下旨建造太庙,追尊他的高祖为玄皇帝,曾祖为恒皇帝,祖父为裕皇帝,父亲为淳皇帝,并奉上玉宝、玉册。追封后,也按规定仪式进行祭奠。

但是,朱元璋当时不知道他的祖陵在哪里。有人上奏说,朱元璋祖陵就在镇江句容的朱家巷。于是,朱元璋便叫人在朱家巷筑了一个土堆,名叫“万岁山”,并亲临祭拜。谁知那个土堆却裂开了,朱元璋便不再把那个土堆视为祖陵的所在地。

直至1384年,朱元璋的族人朱贵入朝献祖陵图,朱元璋才搞清了祖陵的位置。朱贵告诉朱元璋,朱家的祖上都是从句容朱家巷搬到泗州的淘金户,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曾携带全家老小居住在古泗州城北的孙家岗。而朱贵的祖辈也和朱初一一起搬到了这里,并且成了近邻。

据说有一天,朱初一在附近的杨家墩割草,躺在草丛歇息时,看见了两个过路的道士,他们正讨论说杨家墩是块风水宝地。正说着,其中一个道士就拿起一根枯枝插在了土墩上,随后离开了。

朱初一很好奇,每天都来杨家墩割草,观察那根枯枝,过了10天,他发现那根枯枝居然真的发了芽。朱初一很吃惊,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就随手换了一根枯枝替代,也插在了土墩上。

两个道士再经过这里时,发现他们插的树枝被人换了,就找到偷换树枝的朱初一说:“如果你死后就葬在这里,你家的后代就会出大贵人,这是天机,不可外泄。”

朱初一回家后告诉自己的儿子朱世珍,自己过世后一定要埋在杨家墩。

1327年时,朱初一病逝了,朱世珍按照他的要求,把朱初一埋在了杨家墩。朱世珍葬父之后,由于洪灾无法生存,就携一家老小西去,住在了盱眙县灵迹乡。

不久,朱世珍的妻子陈氏生下了朱重八,也就是朱元璋。随着一声啼哭,红光冲天而起,四邻惊呼着前来救火,却发现原来是朱家大喜了。这个伴着祥瑞之兆出生的孩子就是后来的明太祖朱元璋。

朱贵献上的祖陵图使朱元璋非常激动,立即开始下令筑建祖陵。1386年朱元璋命令皇太子朱标带领着文武群臣和工匠,到泗州城北的杨家墩,开始修建祖陵。

历朝历代的皇帝,大多都是在生前为自己死后建造辉煌的陵墓,朱元璋是第一个为自己的先祖建陵墓,而且还把从没谋面的高祖、曾祖、祖父全部葬于一墓的皇帝。

朱元璋下令修建祖陵,正是为了感谢祖宗庇佑能成为皇帝,也是为了光宗耀祖。

阅读链接

1355年时,被郭子兴任命为总兵官的朱元璋镇守着和州,也就是后来的马鞍山和县

有一天,朱元璋外出时看到一个小孩在伤心地哭泣,就问孩子为什么哭。

孩子回答说是等父亲。

朱元璋仔细一询问才知道,原来孩子的父亲和母亲都在军营,父亲在营中养马,母亲和父亲不敢相认,只好以兄妹相称。朱元璋意识到,部队军纪存在问题,他们攻破城池后,扰民滋事,掳掠妇女,这样下去,部队将失去民心。

于是,朱元璋召集众将,申明纪律,下令归还军中有夫之妇,让城中许多被拆散的夫妻团圆。此事广为传颂,使朱元璋深得民心。

隐藏在水中的宏伟建筑

1389年祖陵玄宫建成后,太子奉德祖、懿祖帝、熙祖三祖考的衣冠亲赴敬葬。以后陆续增修,直至1413年,才把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三代的陵墓全部修建成功。杨家墩也被改称为“明祖陵”。

