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长城——老龙头|王雪农

中国万里长城的形式多种多样,山地长城平原长城沙漠长城、河道长城、滨海长城,应有尽有。中国万里长城中的“滨海长城”,指的就是山海关濒海的“老龙头”滨海长城这一段。

古人是有眼光的。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将军徐达往濒海高崖“老龙岗”一站,用手指了一下,后来被称作“老龙头”的这里就筑起了长城,筑起了脚踏沙滩、胸襟大海,585米城墙沿海岸弯曲延伸的“老龙头”滨海长城。

关于这段长城的建立,设计者是颇具慧眼的。从属于燕山、号称“长城第一山”的角山往下,有一道余脉由北向南,若断若续,延伸入海。这道“余脉”的北部是关城所在的高阜,向南跳过南水关河后再往南是“松岭高地”,狭长的“松岭高地”最南端为“老龙岗”。

山海关。上世纪20年代的老照片,佚名摄影

海关。威廉拍摄于1986年夏

山海关。威廉拍摄于1987年12月。

山海关。范洪亮摄于2006年。

“老龙岗”是一座兀立在海边的海蚀断崖,这座海拔25米的山崖伸入渤海之中成为一个小半岛,它的东西两侧为濒海沙滩。滨海长城随弯就势,沿“高地”的东侧濒海修筑,长城距海最近处,仅仅为数米之遥。

长城为什么要沿海平行一段呢?长城的设计者做如此想:就在这585米无遮无掩的濒海沙滩上,可以成为进犯者无遮无掩的“死亡地带”。

最初的“老龙头”长城还比较简单,仅仅是一道平地筑起的夯土城墙,她由北向南,是山海关南部长城的一个组成部分。

既便是一道看似简单的夯土墙,古人做起来也是十分认真的。距海稍远的地段,墙是黄土夯实、层层收分,每层厚约15厘米;离海近的地段,为黄土、沙、白灰混合搅起的“三合土”夯成,层次细密坚固,关键地段,还使用砖石包砌。这里的城砖上有的模印有“永固”二字,这是取“江山永固”的意思。

在这道城墙的末端,还筑有一座关隘,这座关隘是明代蓟镇长城、同时也是山海关长城10座关隘中最南端的一座——“南海口关”。明代《山海关志》“南海口关”:“城南十里,海近岸,浅处多巨石磈垒,因筑城入之,每潮汐至,水浸女埤城尽处,深不可犯”。

事实上,面对凶猛顽强的北方骑兵,这时的“老龙头”滨海长城还不能说“深不可犯”,长城以内的物质诱惑,不断地吸引着缺衣少食的“胡兵”铤而走险。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老龙头”滨海长城就经历了一次大大的“险情”。

此年正月,来自北方草原的骑兵进扰犯关,关城形势骤然紧张。这一年渤海冰封“坚且阔”,兵部主事商诰预料敌人的骑兵会沿海边绕城入关,他在敌骑尚未到来之前,便命令军民凿破海冰,防止偷渡,但是隆冬时节的海冰边凿边冻……

敌骑到来的那一天,大队人马聚集到海边企图偷渡。但当敌骑先头部队刚上冰面,忽然间封冻的海冰莫明其妙的开解了,不谙水性的草原骑兵或落入海中或被大自然突如其来的一幕惊的目瞪口呆……苍天的意外“关照”,解救了守城的军民,也使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免遭了一次军事劫难。

当时的明朝皇帝,在接到守关官员绘声绘色的奏报之后,确信这是神灵庇佑,御制了祭文,专遣官员致祀,褒奖“海神”保全之功:“赫著灵奇,以昭示非常之征应。顷刻,强敌匪茹窥伺边关,神祗奉帝敕之预戒,蛰候未临,坚冰忽泮,彼众失途而退遁,边圉爰赖以载宁,……”。

尽管皇帝的“致祭词”褒扬了所谓的“神助之功”,但“老龙头”长城的这次“险情”,却实实在在地为当事的城守官员敲响警钟,他们对这种“神助”能否再次降临缺乏信心。第二年(嘉靖四十四年),上任伊始的新任山海关兵部主事孙应元,在“老龙头”长城临海末端的礁石上,增筑了一座可控海岸的长城敌台。《山海关志》记载:“在南海口尽头,屹立海水中,……实为(山海关)敌台之始”。南海口敌台的修筑,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山海关“滨海长城”的战守能力。

明穆宗隆庆在位期间及明神宗万历初年,是一代名将戚继光镇守蓟镇长城的时代。军事经验丰富、善于总结思考的杰出军事家戚继光,来蓟镇不久就注意到了滨海长城上的这个软肋和薄弱环节,并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完善与加强的措施。

隆庆四年(1570年)戚继光整修了“老龙头”滨海长城,将夯土城墙全部内外包砖,改造为“砖包夯土墙”。还把孙应元建造的旧式实心敌台改建为“内卫战卒,下发火炮,外击敌人,敌矢不能及,敌骑不敢近”的新式空心敌台,初步加强了“老龙头”滨海长城的防守能力。

万历七年(1579年),是山海关滨海长城、同时也是中国长城建筑史上值得铭记的一个年头。这一年,在戚继光亲自主持下,“山海路”参将、戚继光平倭爱将吴惟忠具体督造的老龙头“入海石城”也宣告峻工。

