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坊一街再现隋唐神都,洛阳3个项目参评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近日,隋唐洛阳城“两坊一街”(明教坊、宁人坊、天街南段)保护展示工程(一期)即将完工,隋唐洛阳城的“南大门”——定鼎门遗址片区再添隋唐风格标志性景观。

所谓“两坊一街”,指的是隋唐洛阳城宁人坊、明教坊和天街遗址。作为贯通隋唐洛阳城外郭城、皇城和宫城的南北向主干道,天街南起定鼎门,向北经天津桥,横跨洛河,直达端门,东西宽140米,南北长4200米,车辙密匝,车水马龙

天街南段保护展示工程东西宽140米,南北长500多米,由御道、绿植、排水沟等组成。其中,中间专供古代皇帝走的御道宽34米,为绿色草坪;御道两侧有两条林荫道,分别为宽3米的电瓶车道和宽1.5米的人行道。

隋唐洛阳城“两坊一街”保护展示工程(一期)完工后,将和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定鼎门门前广场连成一片,不仅展示埋藏在地下的千年遗址,重现隋唐盛世洛阳城定鼎门、天街的宏伟格局,还为居民提供了一处休闲的好去处。

洛阳3个项目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

日前,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初评活动正式启动。全国有34个项目参加角逐,其中洛阳有3个,分别是:隋唐洛阳城宁人坊与定鼎门街遗址、西工区纱厂路西汉大墓、栾川龙泉2号洞旧石器时代遗址

隋唐洛阳城宁人坊遗址位于隋唐洛阳城的西南部,为原隋唐洛阳城洛南里坊区定鼎门街西,从南第一坊。遗址地处今洛龙区古城路北龙门大道西,是定鼎门片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定鼎门街遗址位于隋唐洛阳城的南部,处于隋唐洛阳城的轴线上,是外郭城正南门定鼎门内中轴大街。通过历次对定鼎门大街的调查和发掘,可以了解到定鼎门大街始建于隋代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一直沿用至金元时期。

该墓南北长约15米、东西宽近14米,主墓室偏重于整个墓葬的西部,耳墓室形制独特,在以往洛阳地区的西汉考古中很少发现。该墓葬出土遗物数量多、种类丰富、级别高,为研究西汉中晚期高级贵族的生活习惯、埋葬习俗等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实物材料。

该遗址位于栾川县龙泉山公园内庙坡上。2014年至今,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栾川县文物管理所在龙泉洞遗址进行考古发掘。遗址发掘总面积约20平方米,发现有1处灰烬及4处用火遗迹,出土的标本目前有20000余件,包括石制品、动物化石和骨器等,对于研究豫西地区旧石器晚期文化面貌有着重要的意义。

Hash:0d11ee642452f13c46ad5a7a80f7ad6bff267bcf

声明:此文由 天地史话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