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下路这座“小姐楼”,是张爱玲父母的婚房(南京文保23)

南京市白下路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里中,有一座古朴的红色二层小楼。砖木结构,回廊环绕,木质的栏杆和屋檐上精美的纹饰,都表明这座建筑已经有不短的历史

事实上,这座楼房,正是张爱玲的爷爷张佩纶丢官后,寓居南京的房子。而张佩纶妻子李菊藕的父亲,正是大名鼎鼎的两江总督李鸿章。2006年,张佩纶宅被列入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张佩纶宅升级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楼房传说为李鸿章女儿闺房

记者在白下路273号,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的东北角,找到了这座隐藏在高楼大厦之中的小楼房。

楼房为二层,坐北朝南,主体为砖砌,门窗周围配以红色的砖块,色彩搭配很协调。楼梯在楼房的南面,为木质结构,外面刷上红色的油漆。二楼有一圈木质回廊,回廊边缘有木质栏杆,同楼梯一样,均涂有红色油漆。栏杆和屋檐上都有精美的雕刻,小巧别致。楼梯和回廊踩上去吱吱作响,颇具历史感。

在江苏海院内,几乎所有的学生和老师都称这座楼房为“小姐楼”。原来相传这座楼房是李鸿章女儿李菊耦的闺房,张爱玲的爷爷张佩纶迎娶李菊耦时,李鸿章将这座楼房作为嫁妆送给张佩纶,因此得名“小姐楼”。直到现在,“小姐楼”也成了这座楼房约定俗成的叫法。

传说只是传说,不足为信,事实上,按照《南京市地方志》的记载,这座楼房最早的主人,乃是清朝康熙年间的江南提督,靖逆侯张云翼。江苏海院所在的这片地方,原本的名字也叫做张侯府。

《清史稿》记载,张云翼从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开始担任江南提督,是江南地区(今江苏省、安徽省、上海市)最高军事长官,直到康熙四十八年十二月(公元1710年1月)去世,才由他人担任此职。“小姐楼”是在张云翼担任江南提督时建造的,算下来起码也已经有300年的历史。

张佩纶寓居南京购置此楼

这座楼房既然是张云翼的宅子,怎么又到了张佩纶手中呢?这还要从张佩纶这个人说起了。张佩纶字幼樵,号蒉斋,生于1847年,直隶丰润(今河北唐山丰润区)人。23岁中举人,24岁登进士,28岁升任翰林院侍讲,可以直接向皇帝上折。

年轻有为的张佩纶极尽言官之职,敦请朝廷严厉政声,内惩腐败,外拒强敌,笔锋清刚凛烈,横扫朝野,与其他几位清官一起,被誉为“清流党”。《清史稿》记载,在清同治十四年(公元1875年)至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9年间,张佩纶上奏折127件,其中弹劾类的占了近半数。得罪一众朝廷大臣,为他以后遭遇埋下祸根。

光绪十年,中法战争打响,张佩纶力主对法宣战,朝廷对他大加赞赏,最终,他以三品钦差大臣会办海疆大臣的身份前去福建督军。

福建的总督和巡抚正苦于无人担当作战的风险,张佩纶恰恰投合了他们的心意,把福建的军务全部抛给不谙军情的张佩纶。最后海战惨败,丢失了基隆港,福建水师全军覆没。

民间传说他一听炮响,就放弃了指挥,顶着个铜盆冒雨逃了几十里,藏身庙中,四五天才跑回军中。后来奉旨查核的左宗棠虽然力奏朝廷无此情节,但朝廷仍然震怒,最终张佩纶被流放。

4年后,1888年,张佩纶刑满进入李鸿章府中做幕僚。李鸿章看他年轻有为,虽几经沉浮,但依旧前途不可限量,便将自己23岁的小女儿李菊藕,下嫁给这个已过不惑之年,并且死了两个老婆的人。

本指望自己的政治愿望能借这位女婿得以施展,谁想6年后,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不安分的张佩纶建议李鸿章先将驻朝清军撤回,“示弱骄敌,再图大举”。

御史端良得知此事后,弹劾他干预公事。最终张佩纶又被驱逐出京,寓居南京。

到了南京,总得有住的地方。经过近200年历史变迁,张云翼的后人早已败落,张侯府也多次易手。张佩纶见此老宅甚大,景色秀丽,便将此宅买下作宅邸。甲午海战后,李鸿章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张佩纶的政治生命自然也到此结束了。

张爱玲的父亲出生在此

眼看仕途无望,张佩纶开始与妻子过起诗酒书画的闲适生活。夫妇二人琴瑟和鸣,举案齐眉,日子倒也过得逍遥自在。

寓居南京两年后,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他们的儿子张廷重出生。1918年,22岁的张廷重在这里迎娶了清末长江七省水师提督黄翼升的孙女黄逸梵,父辈的老房子又成为他们的婚房。

两个家族都极为显赫,结为连理可谓门当户对,只不过风云变迁,再辉煌的家族史也已经和他们没有关系,因为这个时候已经是民国七年。

结婚以后,因和同父异母的哥哥不合,张廷重夫妇举家迁往上海,两年后,才女张爱玲出生。

1927年东北易帜后,国民政府实现全国统一。国民政府立法院也于当年成立,办公地点就租用的是张廷重在南京的老宅,即现在的“小姐楼”。1937年,南京沦陷,立法院也被日军占领,并最终挂上了汪伪政府的牌子。

1951年,南京海员训练班创建,上课地点便在这座“小姐楼”。经过60多年的发展,这个培训班已经变身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小姐楼”也成为学院的老年活动中心。

Hash:b96250be7613da7d6ef0a44a138c249511ae0a98

声明:此文由 老杨说历史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