明祖陵的修建,前后历时近30年,营建时间之长、体制之宏伟,在诸代明陵中名列前茅。

明祖陵背靠有“九岗十八洼”之称的丘岗,面临淮河,基本仿照唐宋帝陵的规制,但又废止了唐宋诸陵的上下宫制,显得十分紧凑。

陵园总体平面呈长方形,南北走向。筑有城墙三重:外为土城,周长3千米,中为砖城,周长1.1千米,内为皇城,建有正殿、县服殿、神厨、斋房、宰牲亭、玉带桥等。

神道是皇帝生前排班序列的略影,在长约300米的神道的两侧,共有21对石像生,自北向南排列。

石刻体形硕大、雕琢精细,其中有麒麟、神道石柱、马官、文臣、武将、内侍各两对,石狮6对,石马一对,拉马侍卫一对。其中最大者重达20多吨,小者也有5吨以上。

在配置顺序上,4尊雄性麒麟为首。麒麟是神话传说中的“瑞兽”。祖陵石像生之首设置麒麟,进一步表明了明祖陵的肇基地位。

4尊麒麟头顶独角,身披鳞甲,四肢敦实,足似象蹄。其鳞甲呈圆形状,而且相互叠压。全身鳞纹,一丝不苟。

麒麟的尾巴粗而长,从尾根至底座,由于采取了精细的线雕法,其尾毛从根至尖,一丝不乱。

麒麟的颈毛,以脊柱为界,分别披散在两旁,其雕法与尾毛一样一丝不苟。在麒麟的胸、颈及臀部,雕有云气纹,这不仅是华贵的纹饰,同时也寓意着祖陵是神仙的境地。

两对文臣的石像,手握笏板叩于胸前,头戴爵弁,身着交叉叠领官衫,脚蹬高底朝靴,腰系玉带,文质彬彬。

两对武官头戴兜鍪,身着铠甲,腰系战裙,脚蹬铁网靴,双手握剑,怒目圆睁。两对太监较矮小,双手抱拳于胸,既无净鞭,也无笏板,一身宫装,静立在金水桥南,随时听候君命。

那六对高大雄壮的雄狮的石像,在祖陵石刻中,用狮之多,用兽之精,是其他帝王陵墓中不多见的,这也是明祖陵神道石刻的独特之处。陵前放置着威严的雄狮,显示着陵墓主人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威严。

俗语说,狮子大开口。而这里的狮子却都闭着嘴巴,万兽之王在皇帝面前的驯服,意喻皇家的无比威严。在造型上,祖陵狮子一律呈蹲坐状,但形象各不相同。狮子的鬃毛旋卷成4个螺旋状,颔须对称地飘向两侧。

由于石刻工艺采取浅浮雕的手法,狮身的肌肉也表现得自然逼真。另外一头狮子的颈上佩有饰带,饰带上雕有花纹,同时颈间还有铺首环铃及绣球

位于狮子后面的是两对望柱,望柱也就是华表,是皇权的象征。其寓意着皇权顶天立地,统治着四面八方。第一对是仿唐望柱,柱身富丽华贵。

望柱的八棱面上雕有缠枝如意牡丹、葵状菊花等花卉。八棱柱上沿为棱形束腰,束腰上为八棱石榴状柱头。另一对则是素面素身、简洁大方,体现了宋代石刻的特点。

华表的顶端,一种是石榴,代表多子多孙;一种是寿桃,代表万寿无疆。

华表过后,排列的是马官和拉马侍者。马官双手握鞭于胸,马鞭绳纹清晰逼真。在祖陵石像生中,最为突出的是拉马侍,整个石雕和青石底板连为一体,重23.4吨。

祖陵石像生无论是文臣武将,还是神兽,形体都十分高大威武,充分体现“子孙不能欺祖”的威严。

祖陵的石马又称“天马”,四肢稳健,站立在青石底板上,马头辔饰齐全,辔带上面雕着葵形、菊花等花卉。辔中的绒球,缰绳的绳纹,嘴衔的马标辔饰的铆接,鸾铃的挂置,项上的鬃毛,全身的肌肉,以及眼、耳、鼻、口都雕得精细逼真。

特别令人叹为观止的是石马马鞍的雕艺。

马鞍四周雕有缠枝卷叶,内层密布朵朵祥云,大小交错,高低相映,左右有两凤腾空飞舞,双翅展翔,尾羽在太空中飘散。马鞍中部有一圆圈,圈内有一龙腾空飞跃,龙眼圆睁,龙口大张,龙凤身上的鳞甲、纹饰、羽毛清晰可见。

整个马鞍构图精巧、纹饰华贵。

在装饰纹样上,整个马鞍多采用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装饰。既有腾云驾雾的巨龙,又有翩翩起舞的双凤,既有空中流动的云朵,也有地上盛开的牡丹,有动有静,动静相济,工整对称,又有变化,既富有吉祥之意,又给人以圆润流动的飘逸之感。

