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在中南海使用过的办公桌

刘少奇在中南海使用过的办公桌

1953年刘少奇在中南海的办公室工作

这张棕黄色木质办公桌,是20世纪60年代刘少奇同志在北京中南海福禄居办公时使用过的。它长152厘米,宽89.2厘米,高81厘米。左边部分有四个抽屉,中间部分有一个抽屉,右边部分上面为抽屉,下面为小柜。该办公桌保存完好,但色彩陈旧,桌面漆皮上有几处杯底烫痕,桌面右下部(即距桌面右边边缘40.2厘米、下边边缘40.9厘米的交叉处)有一长1.8厘米、宽3.9厘米的烟头烫痕。此办公桌现陈列于刘少奇同志纪念馆。2006年11月,经湖南文物鉴定专家组确认为国家一级文物。

刘少奇在中南海使用过的办公桌

讲起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中这张办公桌的来历,还真是一个巧合。那是1987年11月,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工作人员易凤葵、易锦君去北京征集刘少奇在中南海的文物,找到中央警卫局。警卫局的同志也不知道哪些是刘少奇曾经用过的,就带他们到一间存放闲置办公用品的房子里,让他们自己去搬部分同一时期的办公桌椅作代用品。该办公桌与其他相似的办公桌放在一起,他们当时就选搬了这一张,连同其他办公用品一起运回纪念馆,陈列在复制的刘少奇在中南海的办公室里。2006年6月30日,纪念馆请在刘少奇身边工作过的贾兰勋等5人来馆鉴定刘少奇文物,当工作人员询问这张办公桌是不是原物时,贾兰勋肯定地说,这是刘少奇当年用过的桌子,是原物。贾兰勋解释道,由于刘少奇爱抽烟,有一次没注意,放在烟灰缸上的烟掉到了桌面上,致使桌面被烟烫了一个印痕,而那烟头烫痕便是桌面上的这个。谁也没有料到,陈列了近20年的办公桌竟是刘少奇在中南海福禄居办公时使用过的原物。

关于刘少奇的办公桌,贾兰勋还讲述了一个插曲。刘少奇办公时习惯跷着腿,而普通办公桌的高度不够,他无法跷腿,很不方便。工作人员想给他特制一张新办公桌,他坚决反对。后来,还是他自己出主意,让木工把抽屉下的那块隔板挖了一个洞,那空间正好能容他跷起腿。工作人员说这样太不美观,刘少奇却说:“要美观就得重做,那太浪费了,我要的是实用、方便。”

从酷暑到寒冬,除了外出调研和开会,刘少奇总是整天坐在办公室里起草和批阅各种文件和报告。据刘少奇秘书吴振英、刘振德回忆:少奇同志在正常的情况下,一天要工作十七八个小时,有的时候甚至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他的时间观念是分秒必争,但他的工作也有个规律,大致是:起床后,先让秘书报告有什么急件和当天的活动安排,然后浏览当天的报纸。早饭后,如果当天没有别的活动,就开始在办公室批阅文件或写东西,一直到第二天清晨两点左右才离开办公室(1954年以前,刘少奇每天工作到第二天八九点钟才休息,这是在战争年代养成的习惯)。少奇同志每天的文件很多,工作时思想高度集中,有时秘书进去也不知道。办公桌上文件堆得满满的,但哪些是毛主席批来的,哪些是政治局要讨论的,哪些是要传阅的,哪些已批阅,哪些需急办,哪些可缓办,哪些要暂存在他那儿,他心中都有数,放得各有位置,清清楚楚。秘书熟悉了这些,听到刘少奇按铃,进到办公室,连问都不需要问,就能把名目繁多、批处不同的文件取走,照他的批示交付有关部门处理。他每天的电话也很多,有外事活动的、有求见的、有通知开会的、有催促批文的……要及时进行排队分类,按照不同内容,确定哪些上午办,哪些下午办,哪些晚上办,分出轻重缓急,有步骤地处理,既不乱,又不耽误时间。少奇同志总是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毫无保留地用在了操劳国家大事上。有时虽不看文件,不谈话,但少奇同志的思绪并不闲着,那是他沉浸在聚精会神的思考之中了。

如今,每当人们来到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参观,听讲解员讲述这张陪伴刘少奇度过了无数个日夜的办公桌时,就仿佛看到了当年刘少奇日夜伏案工作、为国操劳的身影。

(摘自《红色文化周刊》)

Hash:b80c451d1f96995c1e72db253462c428cf00d5cb

声明:此文由 红色文化周刊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