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遗址:晋国霸业的气势,让人感到窒息!

自天马遗址被考古人员发现以来,山西曲沃便成为我国文物界的重点保护单位。随着晋国博物馆的建成,天马遗址对外开放,使我们有缘一睹晋国风貌。这座晋国博物馆,是山西省第一座遗址博物馆,也是我国唯一一座晋文化主题的博物馆。

在陈列文物的展厅中,我们能看到仰韶、龙山文化时期的文物,其中大多数文物均出土自天马遗址,从材质来看有青铜、玉石、金银、陶等十余个类型。除了文物展厅之外,晋国博物馆还有一个独树一帜的展厅,那就是“遗址发掘史展厅”。

来到这座“遗址发掘史展厅”的游客,会产生一种进入时间隧道的错觉。展厅右侧向游客展示了先后三代考古工作者使用过的生活用品及考古工具,展厅左侧的展板上则详述了天马遗址长达数十年的发掘史。

自1963年,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与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进行的第一次试掘开始,直到1992年我国考古工作者的连续发掘为止,整个挖掘史历时二十九年,在此期间大量民宅遗址、灰坑、地窖、诸侯及贵族墓葬出土,考古成果轰动海内外。

在整座博物馆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晋侯陵墓遗址,整座陵区约长一百五十米,宽一百三十米,其中共包括大型墓葬十九座,根据墓主人身份地位的不同,这十九座墓葬被划分为九组。墓主人所处的时代,跨越了东西两周,他们的身份从西周早期的晋侯到春秋初年的晋侯不等。值得一说的是,整座陵区被划为室内室外两个部分,室内部分展示的四组墓葬及三座车马坑用于复原性展示,室外部分展示的墓葬及车马坑用做标志性展示。

迈进遗址保护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规模恢宏的车马坑,这是晋侯稣及其夫人的陪葬坑。这座车马坑长约二十一米,宽约十四米,总面积相当于一座现代篮球场。这座车马坑,是西周时期规模最大的车马坑,且年代久远,足比秦始皇的俑坑早六百年。更弥足珍贵的是,车马坑中总共出土了战车四十八辆,马骨一百具。由于这些马在陪葬时都活着,所以从马骨的姿势上能够看到明显的挣扎痕迹。

除此之外,考古人员并未对展厅内部的另外两座车马坑进行发掘,放置在车马坑上的是后人制作的复制品。由于这些复制品还原度极高,所以游客们仍能通过这些复制品了解到车马坑的原貌。

博物馆中对外展示的墓葬遗址不仅数量多,在陈列上也用到了非常考究的方法。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通过巧妙的放置与安排,营造出“一墓一景”的效果,每一座墓葬遗址都能让游客感到耳目一新。有些墓葬遗址的展示方式是纵向立面法,有些则是平面展示,游客能够在不同的层面看到不同的展示内容,参观效果不会雷同与重复。

在所有墓葬遗址中,最具观赏性的就是晋国第七代诸侯——晋献侯墓遗址。在墓道的旁边,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修建了一条与墓道平行的栈道,游客可以在栈道上清楚地看到整座墓葬的结构。采用了类似设计的,还有晋穆侯夫人的墓葬遗址,在此遗址的正上方,有一条玻璃栈道,游客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该墓葬的构造与丰富的随葬品。

在这座博物馆广场的正中央,树立着一座巨大的石制牌坊。从外观来看,这座牌坊就像是三个字体不同的“晋”字,设计者将三个晋字作为牌坊的主体框架,汉隶的笔体给观众带来极大的视觉冲击。在广场的正前方,有一座名为《晋魂》的现代雕塑,这座雕塑以晋文公为原型,向游客展现了晋国强军兴国的强者风范。之所以以晋文公作为雕塑的原型,应该是因为晋文公代表了晋国最强盛的时期。

这座雕塑不仅在博物馆景观中极具代表性,也是整座博物馆的点睛之笔。除此之外,在各大展厅中,我们能看到几十盏高低错落的灯,从表面上看这些灯的摆放毫无顺序,但灯影照在地面时,又可组成一个篆书“晋”字。更加巧妙的是,博物馆广场的下沉设计,给人的视觉体验就像是一枚巨大的印章阴刻。巨型的刻印,将晋文化牢牢地刻在了曲沃这片土地上,成为曲沃文化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

【《曲沃天马遗址攻略》、《曲村—晋文化遗存》】

Hash:0fa89ae8abf5fbf5b50ecb49b5d293ddc7003fda

声明:此文由 江山社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