明祖陵所有的石刻,全部都是雄性。一方面是因为雌性显得不威武;一方面是皇帝陵墓是阴宅,需要阳性的东西来调和。这样在陵墓里的祖先,才能住得安稳。

祖陵石刻群是明代帝陵石刻中最为精美的一组石刻群,这些石刻规模宏伟,技艺高超,线条流畅,整体风格既不同于凤阳明皇陵,也不同于明孝陵明十三陵,倒与宋陵石刻的风貌相近。

祖陵石刻,在雕刻手法上运用了浮雕、半浮雕的技法,经过精琢细磨,使石刻的细部显得流畅华丽。从造型和雕功上,可以看出石刻匠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度的创造精神,同时也可以看出他们娴熟的技艺和细腻的功法。

祖陵石刻博采历代石刻艺术的精华,经过改造、创新,创造了明代石刻艺术新的技艺,使石刻在技法、造型、纹饰、华贵等方面独领风骚,代表了明代石刻艺术的新成就。

地下玄宫,是明祖陵肇基地基的风水宝地之一,是风水学中龙穴的所在地,共有9个拱券,每个拱券下有一个两扇对开的大石门

一般情况下,墓葬只葬一对夫妇,而明祖陵地下玄宫却是三代祖宗的衣冠冢,像这样3套墓室共为一体的奇特建筑艺术,在陵墓史上是很少见的。

在明祖陵建成以后,每年清明时节,朱元璋都要亲自带领御林军从南京出发,浩浩荡荡,前去祭祖。

明祖陵崇丽无比,但是它却不在高山大阜之侧,而是在有“九岗十八洼”之称的丘岗之地。

1494年,明王朝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刘大夏筑建太行堤坝阻断黄河北面的支流,使南面的支流夺去了淮河的流道,使得淮河河道开始紊乱,从此淮河中、下游连年洪水泛滥,祖陵也不断遭受水患。

明万历年间总理河道的工部尚书潘季驯提出了“蓄淮刷黄”的治水方略。他主张筑堤纳水归于一道,反对疏浚支流另开新河,而应当“筑堤束水,以水攻沙”、“借水攻沙,以水治水”,最终潘季驯取得了明神宗的支持。

但很快清河口的泥沙高淤,靠近这里的淮河河床也被黄河水倒灌而增高了,这又使淮水的冲击力减弱,遇阻即回,沙随波停,淮水所带泥沙又在清河口停淤。

淮水无力刷黄,又无法从清河口入海,而入湖故道又尽筑高堰,淮水上溢泛滥。据有关记载:

不得不久潴旁溢,汪汇浩荡,始犹淹漫两岸,会合诸湖,继而夏秋泛涨,一望无际,浩荡龙沙,震惊陵寝,而泗洲之祸岁烈一岁矣。

连年的水灾,至1680年6月,淮河上下游地区,连续70天阴雨,泗州城逐渐倾覆在滔天洪水之中了,明祖陵也就此沉入水下了。

经过湖水长期的侵蚀和冲击,坟丘被荡平了,原先地面的砖木建筑大多毁坏,仅余下棂星门、正殿、东西两庑遗址和残存的30多个大型柱础、砖砌拱顶建筑3座,但神道两侧的21对石像大多完好。

后来洪泽湖水位下降,明祖陵才得以重见天日,但木制建筑却荡然无存了,仅剩外罗城城墙以及后来发掘修复的石像。

明祖陵被水淹没遭到了损坏,却也因水得到了保护,被水隐藏的地下之墓,避免了遭到破坏。宏伟而壮丽,独特而罕见,这就是气势不凡的明代第一陵,明祖陵。

阅读链接

1963年,洪泽湖水位下降,明祖陵遗址逐渐露出水面,显露出了地宫拱门和甬道。据说当年朱元璋修祖陵时,给这方圆几十千米内的村民都赐姓朱,世代守陵。直至洪泽湖水位下降时,明祖陵附近的30000多居民里,仍有近80%姓朱。

据说,守陵人中有一位当地人曾好奇地打过拱门里的水,他惊讶地发现,明祖陵拱门里的地下水触手冰凉刺骨,令人寒气顿生。但是拱门外的水潭则始终是常温的,终年不冰。

一门之隔居然有如此差别,十分神奇。因此,守陵人们都认为,拱门内的水底下有神灵保护,守护着明祖陵不被人发现打扰,因此使水温下降,寒气逼人。

Hash:f6ce2ce285d81c48ed30e65955231916e442a93f

声明:此文由 奇谈史话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