“入海石城”是长城修筑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件旷世杰作。她将横垣万里的长城延伸到碧波万顷的大海之中。这座充分显示了古代将士聪明才智的“海上长城”,象一把锐利的降妖宝剑,横陈在巨海波涛之中,阻断了进犯者阴谋“涉海绕城”的险恶念头。

“入海石城”的修建,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件不可思议的事。人们把“建在沙滩上的城堡”比喻事情的不可能。一道孤立于海滩和大海之中的石墙,缘何在经年累月潮水海浪的冲击之下而屹立不倒呢?于是,这个建筑上的奇迹便演绎出离奇的传说。

山海关民间传说:在“入海石城”下面,以许许多多的大铁锅(铁釜)倒扣为基,石城墙体砌筑其上。因而,任凭海水怎样淘涮而动摇不得。这样的传说连英明睿智的康熙大帝居然也相信了,他在《澄海楼序》中写到:“城根皆以铁釜为基,过其下者,覆釜历历在目,不知其几千万也。……盖城临海冲,涛水激射,非木石所能久固。昔人巧出此想,较之熔铁屑炭,更为奇矣”。

传说终归是传说,“入海石城”这样特殊长城的修筑,却不像人们传闻那样简单,她是实实在在地建立在筑城将士的心血智慧和科学施工之上。

充满创造智慧的天才军事家戚继光,早在隆庆四年改建靖虏一号敌台时,便开始了建筑“入海石城”的大胆设想。万历五年(1577年),经过数年思考想法已接近成熟的戚继光,在他爱将吴惟忠就任山海路参将时,就嘱其筹备此事。

吴惟忠不愧是平倭战斗中脱颖出来的一个优秀将领,他上任后,访问乡老,实地勘察,观测潮汐,与将士研讨工程技术,在戚帅的直接指导下经过二年多时间的充分准备,最后制定出修筑“入海石城”的最佳方案。

这个历史上长时期笼罩着神秘气氛的工程,是按照以下的步骤来进行的:

(1)首先将城基选定在老龙岗延伸入海部分的水底稳固岩礁位置上。

(2)然后,从附近山上开采出每块重约二三吨的巨大石料运来,按设计就近在海滩上一一加工。筑城石料形状不同,但都要确保十分的标准,严丝合缝,并象搭积木一样,先行组合编号。石城使用的石料与石料之间还开凿出“银锭槽”(也叫“燕尾槽”),以便砌筑时相邻石块的连接。

(3)在准备筑墙材料的同时,利用潮汐规律海水退潮的时机,清整“石城”基址部位的水下岩基,使其符合构筑石城的要求。

(4)在各项准备工作全部就绪的情况下,利用海水落大潮的短暂时机在石城外围海中筑堰,堰内全力抢筑。抢筑时,海滩上架起熔炉,将生铁熔化,每筑一层石料,便在连接石块的“银锭槽”中灌铸熔化的铁水,待铁水凝固之后形成“银锭铆”(也有人根据今天九门口城下基石的做法,认为是先铸造好“银锭铆”,砌石时先下“铆”,再用白钒、松香、铁末的熔液灌缝),牢牢地将相邻石块连为一体。

用这样的方法,筑成后的“入海石城”成为了一个稳固的岩石整体。钢筋混凝土问世之前,这样的构筑方法可说是匠心独运。

“入海石城”的建筑,共用去巨型花岗岩石块数百块,石城高三丈余,宽二丈多,入海七丈,壮观雄伟,至此,山海关“滨海长城”成为陆上来犯之敌的不可逾越和铜墙铁壁。

“入海石城”建成5年之后(万历十二年[1584年]),果然有那么一支不识时务的进犯者来此以求一逞。数千敌骑面对如此的防御工事,被打得焦头烂额,“多被创”。无计可施,“拔营悉遁去”,狼狈退走。完善后的老龙头滨海长城,经受住建成后一次圆满的实战检验。

万历末年“萨尔浒之战”后,东北地区后金(后来的“清”)政权崛起,江河日下的明廷日见威胁。天启二年(1622年),有见识的明蓟辽督师、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孙承宗在南海口关建立“龙武营”,“设船兵,以防海沙,唬辽”,完善防御、震慑东方

所谓“龙武”,水军的意思,“龙武营”即水军的驻扎营地。这是山海关设防历史上的第一支“海军”队伍。史志记载:这支海军当时有船50艘,在北方渤海中,应属当时规模较大的海军队伍。山海关海军队伍的设立,是防止敌人乘船从海上来,还可以从海上一侧攻击犯关之敌。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老龙头滨海长城作用的进一步延伸和需要。

有识的官员在不断地调整思想和行动,以适应变化着的、新的情况。崇祯六年(1633年),明末著名人物杨嗣昌山海关兵备任上又在“龙武营”基础之上,扩建了“宁海城”。《临榆县志》记载:“宁海城在南海老龙头北,周一里有奇,门二,居西、北两方。”宁海城的修筑,是明代山海关“老龙头”滨海长城修筑的最后完善和终结。

山海关长城防御系统的完善坚固,并未能制止明王朝彻底垮台的腐朽车轮。但山海关滨海长城当年所起到的军事作用及反映出来的军事思想,当年筑城将士的不断改革和与时俱进,却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本文摘自《漫话长城》

关注王老师的其他文章:

Hash:7e9ad71ce5db155b0b768a7950d915b24b781767

声明:此文由 林赛一家子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